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桔梗料(Campanulaceae)植物叶表皮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方面的观察。发现桔梗科植物的气孔复合体是不规则型的;毛状体是单细胞的,其表面的角质纹饰因类群而异;表皮角质纹饰可用于某些种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洋桔梗F1无菌播种和试管苗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桔梗F1种子在1/2MS培养基中发芽,其种子苗的茎尖和带叶茎段,在含0.1mg/L6-BA,0.03mg/L NAA的3/4培养基中,可连续进行继代培养,增殖大量从生苗,无根苗扦插在珍珠岩基质中约20天发根,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3.
川党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从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的10个。经光谱法证明,它们依次是9,10,13,-三羟基-反-11-十八烯酸(9,10,13-trihydroxy-(E)-11-Octadecenoic acid)1,(6R,7R)-反,反-十四烷-4,12-二烯-8,10-二炔-1,6,7-三醇[(6R,7R)-E,E-tetradeca-4,12-diene-8,10-diyne-1,6,7-triol]2,蒲公英萜醇,蒲公英萜醇乙酸乙酯,木栓酮,α-菠甾醇,α-菠甾醇-β-D-葡萄糖甙,α-菠甾酮,香荚兰酸,5-羟甲基-2-糠醛。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并有PGE样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桔梗种子萌发对低温、干旱及互作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自刚  沈冰  张雁 《生态学报》2013,33(8):2615-2622
以药用植物桔梗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干旱及其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在春寒干旱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策及生态适应性,为桔梗野生种群恢复及人工栽培群体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干旱及其互作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0-10% PEG水分条件下,在变温10/20℃及恒温15-25℃下桔梗种子能够良好萌发(10% PEG、20℃除外),而15% PEG可显著抑制萌发.低温(10℃)下种子萌发始时间延迟,发芽率降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10℃发芽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其它温度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随温度的降低,幼苗根长、茎长及鲜重均呈下降趋势,且幼根生长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标记分析东亚地区桔梗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一字  吴基日 《植物研究》2007,27(3):308-312
对取自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等东亚地区的24个桔梗种质资源,利用RAPD-PCR标记方法,分析了其遗传变异和遗传关系,旨在为桔梗的品种鉴定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用11个引物扩增出13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9条谱带,并扩增出61个多态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5条多态性谱带,显示出了相对高的多态率(46.6%)。(2)得到的RAPD数据的遗传相似性范围为0.668~0.994,并以遗传相似系数0.78为标准,将24个桔梗种质资源分为7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轮钟花属的恢复及其花粉和种皮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金钱豹属(广义)花粉明显分为两个类型:Campanumoea inflata和C.javanica subsp.laponica的花粉5~8沟,外壁具相对密的短刺,刺高不过1μm,而C.lancifolia,C.celebica和C.parviflora的花粉3孔沟,外壁刺稀疏,高于2μm。种子表面纹饰也同样可分为 两类,前两个种一类,其种子表面网状,网眼规则而多角形,直径大于网脊宽度,网脊上的次级纹饰为念 珠状,而后三种为一类,其种子表面网眼不规则,直径与网脊宽度近相等,网脊上的次级纹饰绳索状。可 见花粉特征与种皮性状是高度相关的。后三个种所属的分类群就是被归并了的属Cyclocodon Griffith。 综合花粉、种皮及外部形态,这个属应予恢复。其近缘属应是Platycodon,而不是Campanumoea。  相似文献   
7.
切花新秀——洋桔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花新秀———洋桔梗张彦萍洋桔梗(Eustomasp.)又名草原龙胆,为龙胆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中部地区。1935年,日本首先引种栽培了这类植物,但直到近20多年洋桔梗才迅速发展起来。洋桔梗具有色彩丰富、花朵美丽、花期长等特点,作为切花新...  相似文献   
8.
外源ALA、SNP和Spd对NaCl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桔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ALA、SNP和Spd对NaCl胁迫下桔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平均根长等萌发指标的影响,寻找提高桔梗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75 mmol·L-1 NaCl胁迫下的桔梗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用不同浓度的ALA、SNP和Spd对桔梗种...  相似文献   
9.
《植物杂志》2011,(9):94-95
半边莲又名山梗菜、六倍利,为桔梗科半边莲属(Lobelia)草本植物,有25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大部份生长在赤道南北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20种,分布于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10.
半边莲又名山梗菜、六倍利,为桔梗科半边莲属(Lobelia)草本植物,有25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大部份生长在赤道南北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20种,分布于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