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买麻藤根的异常次生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买麻藤(Cnetum montanum)根的异常次生生长与茎的异常次生生长相似,位于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组织细胞可以形成维管束,以这种方式使根加粗。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以同样的方式,在维管束的外围不断形成新的维管束。这些新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因此,在老根中呈多圈的维管束。与茎唯一不同的是根的异常次生生长为不均等的,在两个宽大的射线区外侧,没有异常的维管束形成,因此,根主要向着与两条宽大射线相垂直的方向扩展,故外形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2.
买麻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的藤茎中分离鉴定出4个新化合物:2-羟基(?)甲氧基-4-甲氧羰基吡咯(1),2-羟基-3-甲氧甲基-4-甲氧羰基吡咯(2),3,4-二羟基-4-(?)氧基二苄醚(3)和3,3',4'-三羟基-4-甲氧基二苄醚(4)以及两个已知化合物2,3-二苯基吡咯(5)和胺甲基甲醇(6)。化合物(1)、(2)和(6)是以盐酸盐形式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gr.)茎的各类组织的排列与被子植物的茎非常相似,其次生生长也属同一类型。其中最明显的相似之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分子与“伴胞”。藤本植物买麻藤,正常的次生生长开始后,由每一维管束外侧的薄壁组织经脱分化产生新的形成层,以后逐渐形成一圈维管束。这与前人所描述的新形成层来自韧皮薄壁组织是不同的。异常的维管束与正常的一样,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并被髓射线分隔呈楔形。当第一轮维管束停止生长以后,在其外围以同样方式形成新的一轮,以后并可连续形成多轮。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主要西/甜瓜产区,采集不同种植年限的西/甜瓜农田土壤,采用线虫形态学的鉴定方法,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西/甜瓜农田土壤线虫的数量、群落结构及相关生态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调查样点中,共发现土壤线虫54属,平均682条·100 g^-1干土,其中原杆属线虫、拟丽突属线虫和矮化属线虫在不同种植年限的西/甜瓜农田土壤中均为优势属;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线虫的总数量虽无显著变化,但其中食细菌类线虫和杂食-捕食类线虫数量显著减少,而植物寄生类线虫数量显著增加;植物寄生类线虫中的矮化属、根结属线虫数量不断增加;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H)、瓦斯乐斯卡指数(WI)、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显著降低,线虫通道指数(NCR)、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PPI/MI显著升高,其他指数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线虫数量与土壤pH、速效磷、有效锌和有效硼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 H、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硼和有效锌对土壤优势属线虫的影响较大;连续种植西/甜瓜会增加土壤植物寄生类线虫数量,进而可能造成西/甜瓜连作障碍的发生;连续种植6~10年,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最低、稳定性最差,土壤环境已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5.
6.
7.
珊瑚礁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泰国思仓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严重威胁,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目前全球海洋生态保护的热点,对珊瑚礁开展定量的生态脆弱性评估能够为保护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泰国思仓岛作为研究区域,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具有通用性的珊瑚礁生态脆弱性评估方法。基于ESA模型构建了珊瑚礁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和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思仓岛珊瑚礁脆弱性的来源、构成,并直观展现了脆弱性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思仓岛研究区东北侧的珊瑚礁生态脆弱性大于西南侧,当地珊瑚礁的关键影响因子分别为驳船排污、港口码头、水体透明度等。根据脆弱性评价的结果,提出了当地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的空间分区管理对策。本研究为印度-太平洋区系珊瑚礁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可行的示例,也为中国的珊瑚礁可持续管理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8.
9.
为探讨铜(Cu)胁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实验设置添加Cu(Cu胁迫)、接种土壤微生物、添加Cu与接种土壤微生物等3个处理,以不添加Cu与不接种土壤微生物为对照(CK)。结果表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处理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显著高于CK;且对初始荧光(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有显著性影响。与CK相比,添加Cu降低了海州香薷的Pn和气孔导度(Gs),但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与Pn相反,表明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添加Cu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Cu胁迫下接种土壤微生物提高了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在Cu胁迫条件下,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植株具有较高的Fv/Fm及较低的Fo,显著提高了海州香薷的WUEPnGs。说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可通过提高相对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来减轻Cu胁迫对海州香薷植株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海州香薷耐受Cu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