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的体长约0.6mm,腹部长度约0.3mm.雌蜂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生殖腔、受精囊及三种附腺)位于腹部后端,约占腹腔的2/3.成熟的卵巢由两条多滋式的卵巢管组成.两条成熟卵巢的端段细长,扭卷成一条疏松索,基部膨大,内脏贮存大量卵粒.成对的侧输卵管较短,分别开口于生殖腔后方的两侧,中输卵管缺如.受精囊呈梨形,开口于生殖腔后方.雌性生殖系统三种附腺中,第一种附腺是成对的,呈锤状,分别连接于生殖腔前方两侧;第二种附腺,腺体呈球状,其前端以短曲的小管通进膨大的贮腺囊,贮腺囊端部成柄状的弯曲小管,连接于产卵管的基部开口处.第三种附腺的腺体呈棒状,前端为细长的小管,开口于第二种附腺贮腺囊的前端.雄性生殖系统由成对的睪丸,输精管、贮精囊、附腺及单一的射精管组成.蛹的早期到后期至成虫期睾丸的形态结构,各有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贵州省内的3个山脉(乌蒙山、苗岭山和武陵山)、19个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245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坚果表型性状29个指标的多样性、相关性、聚类及变异进行分析,以揭示贵州核桃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水平,为贵州核桃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及核心种质构建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245份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质量性状Simpson指数为0.26~0.82,Shannon-Wiener指数为0.12~1.79;核桃小叶形状多样,易发生顶叶退化,坚果核壳表面特征、坚果形状及核仁皮色多样性丰富。(2)坚果表型变异系数为3.32%~47.67%,平均为21.28%且差异显著(P<0.05),居群间变异系数为9.42%~31.61%且差异显著(P<0.05);居群内和居群间变异均是核桃表型多样性的来源,但坚果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性均高于居群内,说明居群间变异是该区域坚果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3个山脉区域核桃表型均有不同程度变异,其中,苗岭山核桃表型变异程度低,乌蒙山核桃表型变异程度高;UPGMA聚类结果显示,19个核桃实生居群依据贵州山脉区域划分为三类,表明贵州核...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赤眼蜂的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眼蜂的生长发育温度大致为10—35℃,可区分为全期正常发育温度(16—33℃);部分虫期发育温度(10—11℃);全期发育阀限温度(12—15°及34—35.5℃)。全期正常发育温度尚可划出发育适温区(20—30℃)及最适温区(24—26℃)。在适温及最适温区,赤眼蜂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稳步上升。拟澳洲赤眼蜂温度每增长5℃,发育速率增长21—23%。在最适温区或适温区下繁殖,生长发育最好,羽化率最高。在适温区以外,赤眼蜂的生长发育较大幅度地向不利方向变化,发育时间延长,发育速率减慢。赤眼蜂个体发育所需的时间十分悬殊,影响因素有接蜂时间、寄生量、卵粒大小及质量以及气候环境等。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始点为10.6℃,有效积温为157日度;舟蛾赤眼蜂为9.6℃及176日度。 赤眼蜂群体羽化的时间,在自然环境下以日间为多,并受光线的影响常在晨间形成羽化高蜂。在适温下群体羽化的时间-数量关系呈主蜂前移的波形曲线。群体羽化过程一般常有三个明显的周期,形成三个羽化高峰;同一群体,每一周期的羽化高峰,在时间上常有同步现象。有97%以上的个体在三个羽化周期内完成羽化。第一周期内羽化的个体是群体中生活力最强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MADS~box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在植物花发育的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MADS-box基因在澳洲坚果花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澳洲坚果'695'为试材,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澳洲坚果MADS-box类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命名MtMADS1-like(GenBank登录号:MK491608).该基因全长96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为58 bp和237 bp.序列分析表明,MtMADS1-like具有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MADS-MEF2-like)和半保守的K-box结构域,属于Type Ⅱ型MADS-box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MtMADS1-like与其他植物中MADS-box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与猴面花(Erythranthe guttata)MADS-box家族中SVP254的同源性高达67.10%,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tMADS1-like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具备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了二级结构的主要蛋白框架,三级结构中MADS-box结构域和K-box形成该蛋白的核心结构,并且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qPCR分析表明,MtMADS1-like基因在不同的澳洲坚果品种中差异表达,在品种'333'中表达量最高,在品种'344'中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验证MtMADS1-like的功能及阐明澳洲坚果花发育和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澳洲杨的胚珠及其种子为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的方法对其从胚珠发生直到种子成熟的个体发育过程和结构进行观察,同时与鸭脚西番莲的种子附属结构的发育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澳洲杨的珠孔类型为外珠孔类型,种子附属结构起源于珠孔而非珠柄,其为种阜,而非假种皮。(2)鸭脚西番莲的珠孔类型为内珠孔类型,种子附属结构起源于珠柄,并且最终将珠孔包被,其为真正的假种皮结构。通过种阜与假种皮的不同个体发育过程,建立了大戟科种阜与假种皮的不同发育模式,并对种子附属结构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暗示的不同植物进化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两种吹绵蚧蜡泌物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澳洲吹绵蚧lcerya purchase Maskell和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Douglas)不同龄期主要泌蜡腺体和蜡泌物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成虫期背面的丝状蜡是由多格腺和皮毛共同分泌产生的.卵囊是由雌成虫成熟时腹部腹面的半圆形卵囊带所分泌的,也是实心丝状蜡结构.若虫期吹绵蚧背面覆盖着由多格腺分泌的丝状蜡,实心结构;腹面有长丝状的蜡质缠绕,紧贴腹面体壁的还有一层小蜡圈.  相似文献   
7.
顽拗植物澳洲坚果成熟叶片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富含多糖、多酚等杂质的特点,建立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 DNA 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提取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并对产物进行紫外、电泳及PCR扩增检测.结果:改良CrAB法的平均产率为13.6μg/g,略低于改良SDS法18.5μg/g,但改良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获得的基因组DNA质量高.OD260/OD280均在1.7~1.9之间.进行ISSR扩增可获得清晰、多态性好的条带.结论:改良CrAB法较之改良SDS法更适合于从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8.
吴琦 《生命世界》2008,(9):82-87
旅澳期间,考察了几种水鸟,在此作一介绍,也许有助于对澳大利亚自然界的了解。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东部的昆毕延河是一条宽约20米,安静、洁净的小河。在内陆干旱地区遇见河流,便进入另一番天地。河岸绿树成荫,绿草如茵。有些浅水区生长着挺水植物,另一些河岸则生长着灌木和枝权伸向水面的矮树丛。  相似文献   
9.
吴琦 《生命世界》2008,(12):58-63
人们印象中的鹦鹉正如京剧角色那样个性鲜明,它们或英俊威武、或富丽堂皇、或婀娜多姿。但它们大多都有短而下弯的强有力的嘴,嘴基部有明显的腊膜。短腿,足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异常灵活的足可像爪一样使用,而嘴亦可在攀爬时起着钩的作用。一些种具有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澳大利亚有53种鹦鹉,其中45种是本地种。  相似文献   
10.
邓涛 《动物学杂志》2008,43(1):37-37
2005年冬季及2006年春季和秋季,在北京香山玉皇顶附近多次发现北松鼠华北亚种(Sciurus vulgaris chiliensis)(图1,邓涛2006年9月16日摄于香山玉皇顶)在落叶林和常绿林中活动。北松鼠在此地多呈两只一组在松树、槭树和栗树上活动,采食种子和坚果,有时发出咔嗒的叫声。行动敏捷活泼,据观察其视觉和听觉相当发达,对人的活动非常警觉。在香山公园内新建的松鼠观赏平台有时也能见到北松鼠活动。北松鼠华北亚种具有长而蓬松的尾,不常向背上反转,运动时尾后拖,站立枝头时尾下垂。耳尖具有撮毛,冬季毛更多更长。夏季毛色黑褐色,冬季灰黑色,下部皆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