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梁畴芬  陆益新   《广西植物》1989,9(1):21-23
<正> 大型落叶攀援藤本。幼枝密被淡黄褐色星状短绒毛,尤于枝顶端为甚;二至多年生的枝条毛渐脱落,最后秃净,红褐色至黑褐色,皮孔长圆形,显著;髓心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长4.5—12cm,宽4—12.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极少截平并中间凹入,基部心形,边缘具硬质小齿,幼叶腹面被稀薄的星状短绒毛,背面密被淡白色星状短绒毛,老叶两面毛渐脱落,叶脉显著,在背面突起,侧脉6—9对;叶  相似文献   
2.
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第四纪孢粉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丽娟 《人类学学报》1989,8(1):T001-T002
本文对桂林甑皮岩洞穴古人类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物和钙华板系统采样进行孢粉分析研究,分析了当时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古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层和钙华板形成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3.
论提高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水源径流量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世宗  唐俊 《生态学杂志》1994,13(5):44-49,72
论提高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水源径流量的可能性邓世宗唐俊(广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1)(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530011)PooibilityofIncreasingWaterDischargeinUpperReachesofLijiangR...  相似文献   
4.
刘佳  肖玉  张昌顺  黄孟冬 《生态学报》2023,43(15):6099-6116
喀斯特区域水循环过程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区别,其水供给服务也具有独特的空间分布特征。然而,目前针对喀斯特地区产水量的时空变化研究较少考虑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导致产水量的空间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根据喀斯特地貌形态和地下水补径排泄特征提出了一种产水量分割方法,并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割校正概念模型。选取喀斯特山区典型区域漓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上述方法校正了InVEST模型产水量模拟结果,从栅格、地貌分区和子流域3个尺度分析了漓江流域2000—2020年产水量校正前与校正后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漓江流域2000—2020年InVEST模型产水量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水供给服务空间分布格局为北高南低。产水深度在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几乎没有差异,但在岩溶区内部差异明显:裸露型岩溶区产水深度高于覆盖型和埋藏型,峰林平原产水深度高于峰丛洼地。子流域分区平均产水深度排序为漓江上游区>漓江中游区>恭城河区>荔浦河区>漓江下游区。(2)利用地表与地下水分割校正后,水供给服务空间分布格局为四周高于中部,西北部高于东南部。非岩溶区产水深度明显高于岩溶区,埋...  相似文献   
5.
金代钧  李锋   《广西植物》1998,18(3):193-197
本文回顾了桂林植物园40年建设艰难历程所取得的成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014年1月,分季度对漓江上游干流及其4条支流(小溶江、川江、陆洞河和黄柏江)进行了4次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共采集淡水鱼类72种,隶属于4目15科51属。以鲤形目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和总个体数的62.50%和79.78%;鲤科占优势,占总个体数的51.99%;研究区域内以宽鳍鱲Zacco platypus、方氏品唇鳅Pseudogastromyzon fangi、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为优势种,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6.76%、11.92%、10.50%;多样性结果显示:夏季鱼类多样性(Margalef物种丰富度D_(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Pielou均匀度指数Je)高于春季和冬季,秋季最低;漓江上游干流多样性高于其他4条支流,黄柏江优势种最明显(Simpson优势度指数λ最高),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7.
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站目的就是保护漓江的水。漓江水有两个特点:长流、清澈。后者保护区无法顾及,但对于前者却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保证漓江水能够长年累月的奔流下去。但是,近几十年来,漓江源的水却越来越少。据资料记载,上百年前,猫儿山水源充足,溪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岩溶区生态恢复和重建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自然更新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岩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指导性意义.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研究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垭口、1号洼地和砂页岩区3个样点(样方为20m×20m)进行种属组成、植物生活型谱和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经过近20年的自然恢复,其植物多样性增加,生境获得改善,整个区域的群落向着更加稳定的阶段演替.  相似文献   
9.
对抗结核植物桂林小花苣苔(Chiritopsis repanda var.guilinensi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小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5mg·L^-1IBA,pH8.0;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6-BA+0.05mg·L^-1IBA,pH6.0,繁殖系数7.0/35天;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pH6.0,生根率为93.6%。模拟桂林小花苣苔自然生境,在春季对生根试管苗进行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根据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桂林小花苣苔种苗46万株。  相似文献   
10.
《生理通讯》2008,27(2):51-53
阳春四月,在美丽的桂林聚积了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中等卫生学校生理学界及企业和出版单位的代表137人,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于2008年4月10日至13日在这里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生理学会自2002年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之后,由该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又一次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