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作者在湖北省监利县新兴垸低湖田进行的莲藕优良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结果,从低湖田试验莲藕的生长发育、产量、经济效益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说明了低湖田植藕是该区涝渍地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简要提及了低湖田植藕应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寻求与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土地开垦及其合理利用方式,是我国南方涝渍地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一个由湖泊垦殖形成的碟形微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契机,对其生态学特点、开发模式等进行了重新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随地面高程的梯级递变,土壤类型、剖面结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梯级分异特征。总体上可分成5个梯级,根据对该梯级分异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的分析,该地区存在水稻面积过大,低湖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旱轮作地区农田整治水平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工程整治,将原有的5个梯级归并成4个梯级;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化农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开发”,使该地区的农业经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淹水胁迫下转BnERF拟南芥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淹水胁迫下BnERF调节的耐淹防御相关途径,应用RNA-seq技术,对淹水6小时后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和转BnERF株系(E33)幼苗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淹水3天后,E33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性,地上部生长状况和根系发育均明显强于野生型。E33幼苗未淹水处理时相对于野生型单独上调的基因有9个,4个为膜结合蛋白,其中2个参与MAPK级联途径,其它5个参与氧化胁迫及水分调节途径;与未淹水野生型相比,无论是未淹水处理还是淹水6小时后的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抗氧化防护及细胞、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另外,淹水6小时后E33的差异基因并未完全覆盖淹水6小时后野生型的差异基因;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氧化胁迫响应、能量的产生与转变、乙醇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以及乙烯响应因子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BnERF直接或间接调节植物的淹水胁迫相关生理代谢途径,参与淹水胁迫的防御过程。  相似文献   
5.
培育抗旱稻和耐涝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7,23(3):534-534
旱灾、涝灾(洪灾)给粮食经济作物构成了严重威胁,重者颗粒无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面对这些年年要发生的灾害,生物科研工作者肩负着重任。如何培育出抗旱稻和耐涝稻新品种以适应旱涝灾害,使其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呢?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有可能达到既定目标。目前已  相似文献   
6.
不同潮汐和盐度下红树植物幼苗秋茄的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滨尔  廖宝文  方展强 《生态学报》2012,32(24):7818-7827
借助室内潮汐模拟系统,分析秋茄幼苗的叶片、茎,根在不同淹浸时间梯度和盐度梯度下N、P、K、Ca、Cl、Mg、Al、Fe、Zn、Cu、B等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水文因子能够显著影响秋茄不同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幼苗的元素化学计量在盐度和淹浸两类水文因子下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特别是N、K、Ca、Cl、Mg、Na、Zn,Cu元素含量在不同程度的水文胁迫下存在明显的差异;盐度组内,幼苗对Na,Cl的选择性吸收随盐度增高而增强,同时对K、Ca,Mg的吸收减弱;随盐度的增大,盐分(Na、Cl、K、Ca、Mg)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表现出趋同效应;淹浸组N:P比为3-11,盐度组N:P比为6-15,明显小于同类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秋茄幼苗受到N元素限制,而P元素始终未成为限制因子,随水文胁迫的加强,N限制也加大,且盐度胁迫比淹浸胁迫表现的更明显.通过化学计量学和水文学的分析,为摸清中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主要红树植物秋茄的适生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Oryza sativa L)耐淹品种FR13A在分蘖期进行没顶淹涝处理。分别取淹涝0h,2h,4h,8h,16h,32h的叶片进行mRNA差异显示分析,获得8个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利用反式Northern斑点杂交法去除4个假阳性片段,对4个阳性片段(DF8、DF9、DF10、DF11)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其中一个片段(DF8)的蛋白产物与WD-40重复蛋白高度同源,另一个片段(DF11)的蛋白产物与植物生长素应答蛋白有较高同源性,其余2个没有找到同源蛋白质序列。  相似文献   
8.
cry3Avhb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构建了含cry3Acry3A+vh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Cry3A和pBC3Vhb,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马铃薯. 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和DNA印迹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 且连续三代无性繁殖后转基因仍存在. ELISA分析表明cry3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在单转cry3A植株中最高表达量达0.1%, 转cry3Avhb双基因株系中为0.065%. 水涝试验显示,转双基因且vhb mRNA的RT-PCR呈阳性的马铃薯植株,对低氧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 表明获得的上述转双基因马铃薯株系可能会具有很好的抗虫和耐涝性能.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宜林海洋环境指标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了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5种海洋环境因素对红树林总体和各树种分布和生长的影响。明确指出了温度对红树林纬向分布、盐度对红树林沿河口湾和潮水河的上溯、潮汐浸淹频率对红树林沿潮滩的横向分布、和海岸波浪能量对红树林由港湾向开阔海岸的沿岸分布的主导控制作用和各自在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区表现的临界参数。最冷月平均气温9.3℃和水温10.6℃,为最耐寒树种秋茄人工种植分布的北界;大片红树林可分布于河口湾和潮水河的全年大部分时间以咸水为主的岸段(如夏季盐度常<2.0‰,冬季盐度可达15‰~20‰),零星红树植物可接近枯季大潮咸水上界;红树林只能占据平均海平面(或稍上)与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之间,大致为潮汐浸淹频率47.5%和2.9%;利用16个方位的平均风速V(m/s),风向频率F(%),有效风区长度L(km),计算海岸波能指数W=∑(Vi2FiLi),W<7.0×103为适宜红树林生长的低波能海岸;W>10.5×103为不适宜红树林生长的高波能海岸;W=(7.0~10.5)×103为红树林生长零星或很差,或仅能生长人工林或幼林的中波能海岸。这些临界参数可以作为上述海洋环境因素定量的总体的宜林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幼苗对淹水的反应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水翁在生理和形态上对3个月淹水期的反应。在潮湿或淹水条件下水翁能存活并保持一定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全淹条件下存活期为60d,水翁对淹水的适应包括:(1)淹和的茎部产生肥大皮孔和不定根,(2)不定根系的活力比正常根系的活力高,有不定根的植株的气孔传导率和蒸腾速率比没有不定根的植株高得多。水翁是一种耐淹植物,可在河岸、库岸等水位波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