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促胰液素对血管灌流大鼠离体胃运动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吕  王立东 《生理学报》1990,42(5):460-468
本工作采用血管灌流大鼠离体胃制备,探讨促胰液素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促胰液素能明显抑制胃窦自发和五肽胃泌素兴奋的胃运动;(2)抗促胰液素血清可完全取消促胰液素的抑制胃窦运动作用;(3)抗生长抑素血清和消炎痛都能阻断促胰液素的抑制胃窦运动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促胰液素的抑制作用除通过直接作用于促胰液素受体外,还可能部分通过胃窦局部生长抑素和前列腺素介导来抑制胃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抑胃酶剂是福东链霉菌(Streptomyces ludongUs n.Sp.Liu)的次级代谢产物,该菌株是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得到。抑胃酶剂对胃蛋白酶有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活力随着抑制剂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ID50为0.0095μg/ml。它对胃蛋白酶呈竞争性抑制,当以酪蛋白为底物并按Dixon作图法求得的抑制常数Ki值为6.0×10-9M。  相似文献   
4.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论述了青龙河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等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应用Beck、Gleason、Shannon、Simpson等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龙河除个别断面受污染外,大部分河段属尚清洁水。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引起胃排空延迟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800rad照射后胃肠肌电的变化及切斷内脏神经与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官的影响,初步分析了电离辐射引起胃排空延迟的机理。结果是:800rad照后大鼠胃肠肌电的峰波平均振幅胃幽部窦部照后1小时至第4天明显降低(P<0.05);幽门括约肌政变不大;十二指肠球部照后第3~7天明显下降(P<0.01)。切断内脏神经后照射大鼠胃肠肌电的峰波平均振幅胃幽门窦部变化不大,幽门括约肌照后1小时至第5天明显升高(P<0.05),十二指肠球部照后第3~7天明显下降(P<0.05)。800rad照后第4天大鼠胃对电刺激迷走神经的反应性明显降低(P<0.01)。上述结果表明:照后胃排空延迟的原因不仅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有关,而且与射线损伤了平滑肌,使其兴奋性暂时的功能性降低有关。此外照后由于十二指肠球部运动的变化而使内感受器对胃运动的调节发生紊乱也是值得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顾增发  王志均 《生理学报》1986,38(6):635-642
以0.25%牛磺胆酸钠-0.25%胰蛋白酶溶液注入大鼠胰导管制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观察剂量为 3μg/kg的牛胰多肽(BPP)对胰腺炎大鼠胰组织磷脂酶 A(PA)活性、钙含量、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抑制力(STIC)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伴注BPP的胰腺炎组,PA 活性、钙含量、胰蛋白酶活性及STIC 分别降为胰腺炎组的51%(P<0.001),75%(P<0.001)、20%(P<0.001)以及24%(P<0.001);2.在伴注碳酰胆碱的胰腺炎组,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升高。但在伴注碳酰胆碱及BPP 两者的胰腺炎组却分别降至伴注碳酰胆碱的胰腺炎组的39%(P<0.005)、51%(P<0.001)、40%(P<0.001)以及 59%(P<0.001);3.在伴注Ca~(2 )的胰腺炎组,上述四项指标剧升,注射 BPP对其无影响。结果提示,BPP 能降低大鼠胰组织内磷脂酶A 和胰蛋白酶活性及胰内钙沉积量。机制可能与 BPP打断胰酶活化链有关,是否还影响腺泡细胞膜上M受体的功能,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7.
8.
韦传宝  覃公平 《蛇志》1989,1(4):2-3,35
发现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粗毒对动物细胞有凝集作用。顺序用DEAE—Sephadlex A-50,CM Sephadex C25柱层析,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毒蛋白凝集素。经分子量,等电点和出血活性等实验测定确定该凝集素就是徐询等人早期分离、纯化的出血毒素Ⅲ(AaHⅢ)。这种凝集素对许多动物细胞都有凝集作用,例如脾淋巴细胞、HeLa细胞、人肾成纤维细胞和草鱼(Ctenoph argngodon idellus)。但对组细胞和血小板无作用。和植物凝集素PHA相比AaHⅢ产生细胞的凝集块体积要大些。对淋巴细胞起凝集作用的最低浓度为2.5ug/ml。能使HeLa细胞和淋巴细胞凝集在一起。如预先加肝素和溶菌酶可以抑制对淋巴细胞的凝集怍用。用溶菌酶(2mg/ml)和AaHⅢ(1mg/ml)在37℃′下保温2小时AaHⅢ的出血活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25只树鼩,从升主动脉灌注带色的橡胶乳液,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用目测微尺进行测量。大多数树鼩(22只)有完整的脑底动脉环。由左、右大脑前动脉向内侧各发一前交通动脉组成大脑前总动脉。前交通动脉口径为大脑前动脉的75~85%。后交通动脉口径与大脑后动脉相近,连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之间。测量了组成脑底动脉环有关动脉的口径。由于后交通动脉足够粗大,只有中断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椎动脉,才能造成全脑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