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7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32个mang果品种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银耳科的三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寅斌 《真菌学报》1989,8(1):17-21
  相似文献   
3.
黔桂边境六县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90,10(4):297-306
黔桂边境六县植物区系有维管束植物203科921属2255种(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含25种以上的有22科,代表成分有樟科、山茶科、壳斗科、五加科、桑科和椴树科。区系的特点是: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交错;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珍稀种类多;喜酸成分较喜钙成分占优势;草本与木本种类近等。此外,对本区系自然条件及植物资源利用也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虫生真菌双生座壳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生座壳孢(Aschersonia duplex Berk.)系日本卷毛蚧的病原真菌。此菌在人工培养基和自然基物上生长好,并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对 C 源中的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糖;N 源中的蛋白胨,天冬素、L-酪氨酸、KNO_3利用好。生长适温22—26℃。病原流行季节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田间接种,对寄主致病性强,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毛茛科人字果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 et Hsiao.的形态、花粉和染色体等性 状,以及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确认了该属在毛茛科Ranunculaceae中的地位,并认为可 能与星果草属Asteropyrum Drumm.et Hutch.关系较密切, 证实了该属内存在三沟和散沟两 种花粉类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可能为x=6,产于东亚大陆的种为4倍体,日本的种为6倍 体,原始的2倍体种已灭绝。中国西部山地可能为该属的分布中心,日本的种可能是在第三纪由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本文按该属内各种之间可能的亲缘关系,作出了系统排列。  相似文献   
6.
满江红孢子果形成期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观察到以前描述的中国兔猴不同种的特征在禄丰的全部中国兔猴标本中交叉地存在、并通过连续的中间表现型而衔接,本文建议石灰坝中国兔猴是厚齿中国兔候的同种异名,因而前一名称应予取消。以犬齿和下第四前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兔猴的两性差别。本文使用双变量分布确定两性重叠分布的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云南省(虫齿)目二新种,Tapinella bannana sp.n.和Peripsocus plurimaculatus sp.n.及一新种记录种Ophiodopelma semicets Lee and Thornton,其雄虫为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VA菌根真菌二个属——Glomus(球孢内囊霉属)和Sclerocystis(硬内囊霉属)不同种的孢子或孢子果中N、C的百分数含量及比值,发现同一个种的VA菌根真菌虽然寄主不同,来源的地点各异,但孢子或孢子果中N、C含量及比值基本相同,只是培养时间长短对分析结果有影响。同一属的不同种的孢子中N、C含量及比值有差异,不同属差异尤为明显。我们认为孢子或孢子果中N、C含量及比值似可作为分类、鉴定中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世仪  王玢 《生理学报》1992,44(5):448-454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trained in a Skinner-box, 30 trials per day in a dark room to establish operant defence conditioning. Training started with a light (15 s), then combined with footshock for further 8 s. When the rats learned to press the key to avoid footshock within 15 s, conditioned response was considered established. After the rats reached a conditioning rate (CR) above 80% for 5 days, cannulae were implanted into caudate-putamen. Two to three days later, Met-enkephalin (MEK) or bestatin (an aminopeptidase inhibitor) was injected bilaterally into caudate-putamen. 30 min, 2 h, 24 h and 48 h after injection, condition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each session consisting of 30 trials. 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done when 0.9% NaCl (NS) was injected. After injection of NS, CR maintained above 80% in all 4 test sessions. MEK (60 ng/rat) or bestatin (10 micrograms/rat)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CR during the 30 min and 2 h test session. In the latter case, the latency (L) was also prolonged. However both CR and L returned to the control level in the 24 h and 48 h test sessions. Naloxone (2 mg/kg, i.p.) blocked the conditioning-depression effect of bestatin. No significant alteration was seen in locomotor activity after MEK or bestatin inje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nkephalin in caudate-putame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retrieval of conditioning. Bestatin mimics the effect of MEK on conditioning reflex probably by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endogenous enkephal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