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论在中国慈姑属数量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姑属(Sagittaria L.)是水生单子叶植物泽泻科(Alismataceae)的一个重要属。近年来,陈家宽等对中国慈姑属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了中国慈姑属的数量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慈姑属分类性状数目较大,因而在压缩后的三维空间中描述分类群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根据MacArthur-Wilson的岛屿区系平衡模型St=Scq(1-cGT),可以从野外生态效应试验和室内毒性试验中,提出3个功能参数(Scq、G、t90%)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两种计算方法:复合梯形法和最小二乘法,后者已在计算机上实现了BASIC计算程序。从数学理论上论证,最小二乘法误差较小,但如果实验布局合理,两种计算方法能得到十分一致的结果。实验模型是否符合理论模型,可以用统计学上的拟合差异度检验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3.
渍水对冬小麦生长的危害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受渍后叶片的光合和蒸腾速率迅速下降,而后则显微弱的回升趋势。渍害不仅削弱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并且改变光合产物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分配比例;植株根/冠比下降,而黄叶的发展与根/冠比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渍害改变小麦的发育进程,尤其是后期渍害明显促使小麦早衰。认为清水使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光合有效面积损失和衰老加速,从而危害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对于双歧杆菌,人们往往注重其益生功能的挖掘而忽视了对其耐药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的】检测母婴肠道中假小链双歧杆菌的耐药性,探究婴儿肠道中假小链双歧杆菌耐药性的来源。【方法】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8株分离自母婴肠道的假小链双歧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分离自不同家庭母婴肠道中假小链双歧杆菌的耐药性。【结果】48株母婴肠道分离株对四环素、氯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100%耐药,对其余10种抗生素耐药率依次为:卡那霉素98%、利福平80%、克林霉素78%、甲氧苄啶63%、红霉素59%、庆大霉素43%、链霉素16%、万古霉素14%、氨苄西林6%、利奈唑胺2%。母婴肠道分离株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分离自同一家庭母婴肠道的菌株具有相似的耐药表型。【结论】分离自母婴肠道的假小链双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婴儿肠道中假小链双歧杆菌的耐药性可能是由母亲肠道垂直传递而来。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生境破碎化加剧,生态连通性降低,进而导致乡镇可持续发展受阻。构建生态网络是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点方向,通过加强源地保护、廊道建设和生态管控,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本研究以延庆区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综合构建生态网络,从县域角度分析各网络要素,为乡镇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构建的延庆区生态网络整体呈现出“一山一川”分布特点。识别生态源地12个,面积为1085.54 km2,占比达到54.4%。筛选生态廊道66条,总长度1057.18 km,包括21条重要廊道和45条一般廊道,长度占比分别为32.6%和67.4%。识别出一级生态节点27个,二级生态节点86个,在千家店镇、珍珠泉乡等山区乡镇集中分布。不同乡镇的生态网络分布与其地理环境和发展定位有密切联系:千家店镇和珍珠泉乡等位于“山区”,覆盖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广泛,加强源地保护是网络构建的重点,促进乡镇生态与旅游协同发展;刘斌堡乡和张山营镇等位于“山区-川区”衔接处,以强化廊道连通性作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武汉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士扬  陈云英   《广西植物》1983,(2):111-116
本文通过收集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以河池地区实况为例,叙述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阐明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分区建设以达到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植物生态学数学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线性规划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的估计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某种程度上前者更优于后者。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心肌梗塞面积的测量方法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种方法以计测心肌梗塞面积的数学模型电动力学原理为依据,用Frank导联体系的正交心电图取得所需数据计算心梗面积.在狗的心肌梗塞模型上证明(1)用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梗塞面积在较大范围内(1~13cm~2)与染色后直接测得的梗塞面积密切相关.心肌损伤时r=0.97(P<0.01);心肌坏死时r=0.92(P<0.05).(2)由经纬角(φ,θ)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梗塞部位.(3)经纬角(φ,θ)与方位角(α、β、γ)联合分析,又可判知梗塞是发生在心内模下还是心外模下.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塞面积无损计测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曲直 《生物物理学报》1991,7(3):277-280
本文根据生物电学电极化理论,引入心肌梗塞向量,定量地描述心肌梗塞面电偶层源的形成,运用电动力学源场关系,首次建立计测心肌梗塞面积的理论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计测方法简易,所需导联电极数少,而测得信息较多,属于无损伤非侵入性,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经动物实验验证,本数学模型计测所得心肌梗塞面积与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实测面积,两者极显著正相关,心前壁与前间壁心肌损伤r=0.96(n=12,P<0.01);侧壁、后壁、下壁心肌坏死r=0.93(n=10,P<0.01).在临床上,与ECT相对照,r=0.91(r=14,P<0.01),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