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453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ω-3 PUFAs补充与妊娠期间母婴健康结局的关系以及目前推荐摄入的国家的现状和推荐后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为我国妇女在妊娠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剂ω-3 PUFAs以及其推荐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的生态恢复使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对于旱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变化影响因素的时间动态(2000年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和空间异质性(沿干旱梯度)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基于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81-2018年中国北方旱区气候和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量化了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并分析其在干旱梯度上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1981-2018年期间,中国北方旱区的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速率为(0.0037±0.0443) a-1,且增加速率沿干旱梯度增大。2000年前仅10.46%(P<0.05)的地区显著变绿,而2000年后达到36.84%,且植被变绿主要归因于非树木植被。(2)2000年后降水对植被变绿的正效应在不同干旱梯度均增加,而在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温度对植被变绿由正向促进转为负向抑制,而辐射在干旱区由负效应转向正效应。(3)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均主导着植被的动态,贡献率分别为96.07%和73.72%,人类活动的贡献在2000年后进一步增强(从3.93%增加到26.28%),且沿着干旱梯度而增加,其中人类活动对植被变绿的贡献在半干旱地区增加最显著(+0.0289 m2 m-2 a-1P<0.05)。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旱区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勐腊和勐仑两个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样区”)及附近的次生林、荒地、旱地、水田采集100份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和鉴定。并对这两个样区土壤放线菌的区系分布作了比较。勐腊样区的放线菌数量较少而区系组成略为复杂,分离到12个属。仑样区分离到11个属。两个样区均分离到大量糖多孢菌。  相似文献   
4.
胡舜士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87,(2):167-171
<正> 广西广大农村的燃料主要依靠木柴。由于计划不周,大片丘陵山地天然植被愈砍愈光,人们常常要到几十里以外的山地去砍伐柴薪,费去大量的劳力。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栽培薪炭林的习惯,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象三江、融水、龙胜、临桂、环江、苍梧、岑溪、容县等地。为了解决农村燃料短缺,大力发展薪炭林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专程到一些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查,现把材料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调查地区位于亚热带区域,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18—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12℃。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或黄壤,pH4.5—5.5。这样优越的水热条件,即使所在地土壤冲刷比较严重,要营造薪炭林应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6.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7.
8.
预防仔猪腹泻无抗性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原来含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质粒DNA为载体,插入lacZ基因,构建了一个既能表达LT-B亚单位又能表达B-半乳糖苷酶的含四环索抗性基因的重组体。在该重组DNA的四环素抗性基因内再插入K 88粘附因子抗原基因,从而灭活了四环素抗性基因。经测定该重组体能表达LT-B和K88两种抗原,lacZ基因取代四环素抗性基因,成为良好筛选标记。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控制限制生长底物的补料速率,获得一个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由10Ks缓慢地渐降的可控培养过程,以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准确的(Si,μi),从而得到Ks值。用该法测定了E.Coli ATCC 15224在葡萄糖限制生长培养中的Ks值及Monod方程表达式。通过该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生成与细胞比生长速率相互关系的研究,导出描述该酶生成与培养液中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相互关系的曲线方程。它很好地表明了菌体生长的环境因子与胞内酶生成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提示可获得最多胞内酶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格局入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研究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一条途径。本文采用该途径。从生态种组入手,分析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用生态系列表,分析植物对土壤盐碱,水分,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以及土壤酸度的反应。依植物对上述各因素要求的相似性划分单因子生态种组,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植物对上述各因素反应的相似性,划分了11个综合因子生态种组,阐明 生态种组与植物群落及立地的关系。依据三者的关系,结合牧业生产,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