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时配偶关系指多雌多雄灵长类群体中的一只成年雄性连续跟随一只成年发情期/性接受期的雌性形成的异性关系,在季节性繁殖物种的交配季节表现的尤为明显,是雄性个体提高交配成功的策略之一。为了探讨能量消耗对这种行为的约束,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以栖息于安徽黄山的短尾猴鱼鳞坑A1群(YA1群)的8~10只成年雄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行为取样法以及全事件记录法采集成年雄性自然发生的行为数据。通过分析移动时间、觅食时间和交配频次等行为指标,同时测定作为个体能量状态生理指标的尿液C-肽浓度(Urinary C-peptide , UCP),从行为和生理两个方面研究雄性短尾猴维持临时配偶关系的适应性特征。研究期间,在临时配偶期内,雄性的移动时间无显著变化,但觅食时间和交配频率显著增加;在临时配偶期内,当存在雄性竞争者时,雄性的觅食时间显著减少;临时配偶关系对雄性的UCP水平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雄性短尾猴在临时配偶期内可能会根据能量消耗的情况以及守护雌性周围的社会环境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以减少其在临时配偶期内的能量投资,提高自身维持临时配偶关系的行为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微生物都可以引起腹腔感染,文中尝试利用尿液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感染。通过在大鼠腹腔内分别注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建立3种模型,收集感染后0、12、36、72 h的尿液,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LC-MS/MS) 对尿蛋白进行分析。与感染前相比,在大肠杆菌腹腔注射模型中共鉴定到69个差异蛋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模型中共鉴定到31个差异蛋白,在白色念球菌腹腔注射模型中共鉴定到38个差异蛋白。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不同的微生物时尿蛋白质组不同,提示尿液可能对不同的腹腔感染有鉴别诊断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发生在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复发率也相对较高。早期诊断和定期随访是保证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以及患者的随访通常凭借膀胱镜检查或尿脱落细胞学的测定。然而,前者的检查费用较为昂贵,且属于有创诊断;后者则具有检查敏感性相对较低的特点,还存在较大程度受病理科诊断医生主观因素影响的局限,目前还没有尿液生物标志物可以替代传统的诊断方法。膀胱肿瘤具有广泛的异质性,不同的疾病表型具有不同的分子差异。因此,引入尿液生物标志物来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侵袭性、进展的风险、复发的可能性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总结了目前尿液所含生物标志物诊断膀胱癌的研究现状,并对此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机体各种变化是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机体固有的稳态调控机制,在血液中早期产生的变化容易被清除.而在尿液中不存在稳态调控机制,允许容纳更多的变化因素存在.尤其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从尿液中更有可能发现新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中,亦应当考虑药物的影响.使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路线图,能够有效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干扰;同时,结合膜处理新技术,有利于经济、高效地大规模收集尿液样本,促进尿液生物标志物的大规模研究.另外,本文介绍了最容易在尿液中体现出变化的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赋予人类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等诸多方面实现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尿液分析仪、荧光染色镜检及培养在男性外生殖器标本真菌检测的作用,分析尿液分析仪在检测此类标本中的价值。方法尿液分析仪检测161例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外生殖器部位的拭子盐水液,以尿液分析仪散点图提示有无真菌存在的可能,再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荧光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在镜检阳性病例中,分析仪检测拭子盐水液,散点图提示阳性率为100%,培养阳性率为78.8%;在镜检阴性病例中,提示阳性率为0.05%,培养阳性率为0.07%。尿液分析仪散点图真菌提示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0.02%。结论综合尿液分析仪检测的散点图提示,可选择性对标本进行荧光染色镜检和或培养,不但能减少标本需要镜检和培养的频次,又可以提高真菌的检测效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蔡萍  张贵红 《生物学通报》2015,(3):36-38,63
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为例,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自主展评,从而主动构建概念,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对随机选择的432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尿白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1%、10.42%(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53%,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45,P0.05);在尿红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6%、7.64%(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4.91%,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12,P0.05)。结论沉渣镜检法联合干化学法进行尿中白细胞、红细胞检测,可以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通过检测尿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含量来诊断上消化道癌症的新方法,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肠癌、胃癌和胰腺癌等相关癌症。这一发现有助于对癌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8年至2010年泌尿系统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分析仪对2008年至2010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疑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561株,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占27.2%,其次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粪肠球菌(D群),各占6.34%、6.28%和6.21%,再次是表皮葡萄球、白色念珠菌和屎肠球菌(D群),各占4.48%、4.36%和3.91%。表皮葡萄球、粪肠球菌(D群)、屎肠球菌(D群)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烷仅1株粪肠球菌(D群)耐药。3年中,无1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产ESBLs的菌株已达46.6%。治疗由产ESBLs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青霉素可作为治疗粪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但不适合治疗屎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耐药率已达95%以上,呋喃妥因、利奈坐烷、万古霉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尿液转流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随机分为尿液转流组和非尿液转流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尿液转流组:25例患者术后尿道皮肤瘘复发两例,手术成功率99.2%。非尿液转流组:15例患者中有6例(40%)发生尿瘘复发。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修复术中应用尿液转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