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会引起糖脂代谢紊乱,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了防治这一流行病,急需寻找安全和无副作用的抗糖尿病的方法,其中,基于微生物方法治疗T2D最常见的策略是补充益生菌,其可通过对不同组织和代谢通路的调节来实现抗糖尿病的功效。益生菌摄入可通过降低慢性低度炎症,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来达到调控血糖的目的;通过增加胆固醇与胆盐的共沉淀作用,胆固醇在胃肠道内转化为粪甾醇,降低肝脏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降低胆固醇转运体的表达及对脂肪细胞的调节来达到降脂的目的。本综述系统总结了益生菌抗糖尿病现状和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抗糖尿病分子机制,以期为益生菌作为降糖降脂等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皂苷类化合物因其降血糖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降糖活性的调节可通过多个靶点和信号通路实现,主要包括胰岛素信号通路、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内质网应激调节通路、PPAR调节通路和游离脂肪酸促进胰岛素分泌以及多通路联合作用。本文着重从降糖信号通路入手,就近十年来皂苷类化合物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皂苷类化合物降糖活性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以及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索了用小分子化合物对胰岛素进行化学修饰,以增加口服降血糖的可能性.制备了乙酰胰岛素、琥珀酰胰岛素和半乳糖酰胰岛素.这些胰岛素不仅较好地保持了天然胰岛素的活性,而且其口服降血糖作用也较天然胰岛素明显增加,其中琥珀酰胰岛素是天然胰岛素的口服降血糖作用的二倍以上.这为口服或肛门给药的胰岛素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血树(Dracaena Vandelli ex Linnaeus)是一种热带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傣族贝叶经记载龙血树叶具有和血竭相似的医疗功效,且市场反馈显示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降血糖机制尚未揭示。将柬埔寨龙血树叶在L6大鼠成肌细胞降糖活性模型指导下,经热水浸提、醇沉制备粗多糖,再经Sevag法除蛋白、A-722MP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后,上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cryl S-100HR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单一活性组分LZS,利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波谱以及HPAEC-PAD色谱法对LZS的结构进行鉴定。活性组分LZS为7种单糖和柠檬酸组成的一种多糖衍生物,单糖组成为:果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木糖,摩尔比为54.3∶29.5∶6.9∶6.2∶2.1∶0.7∶0.4,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聚合而成,龙血树叶多糖结构新颖,具有明显的细胞活性。实验结果初步阐明了龙血树叶降糖活性的化学本质,为龙血树叶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连素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素是从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云连、黄柏等含小檗碱植物药中提取的生物碱,也可以人工合成.其作为抗感染药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和经验.近十年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中降血糖报道日渐增多.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主要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二糖酶活力,减少葡萄糖吸收等相关.本文对近年来黄连素的降血糖临床疗效及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PrloQuest Medical Library和中国学术期刊教据库,对降血糖中药有效成分等设置关键词检索,综述了1994年以来国内外降血糖中药有效成分及研究现状.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皂苷、萜及含硫化合物等六大类,虽然各类中药成分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迥异,但其研究进展,为降血糖的分子中药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降血糖中药有效成分是重要的降血糖中药分子,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些中药分子的中药药性和组方配伍规律,对于创制高效低毒的降血糖分子中药,推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桑叶不同化学成分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一种重要的降血糖药用植物资源。以秋桑叶中提取的六种活性化学成分为材料,研究了六种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中以桑叶总多糖的功效最为显著,桑叶生物碱及桑叶黄酮苷类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8.
对10种新疆盐生植物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10种盐生植物的70%乙醇提取物中,大叶补血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为1.77 mg/mL;水提取物中,琵琶柴、多枝柽柳、花花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分别为2.53、1.21、1.52 mg/mL.本文选取的10种新疆盐生植物中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乳酸菌的防治糖尿病功效已得到广泛认可.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乳酸菌应用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对乳酸菌可能的降血糖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目前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希望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为开发新型降糖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沙棘籽渣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seabuckthorn seed residues,ASSR)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首先采用ASSR灌胃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了ASSR的安全性;继而以250mg/kg和5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正常小鼠3周;以250、500和8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Al-loxan诱导的糖尿病小鼠3周,监测血糖,测定体重、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显示:ASSR的LD50大于9.8 g/kg体重;连续给药3周,ASSR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上述结果表明:ASSR的LD50大于5 g/kg体重,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实际无毒级,其在实验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具有降血糖和降甘油三酯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