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股神经阻滞时给予罗哌卡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睡眠质量、应激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48 h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48 h 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即刻、术毕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均上升,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手术开始即刻、术毕的NE、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方案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都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浓度0.5 %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低浓度0.375 %罗哌卡因麻醉,记录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运动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30 min、60 min的Bromage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后2 h、术后4 h、术后24 h的呼吸、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运动功能,提高麻醉效果,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TPVB,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疼痛、炎性因子、免疫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 h(T5)~术后48h(T8)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插管后5 min(T1)~术毕(T3)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诱导前(T0)时间点升高(P<0.013),观察组T1~T3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8时间点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T0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8时间点CD4+、CD4+/CD8+均较T0时间点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较T0时间点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TPVB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术后炎性损伤及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硬膜外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评价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CCI)术后7d,进行硬膜外置管手术,在术后8d和11d由硬膜外导管注入罗哌卡因,观测CCI大鼠机械痛阈(PWT)和脊髓后角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结果: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能够升高CCI大鼠患肢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后角GFAP的表达.结论:在CCI大鼠模型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可以较长时间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从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罗哌卡因、氯胺酮混合液在新生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5例即将行骶管阻滞的新生儿,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5人,其中A组患者行罗哌卡因骶管阻滞,B组患者行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并氯胺酮皮下注射,C组患者行罗哌卡因、氯胺酮混合液骶管阻滞.术后于1、2、4、6、8、12、24h分别记录各患者的镇痛情况以及镇痛时间,采用FLACC法评价镇痛效果,以评分<4分的维持时间作为有效镇痛时间.并且观察术后48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之间比较镇痛时间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不需要镇痛的患者例数,发现两组间并没有较大差别(P>0.05).相比较于A、B两组,C组患者阵痛时间明显延长,并且术后4、6、8、12、24h患者不需要镇痛明显增多(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三组患者均未表现出过强的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氯胺酮混合液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BPB)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的患儿14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70例与试验组70例。麻醉后两组均于超声引导下实施BPB,其中对照组予以0.25%罗哌卡因药液,试验组予以0.25%罗哌卡因、0.1 mg/kg地塞米松所组成的混合药液。记录两组患儿痛觉阻滞时间;于患儿苏醒后10 min、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采用FLACC评分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痛觉阻滞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24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24 h布洛芬混悬液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行BPB能够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提供良好术后镇痛效果,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method, using back-flush column-switching was developed for total drug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in serum and drainage blood in the measuring range 0.1–10 μg/mL. Samples were diluted with internal standard (2H7-ropivacaine) and extraction buffer, centrifuged and injected directly onto a BioTrap 500 MS extraction column. Using a time programmed six-port valve switch, ropivacaine was back-flushed onto a Zorbax SB-Aq analytical column, gradient eluted and finally detected after electro spray ionisation and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of the transitions m/z 275 → m/z 126 and m/z 282 → m/z 133 for ropivacaine and 2H7-ropivacaine, respectively. Accuracy (bias-%) was −1.5 to 5.8% and intermediate precision (C.V.) was 1.4–3.1%. The low sample amount required (10 μL), high specificity and short run time (6 min) makes it very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ropivacaine. Using the same methodology as described above and 200 μL ultrafiltrate, the free drug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in serum could be precisely determined with a C.V. below 3%. The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reinfusion of drainage blood after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 when ropivacaine (Naropin®) was used for local analgesia. Data for 30 patients are summarise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A、B、C组,各组34例,A组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B组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C组产妇未采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及宫缩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各组产妇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记录各组治疗30 d后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持续时间明显较C组延长,活跃期持续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宫颈口开至2 cm和cm时VAS评分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产妇在活跃期、第二产程时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妇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抑郁症发生率均高于较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产妇潜伏期开始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01月~2015年05月择期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腰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产妇麻醉指标,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能有效提升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术中及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其中A组患者阿芬太尼剂量为1 μg/kg,B组为5 μg/kg,C组为10 μg/kg,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1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和每搏变异度(SVV)变化情况,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和术后6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发现,A组患者优良率为80.00%,B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的SVV、SVI、CI、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三组患者SVV、C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的SV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手术1 h后,三组患者的SVV、SV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者C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高于于A组和B组(P<0.05);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发现,三组患者术后6 h的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三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患者嗜睡、恶心呕吐、肛门下坠感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μg/kg与10 μg/kg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患者均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应用剂量为10 μg/kg阿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而且术后具有一定的阵痛效果,安全性好,且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尿储留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