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种子败育过程中形成的涩籽含有较多的单宁类和凝集素类物质。败育前期核酸、蛋白质、类脂及DNA,RNA的含量较少,而有胚种子中此类物质的含量则随着胚的发育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亚洲杉木[Cunninghamia asiatica(Krassil.)comb.nov.]是一个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早白垩世化石种,该种以往定为Elatocladus manchurica或Elatides asiatica。通过详细对比,发现它与现生杉木属植物无论枝叶形态,还是表皮结构均很相似,从而确立了该种的自然分类位置,同时,也把杉木属的深化史自晚白垩世至少追溯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通过八年杉木针阔混交林的综合定位研究,筛选出一种高生产力和生态协调的人工林一以8杉木2火力楠为优势的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和乔木层贮存的能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3.7%和11.3%,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提高了林分的光能利用率,改善了林内小气候;增加了林地有机质的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增强了林分对害虫自我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总被引:87,自引:13,他引:74  
系统研究了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及年周转率。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880、3035和1560kg.ha^-1;死细根生物量为235、398和565kg.ha^-1;细根年周转率为1.29、1.42和1.40;年生产量为1137、4318和2179kg.ha^-1;年死亡量为497.595和1149kg.ha^-1,分别相当于林分枯枝落叶年凋落量为3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杉木、台湾杉、香杉22个种源的叶长、叶宽、叶厚、维管束的宽与厚、栅栏组织厚、机械组织厚、表皮厚和气孔数等9个叶性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选取栅栏组织厚(X_6)、叶长(X_1)和叶厚(X_3)三个重要因子,建立优化判别方程:F_1(台湾杉)=-235.8714+17.3104X_6+26.3587X_1+5.9046X_3F_2(杉木)=-564.9259+78.4254X_6+93.1923X_1+0.6295X_3F_3(香杉)=-349.4205+64.1926X_6+62.6479X_1+0.8969X_3定量地区分这三个树种,旨在对逐步判别分析法在树种分类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杉木连栽土壤对其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会同林区采用3种不同连栽杉木次数的土壤,进行杉木幼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连栽不利其幼树生长.连裁使幼树高生长下降37—40%,基径下降19—28%,冠幅下降21—29%,总生物量减少45—50%.杉木连栽还造成土壤养分递减,即腐殖质减少7—28%,速效养分下降23—2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杉木纯林连栽经营方式应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7.
反硝化细菌是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关键因子。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RF:对照;RB:火烧;MT:粉碎;NR:移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nosZ为标记基因,测定了自2018年9月—2020年9月,2年期间土壤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的组成和丰度。研究结果显示,4种采伐剩余物处理中的土壤nosZ型反硝化细菌90%以上来自变形菌门,优势菌属包括固氮螺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动胶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嗜酸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固氮弧菌属以及无色杆菌属;样本间差异物种的显著性分析表明,在处理完成半年时,火烧相较于对照于β-变形菌纲水平显著增加了nosZ基因丰度;在处理完成一年时,火烧分别于红螺菌目、红螺菌科、固氮螺菌属水平显著高于粉碎;粉碎相较于移除在处理完成一年时,于γ-变形菌纲和产碱菌科水平显著增加了nosZ基因丰度;在处理完成两年时,粉碎处理的nosZ基因丰度在变形菌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和火烧。α多样性数据显示,处理完成一年时,粉碎处理相较于对照和移除显著增加了Shannon和Simpson指数;处理完成两年时,粉碎和火烧...  相似文献   
8.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李振问,杨玉盛,吴擢溪,赖仕嶂(福建林学院,南平353001)(福建尤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65200)RootSystemof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 ¥LiZhenwen;YangYusheng(FujianForestryCollege,Nanping353001),WuZhouxi;LaiShizhang(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ofYouxiCounty,Fu-jianProvince3652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1):20-24。Therootsystemofa6-year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isstudiedby"soilcolumn"and"standardsampletree"methods.Thefineroot(lessthan2mmindiameter)biomassofindividualtreeofChinesefirinmixedstandis14.5%higherthaninpurestand,w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地下生物量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本研究以杉木幼树为研究对象,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开顶式(OTC)大气增温模拟气候变暖,研究增温对杉木幼树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不同径级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处理后总根系生物量、总细根生物量及总粗根生物量较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显著降低20~5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占比与0~10 cm土层的粗根生物量占比,但显著提高20~50 cm土层的粗根生物量占比;其余土层细根生物量和粗根生物量较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后0~2、2~5、5~10、10~20和>20 mm径级根系生物量均无显著变化。因此,增温处理下杉木幼树通过降低表层粗根生物量的占比,提高深层粗根生物量的占比以固定和支撑杉木生长,同时通过降低深层细根生物量的占比来维持表层细根生物量以保证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大气增温影响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不同径级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碳分配,可能导致碳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四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林49个家系的遗传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冠幅等性状呈高度遗传;枝粗、枝数等性状呈弱度遗传;枝数与大多性状间呈不显著遗传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遗传相关显著;冠幅、年轮盘数、枝粗及枝长四者之间遗传相关极显著;该四性状与高、径之间呈极显著遗传相关.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摸式得指数方程为I=1.647P1 2.993P2 1.522P3 0.086P4-0.ll7P5-1.779P6-1.995P7,据此选出遗传型最佳家系,并分析了综合指数选择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