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改进现有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荧光PCR法并开发出新的试剂盒,将其与直接测序法和ARMS法进行对比,验证该试剂盒用于临床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手术确诊的14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盲法分别使用直接测序法、ARMS法和新试剂盒检测EGFR突变,比较新试剂盒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不一致时采用三种方法分别重复检验一次。结果:三种方法检测成功率均为100%,新试剂盒与直接测序法测得结果完全一致的比率达75.9%(107/141),在直接测序法测得的96例突变阳性中,92例在新试剂盒检测中得到验证(95.8%)。而直接测序法显示突变阴性的45例中,新试剂盒检测发现了23例突变阳性,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x2=40.745,P0.05)。与直接测序法进行比较,新试剂盒检测EGFR突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8%、48.9%,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84.6%,检测准确度为80.9%。以ARMS检测法为金标准,新试剂盒测得结果完全一致的比率达84.4%(119/141),两者的一致性比较好(K=0.749,P0.0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86.4%。结论:改进后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试剂盒在技术上较好地控制了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该检测方法较直接测序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现有的ARMS法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颖果     
有不少生物教师提出了有关小麦、玉米等颖果的结构、尤其是果皮、种皮的结构以及胚轴的概念及其与幼苗地下茎形成的相应关系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谈谈颖果的结构。有关地下茎的发生,本刊已另有撰文(见9期10页)。颖果是具有单个胚珠的子房所发育成的不开裂果实。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由于子房壁所发育成的果皮与残留珠被所发育成的种皮相愈合难于分离,故特称其为籽实皮。这是颖果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4.
重楼属两种植物种子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楼属两种植物(五指莲Paris axialis和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种子发育的过程基本一致。双受精发生于授粉后10—15天。胚乳为沼生目型。种子发育延续的时间约为150—170天。胚胎发育终止于球形或稍有分化的阶段。种子具二层种皮。 二种重楼种子成熟时的外部形态显著不同。五指莲Paris axialis的种子呈浅棕黄色,长椭圆形,部分为绿白色海绵质假种皮所包裹。假种皮由珠柄发育而来,呈楔形。滇重楼Paris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的种子鲜红色,不规则圆形,外种皮肉质多浆。无假种皮。珠柄橙黄色,短而纤细。  相似文献   
5.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87,(4):301-302
几年来,我所在中草药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一些我国及广西未曾记录过的植物,现整理成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引用的标本均收藏在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 山椒子水番挑(博白)番落技科Annonaceae Uvar花a grandiflora Roxb.in FI.Ind.2:665.1524;李秉滔,植物分类学报14(1):98.2976,蒋英,李秉滔,中国植物志30(2):26,图版10. 1979。 广西东南部:博白县,浪平公社,水库边1971年5月9日,王鉴均2247外北流县,隆盛公社,天堂,坡地疏林中,1977年9月26日北流调查队8一44口7。 分布: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  相似文献   
6.
闽,粤,海南地区的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对闽、粤、海南等地区27个县(市)昆虫病原线虫分布的调查结果。从1983至1987年共采集土壤样品600多个,从中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39号,全部鉴定到属,少数鉴定到种。结果表明,闽、粤、海南均有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该两科线虫的发现率,沿海20公里内的花生地,番薯地较高,砂土,砂壤土较高。  相似文献   
7.
鬼笔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宗智 《真菌学报》1989,8(2):98-100
  相似文献   
8.
伞藻     
伞藻属(Acetabularia)是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岸的单细胞绿藻,它生长在贝壳、珊瑚碎片或其他藻类之上,植物体钙化,成熟的植物体一般有几厘米高,某些大形种可达10厘米以上,较小的种有几毫米高。欧洲人称伞藻为“美人鱼的酒杯”或“美人鱼的阳伞”。在我国的广东和广西沿海、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有伞藻(A.caliculus)、棒形伞藻(A.clavata)等。  相似文献   
9.
小金箍胡蜂越冬期剖巢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小金箍胡蜂Vespa tropica haematodes Bequaert在湖南各地的森林中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多,是胡蜂类群中的优势种。该蜂能捕食马尾松毛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但因该蜂性凶猛,毒性大,如果人被螫刺,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给观察带来了很大困难,至今对该蜂的生物学还了解不多。1987  相似文献   
10.
邓晓峰  康林 《昆虫知识》1990,27(4):231-232,249
<正> 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是最重要的检疫仓虫之一。口岸检疫时,都只注意检查它的幼虫、成虫、蛹。对于它的卵,因很微小,难于发现与辨别,故检查时一般没有查卵,场地消毒时也很少考虑杀卵的问题,因而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