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银耳银耳属的两个新种——海南银耳(Tremella hainancnsis Peng sp·nov.)和莽山银耳(Tremella mangen.Peng sp.nov.)。其形态特征,前者与网状银耳(Tremellarcticulata)近似,后者与赖特银耳(Tremella wrightii)接近。对这两个新种进行了汉文和拉丁 文描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化学合成硫酸酯化银耳多糖,对硫酸酯化反应的吡啶与氯磺酸的体积比进行优化,氯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硫酸酯化银耳多糖的取代度,并对不同取代度的硫酸酯化银耳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银耳多糖取代度随吡啶与氯磺酸体积比的提高而增加;当吡啶与氯磺酸体积比为4∶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产物的取代度为1.32,在0.8~2.0 mg/mL浓度范围内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体外清除率相对于银耳多糖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的多糖类化学成分,并探讨了分离得到的一个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银耳孢子发酵粉用热水煮提除去水溶性组分后,再采用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提取,Sevage法除蛋白,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32-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得到分布均一的多糖TFBP-A。糖组成分析显示,TFBP-A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摩尔比为90∶5∶5;HPGPC测定TFBP-A分子量为58962。TFBP-A的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在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试验中,以蒸馏水抑制率为0%计算,TFBP-A抑制率为78.6%;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中,TFBP-A最高抑制率为53%;在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中,TFBP-A的EC50为0.191 mg.mL-1。从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用碱液提取得到的多糖组分TFBP-A为酸性杂多糖,重均分子量为58962,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银耳的担孢子、节孢子和菌丝体为材料,通过显微观察和电泳分析揭示银耳二型态细胞间的差异性。显微形态及核相观察表明:节孢子直径略大于担孢子,担孢子为单核细胞,节孢子绝大多数为单核细胞,少数为双核细胞,菌丝体为双核细胞并具有典型的锁状联合结构。总蛋白及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菌丝相总蛋白谱带多于酵母相,过氧化物及酯酶与酵母相存在一定差异,而多酚氧化酶基本相同。因此,伴随银耳二型态细胞两相形态的转变,细胞代谢水平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5.
《菌物学报》2017,(12):1674-1685
比较玉木耳、银耳、毛木耳及黑木耳等药用胶质菌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组成。将4种菌类分别由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GC-MS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菌类共同含有的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六烷酸。石油醚提取物中玉木耳的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最高,为29.018%;毛木耳、银耳和黑木耳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最高,分别为95.995%、76.982%、55.70%;在4种菌类中只有玉木耳中发现了肉豆蔻醛成分。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毛木耳和银耳含有亚油酸含量最多,为28.237%和52.498%;黑木耳a中检测到柏木脑成分,另外一个黑木耳b样品中检测到大量的苯甲酸。银耳独有的化学成分Anthiaergosta-5,7,9,14-tetraene。用GC-MS方法检测分析发现4种胶质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组成上既有共性成分,也有各自特有的成分,本文采用气质联机分析方法为胶质菌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银耳子实体多糖的分离、分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子实体经热水提取、去蛋白、柱层析分离纯化得银耳子实体多糖(简称TF)精品。TF总糖含量75.7%,其中含葡萄糖醛酸14.7%。TF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0:92:0.49:0.1 8:1.00:1.15:0.57,分子量115000。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TF的毒性很小,小鼠腹腔注射,LD_(so)为96700±143.1 5mg/kg,狗静脉注射前后,血象、肝肾功能及组织切片均无病理性变化和损伤。TF有多种生物活性;可增加脾指数、半数溶血值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和血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有明显抗放射、升高白血球、抗炎和红细胞凝集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银耳和豆奶都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国内已有用银耳提取液生产银耳豆奶的介绍,但用发酵法生产银耳豆奶尚未见有报导。深层发酵的银耳芽孢和银耳子实体一样,含有银耳多糖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且风味与子实体提取液接近,深层发酵生产银耳豆奶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银耳多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引诱白蚁的食用菌腐朽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实验室内用6种白蚁:栖北网(尉虫)Reticulitermes speratus(Kolbe)、黄胸网(尉虫)R.flaviceps(Osh-ima)、圆唇网(尉虫)R.labralis Hsia et Fan、尖唇网(尉虫)R.aculabialis Tsai et Huang、普见乳(尉虫)Coptoter-mes communis Hsia et He和囟土(尉虫)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对5种真菌的腐朽木屑进行了单纯选择和复合选择的生测试验。这5种真菌,一种是木腐菌,即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ex Fr.)Murr.,另外4种均为腐木性粮用真菌:银耳Tremella fue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香菇Lentinus edodes。生测结果表明上述4种木腐性食用真菌中除猴头菌对白蚁引诱力极微外,其余3种和密粘褶菌对供试的多种白蚊均具有引诱力。其中以银耳腐木屑的引诱力最强而持久,黑木耳次之,密粘褶菌、香菇又次之。有关银耳和黑木耳腐朽木屑中对白蚁具引诱力的活性物质的化学成份和结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银耳‘绣银1号’由福建省安溪县采集的野生银耳(TWW01-AX)经多次分离纯化和反复驯化系统选育而成。适合袋栽、瓶栽和段木栽培,银耳菌丝白色或淡黄色,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由多片波浪状卷曲的耳片组成绣球状或菊花状,耳片边缘呈锯齿状,不规则;新鲜银耳呈淡黄色、半透明。栽培周期约为43 d,鲜耳平均直径13.4 cm,厚度7.0 cm,干耳平均产量81.9 g/袋,相比于主栽品种,总糖含量高,耳心硬度部分小,子实体隆起度高,适应性广,稳定性强,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