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须ba属是一个“大口袋”类群。中国的四须ba实际上分属于至少4个不同的属。通过与Rainboth的分类系统比对之后,对中国四须ba属鱼类的分类系统重新进行了以下的修订:①保山四须ba、软鳍四须ba和异口四须ba归入新光唇鱼属;②小四须ba归入盘齿ba属;③分布于云南的高体四须ba实为大鳞四须ba,大鳞四须ba应归入高须鱼属;④其余四须ba属鱼类,抚仙四须ba、常氏四须ba、太平四须ba、云南四须ba、颌突四须ba(=洱海四须ba)、鲂形四须ba、棱四须ba、后鳍四须ba和油四须ba均归入吻孔ba属。  相似文献   
2.
异大茴香脑新资源——齿叶黄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叶黄皮是生长于广东省北部石灰岩山地的一种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其叶富含精油,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出油率为0.7%。精油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分析,确证含异大茴香脑(isoanethole)93.10%。异大茴香脑对霉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并可通过异构化一步转变为大茴香脑。  相似文献   
3.
亚洲东南部特有的新悬藓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悬藓属现知共4种,属于蔓藓科,为亚洲东南部特有,我国是该属植物分布的中心。本文提出拟猫尾藓仍归为船叶藓科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延胡索分类的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阳产延胡索与大连产齿瓣延胡索经成分分离和TLC、HPLC对比,发现延胡索以啊扑啡类生物碱如glaucine为主,而齿瓣延胡索则含corynoline类生物碱。根据生物碱的类型及含量比较,二者有明显差异,结合延胡索的植物形态和植化分类特征判断,将延胡索作为与齿瓣延胡索近缘的独立种处理较为合理,即为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ex Z.Y. Su et C. Y. Wu  相似文献   
5.
鼎突多刺蚁群体结构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群体结构和生活史。通过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一年发生一代,以蚁后、雄蚁、工蚁、幼虫和卵越冬。卵和幼虫在冬天发育停滞(或极慢)。到了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卵和幼虫又恢复正常发育。据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卵的发育历期为23.8±2.5天(平均温度26℃)幼虫为20.4±4.4天(26℃),工蚁蛹为19.8±5.5天(27℃)。成长工蚁在5—11月出现;8—11月,雄蚁从蛹中羽化;10月,雌蚁从蛹中羽化。雌蚁分飞交尾后,进入邻近蚁巢或回到原巢,脱翅成为蚁后。蚁巢内存在着多后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新华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0,33(2):243-246
拟毛突摇蚊属Paratrichocladius Santos Abreu 1918隶属于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nae,迄今全世界已知十余种。Hirvenoja(1973)对本属进行了整理。本文的记载为此属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属征:复眼小眼面间密生细毛,触角比(AR)通常大于1;翅无大毛,腋瓣是多数缘毛;肩陷中等大小,背中鬃多数;无肛尖,抱器基节具一明显的上内突。 本文记述了采自吉林、四川省的2个新种和1个新纪录种。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7.
马立名 《昆虫知识》1990,27(6):358-359
<正> 研究蚤的寿命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1985~1987年研究了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iformis(Wagner)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Jordan)在不同条件下的寿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钝齿棒杆菌102S2-58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对大量的再生突变株进行发酵筛选.获得了高产稳定株102-100号,其发酵液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L-赖氨酸积累量由出发菌株的5O.Omg/ml提高到80.8mg/ml,糖转化率达到63.88%.发酵液中主要副产酸——纈氨酸和蛋氨酸的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高成芝  冯恒光  赖其瑞   《广西植物》1988,(4):329-334
<正> 芸香科黄皮属(Clausena)植物全球约25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记载有9种,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以两广、云南种类较多;广西现知6种,民间大多作药用,黄皮和小叶黄皮在我国南部广泛栽培,果实供生食或加工,黄皮的优良品种为岭南佳果之一。目前正在挖掘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及进行化学成分和挥发油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药理室,用大鼠进行动物实验,证明黄皮叶有降血脂作用。在研究黄皮属的分类时,某些种的形态特征很接近,叶的形状、大小变化大,在无花果的情况下更难区分,笔者试图从叶的解剖构造探讨种间的差异,为植物分类和生药鉴定提供依据,供临床用药及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观察到以前描述的中国兔猴不同种的特征在禄丰的全部中国兔猴标本中交叉地存在、并通过连续的中间表现型而衔接,本文建议石灰坝中国兔猴是厚齿中国兔候的同种异名,因而前一名称应予取消。以犬齿和下第四前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兔猴的两性差别。本文使用双变量分布确定两性重叠分布的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