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龟足(Capitulum mitella)白垩腺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龟足的白垩腺由腺细胞和管道系统组成,外周覆有一层结缔组织膜。腺细胞为单细胞,其发育与个体发育不同步。年幼腺细胞较小,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也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腺细胞的发育,细胞及细胞核逐渐变大,形状不规则具多态性。成熟腺细胞的细胞质电子密度高,充满大量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线粒体很丰富,但未见高尔基体。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颗粒状物质以及大小不一的囊泡,小囊泡的聚集和融合形成了大囊泡即胞内管。管道系统根据位置和功能分为4个层次:胞内管、收集管、次级管和初级管。收集管、次级管和初级管的管壁均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初级管较收集管和次级管大且内腔衬有几丁质层。收集管的管壁上皮细胞与腺细胞之间形成隔状连接,各级管壁上皮细胞之间也形成隔状连接,这种结构保证了管道的紧密性。总之,龟足白垩腺的形态结构类似于茗荷(Lepas anatifera)和Dosima fascicularis。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龟足Capitulum mitella)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龟足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腺和消化道。消化腺一对,呈长囊状,含有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储存细胞(F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4种类型细胞。消化道呈U型,由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各部分的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口器为咀嚼型,包括一片上唇、一对触须、一对大颚以及两对小颚。食道细短,具几丁质层但无基膜,管壁向腔内突起形成明显的纵褶突;食道前段的环肌特别发达,同时独有放射肌。胃略呈球袋状,肠较长;胃和肠的组织结构相似,没有几丁质层,上皮细胞都有发达的微绒毛。直肠细长,外膜分布有16组纵肌;直肠前段的组织结构与胃、肠相似,而直肠后段有几丁质层覆盖,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渐退化,16组纵肌渐发达。肛门16组更加发达的纵肌挤入上皮细胞下方,在外膜外另出现一层明显的环肌。龟足消化道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反映了它们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龟足的幼虫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龟足幼虫发育经6期无节幼虫和一期金星幼虫。从无节幼虫孵出至金星幼虫出现约需10-14天无节幼虫不分叶的铲形唇和IV-VI期粗长的背甲有别于其它蔓足类幼虫借背甲形态、唇、腹突刺的数目,第一触角刚毛式可鉴别各期幼虫。  相似文献   
4.
饶小珍  林岗  张殿彩  陈寅山  许友勤 《生态学报》2010,30(23):6530-6537
龟足(Capitulum mitella Linnaeu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口以南海浪剧烈冲击的暴露型岩相海岸的中、高潮区,是一种颇具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品种。研究温度(24、27、30、33℃)和盐度(28,31,34)对龟足胚胎发育和幼虫生长的协同影响,可为龟足的人工育苗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33℃-28温盐度组合胚胎发育时间最短144h,27℃-28温盐度组合胚胎相对孵化率最高。温度与盐度对胚胎发育时间没有显著影响;但温度和盐度对胚胎孵化率有极显著影响,温度与盐度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胚胎发育最适宜的温盐度组合是27℃-28。(2):27℃的3个盐度组、30℃-31温盐度组合无节幼虫持续时间最短。在同一盐度条件下以27℃的存活率较高,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以盐度31的存活率较高,其中以27℃-31温盐度组合的存活率最高;存活率1和存活率2分别高达99.0%、90.7%。27℃-28、27℃-31温盐度组合变态率最高,变态率分别为81.8%、73.7%。34高盐组幼虫的存活率和变态率均很低甚至为零。温度和盐度对幼虫存活率和变态率有极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综合无节幼虫持续时间、存活和变态情况,27℃-31温盐度组合为幼虫生长发育的最佳组合条件。龟足胚胎发育、无节幼虫的生长和变态对温度盐度的敏感性有所不同,这是由龟足的自身繁殖特点及生活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龟足(Capitulum mitell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指茗荷科(Pollicipedidae)龟足属,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近海沿岸中高潮地带。由于龟足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导致其不同地理群体形成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浙江舟山、福建宁德和广东珠海3个典型海域的龟足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3个地理群体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3个地理群体间存在651个(广东珠海和福建宁德群体间)至3 738个(浙江舟山和福建宁德群体间)数量不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涉及核糖体合成、抗原加工与递呈、分子伴侣代谢通路。基因序列的非同义替换率(Ka)和同义替换率(Ks)之间的比例Ka/Ks,如果其超过1,则认为有正选择压力作用于该基因,基因正在快速进化。3个地理群体间龟足直系同源基因正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254个直系同源基因中有7个基因受到正选择压力,包括D-天冬氨酸酶基因(Ka/Ks=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