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3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526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环氧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基团,它能与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有利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经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的酶其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可得到显著提高。用环氧树脂ES-103B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法对海洋细菌Bacillus sp. DL-2的胞外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经过单因素实验优化条件得出最优固定化条件为:p H 8. 0的胞外蛋白酶溶液,25 g/L的ES-103B,45℃下反应8h。采用此最优条件下的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制备出了e. e. p=97. 5%的(R)-1-苯乙醇(产率为45. 0%)和e. e. s=99. 2%的(S)-乙酸苏合香酯(产率为83. 9%)。该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在重复使用8次后制备出的(R)-1-苯乙醇的e. e. p仍大于90%,且固定化胞外蛋白酶在4℃下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4.
N^+注入野生型菌株(Alcaligen faecalis 1.488),筛选出抗51.6mmol/L乙二胺的泌铵突变株EM1105,它以KNO3为氮源时,培养21h泌铵量可达到1.10mmol/L。研究了该突变株在不同氮源下的培养特性,推断为铵载体缺陷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预警,以已有的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为基础,核算了该地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及演变趋势,并结合县域实际存栏量,划定了草地承载力的预警等级。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该地区草地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2)2000-2015年,青藏高原理论载畜量由8614.89万羊单位增至9451.53万羊单位;(3)青藏高原整体处于超载状态,2000-2010年超载状况加剧,至2015年超载状况稍有缓解,草畜平衡指数由67.88%增至79.90%,再降至67.91%。目前亟需优先控制72个红色预警县(超载状态正在加剧)的牲畜存栏量,避免超载状况进一步恶化。未来需要通过控制牲畜存栏量、调整畜牧区发展布局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等多项措施的结合来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地承载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笔在研究各地送鉴的大呈吉丁虫标本过程中。鉴定出一批中国新纪录种,今集中加以报道.并分别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化学》2006,26(1):95-95
《微生物基因组》;《混沌生物学》(生命科学交叉系列);《数字创世纪:人工生命的新科学》(生命科学交叉系列);《脑与非线性动力学》(生命科学交叉系列);《中国遗传伦理的争鸣与探索》(生命科学交叉系列);  相似文献   
9.
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增产菌剂,经全国各地广泛试验与示范,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证实其在我市春季生产上的增产效应,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0年引进该菌剂并开展了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的研究,同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毒学报》2021,(2):I0007-I0007
《病毒学报》是病毒学专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85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8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65/R,国内邮发代号:82-227,国外发行代号:BM6448。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微生物学会,承办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学报》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RCCSE(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