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鳄采血法不同于哺乳类动物的采血方法,根据扬子鳄血管分布特点,采用尾部血管采血,通过尾椎骨定位,从而将针头插入血管。本方法对鳄体没有什么损伤,简单实用,适用于扬子鳄血液研究及激素测定的多次采血样。  相似文献   
2.
中国扬子鳄物种资源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消化道中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免疫活性(IR)细胞的分布、组织定位及其在冬眠期的变化.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 Ghrelin-IR细胞在扬子鳄的小胃密度最高,在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有少量分布,主要位于胃腺上皮细胞之间.在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均未检测出ghrelin-IR细胞.冬眠期小胃ghrelin-IR细胞显著性减少(P〈0.01),其它部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扬子鳄消化道ghrelin-IR细胞的分布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Ghrelin在扬子鳄冬眠期的代谢变化和能量稳态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扬子鳄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生长抑素信使核糖核酸(somatostat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方法 采用亚铁氰化酮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扬子鳄纹状体内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特征.结果 扬子鳄纹状体内有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分布,两种神经元均有大、中、小型细胞,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梭形和多角形.结论 扬子鳄纹状体内有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分布.  相似文献   
5.
用航向电镜研究了扬子鳄角膜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扬子鳄角膜由皮细胞层、Bowman膜、角膜基质、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组成;与Underwood在爬行类视觉器官综述中认为鳄类无Bowman膜的结果不相符。本文还描述了角膜各层的超微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辰 《生命世界》2010,(1):60-65
人们似乎更加乐于关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机智灵动的金丝猴,或者被认为是中国龙原型的扬子鳄,对于那些珍稀濒危的动物,总会有更多的报道,更多的呼声和更多的焦点。一只华南虎,或许可以促成一个保护区的建立,然而构成保护区本身基础的花草树木,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5日,一架从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的大韩航空班机稳稳地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位身形独特的神秘旅客被科研人员从货舱中小心翼翼地接出来.它们就是重回故乡怀抱的扬子鳄扬子鳄不是中国的特有珍稀动物吗,怎么成了美国来客.它们不远万里到祖国又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濒危的物种,野生鳄种群已濒临灭绝。通过放归工程,将挑选饲养鳄放养到野外去扩大野生种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扬子鳄的健康状况为扬子鳄的筛选提供依据。从25条准备进行野放的扬子鳄泄殖腔中筛选出13种形态不同的菌株。应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它们分别属于6个属的8个种和一个未分类的菌;从扬子鳄生活的水体中筛选出8种形态不同的菌株,鉴定它们分别属于1个属的4个种。经分析,除了未分类的菌之外,从扬子鳄泄殖腔中分离得到的菌株都是非致病性的且不同于扬子鳄生活水体中分离的菌株,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扬子鳄是健康的,可以野放。由于从标记为AS12的扬子鳄体内分离到一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菌,对它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检测,但这种菌的致病性方面特征尚不清楚,建议不考虑野放标记为AS12的扬子鳄个体。  相似文献   
9.
野生条件下扬子鳄的吼叫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3年在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对扬子鳄的吼叫规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在监测中 ,记录了吼叫日期、吼叫时间、吼叫数和天气情况。扬子鳄在每年的 3月开始吼叫 ,11月停止吼叫 ;扬子鳄的吼叫数在不同的月份差异极显著 (χ2 检验 :χ2 =4 4 8 2 9,df=8,P <0 0 1) ,其中 6月扬子鳄吼叫最为频繁 ,其吼叫数占全年的 2 6 0 % ;繁殖期间 (6— 9月 )扬子鳄吼叫数明显高于非繁殖期 (Mann WhitneyU检验 :U =2 0 ,P <0 0 5 ) ;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扬子鳄的吼叫数呈极显著差异 (χ2 =2 33 18,df =17,P <0 0 1) ,存在明显的吼叫高峰 ,白天吼叫多于晚上 (U =12 5 ,P <0 0 5 ) ;天气的变化对吼叫没有影响。分析表明 ,扬子鳄的吼叫与其繁殖行为关系紧密 ,吼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 ,同时有保护领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扬子鳄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现存鳄彼此间的亲缘关系、扬子鳄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主要结论可归纳如下:①现存鳄类在科、属、种分类上都存在不同意见;②扬子鳄与密河鳄被分在同一属内,但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存在争议,两者在形态、生化、细胞、分子生物学上差异很大;③Stell认为扬子鳄在中新世开始出现,作者认为它可能起源于渐新世或中新世早期;④Stell认为分布于北美的汤氏鳄(A.thomsoni)可能是扬子鳄的祖先类型,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扬子鳄起源于亚洲的可能性更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