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的间断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名录整理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西南与台湾地区的植物间断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同种型间断分布的维管植物有198种(包括变种和亚种),隶属于56科129属,其中蕨类植物86种,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56种,单子叶植物53种;两地异种型间断分布的维管植物有22属,隶属于15科,其中蕨类植物6属,裸子植物1属,双子叶植物7属,单子叶植物兰科8属。间断分布类群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是蕨类和兰科植物。间断分布类群在台湾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到东北部,在大陆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川东–鄂西地区、川西–滇西北地区–藏东南地区和滇东南–桂西–黔西南地区。在垂直高度上,海拔1,550–2,350m是间断分布类群最集中分布的海拔范围。我们推测中国西南与台湾地区的间断分布类群有3种来源:北半球温带、中国西南和热带亚洲来源。  相似文献   
2.
《广西植物》2005,25(4):371-371
《广西植物》将自2005年7月起,加入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是目前台湾地区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其访问地址为:www.ceps.com.tw。自此,读者可以通过这一网址检索《广西植物》于2005年起各期的全文,在一段时期后,还可以回溯检索2005年前历年的全文。此外,由于《广西植物》被CEPS收录,故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思博网(CEPS)收录、转载并上网发行;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付清,本刊不再另付其它报酬。请各位继续支持本刊,谢谢!加入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上下第三系界线划分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台湾中部南投县国姓地区北港溪剖面的孢粉样品分析,结合已有的台湾北部基隆地区万里-大武仑露头剖面的孢粉资料,认为台湾地区上下第三系界线置于炭寮地层与十四股层(南投)或公馆凝灰岩与木山层(基隆)之间较为合理。其孢粉组合特征,反映出古气候由晚渐新世经含桤木粉-松粉孢粉组合为特征的寒冷潮湿的北亚热带型向早中新世以含榆科、栎属孢粉组合为特征的温暖湿润的南亚热带型过渡趋势。由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北坡的珠海组  相似文献   
4.
东南诸河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浚茂  臧传富 《生态学报》2019,39(24):9339-935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最直接的反映,其驱动力分析能够很好地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机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整个东南诸河流域片区的尺度上,研究了包含中国台湾地区在内的199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主要驱动机制。研究结果为:(1)全流域各土地类型面积占比为:林地耕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林地与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北聚南散,北多南少",城乡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台湾海峡两岸沿海地区以及流域大陆北部靠近长江三角洲的地区。(2)全流域土地类型的面积变化量为:城乡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流域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68%,整体用地类型转化程度先降低再增加,并以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要变化类型。流域南部各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北部剧烈,台湾地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为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3)大陆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数量及结构、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台湾地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工农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大陆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数量及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工农产业结构,社会工农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水平是台湾地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为东南诸河流域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自然流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提供可靠实例。  相似文献   
5.
Although preference and utilization of clay have been studied in many higher termite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lower termites, especially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can modify its habitat by using clay to fill tree cavities. Here,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lay on C. formosanus was investigated. Choice tes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ly more termites aggre- gated in chambers where clay blocks were provided, regardless of colony group, observation period, or nutritional condition (fed or starved). No-choice tests showed that clay had no observable effect on survivorship, live or dry biomass, water content, and tunneling activity after 33-35 d. However, clay appeared t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filter paper consumption (dry weight loss). Active particle (sand, paper, and clay) transport behavior was observed in both choice and no-choice tests. When present, clay was preferentially spread on the substrate, attached to the smooth surfaces of the containers, and used to line sand tunnels.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clay attra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祁国琴 《化石》2011,(1):44-50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座落在祖国宝岛台湾东南部的台东市境内,是一座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娱乐等功能的全方位博物馆。它西倚中央山脉、东临太平洋,占地面积约十公顷。整个博物馆区分为两大部分:东面为博物馆建筑本体,西面为附属公园。  相似文献   
7.
张维 《化石》2011,(3):50-57
翻开中国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在我国东部连绵的海岸线上,有一个像略短一些的芭蕉叶一样的大岛屿,这就是台湾岛。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南北长394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全岛多高山森林,有大小河流150多条,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8.
由谢伯娟、黄重期、吴书平三位台湾贝类学者合著的《台湾蜗牛图鉴》第1版于2(104年出版,记载了台湾陆生贝类248种。第2版于2006年出版,描述陆生贝类282种,隶属于31科92属,几乎囊括了台湾地区已知的陆生贝类。该书图文并茂,有些还是不可多得的陆生贝类生态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已故姚鑫院士与台湾"中研院"吴成文院长于1996年组织发起的学术会议,旨在交流两岸细胞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推进两岸生物学科技与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会议由台湾和大陆轮流举办,目前每1.5年举办1次,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作为学会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第十届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4月21~25日在台湾澎湖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台湾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学会与台湾"中研  相似文献   
10.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实行多元入学方案,指定科目考试是其中一项重要考试内容。以2012年台湾指定科目生物学考试试题为例,介绍了其考查目标、知识范围和试卷结构及评分说明,并分析典型例题,总结命题的特点,由此提出了对内地高考生物学命题的4点启示: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加强题型测量功能,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及开发,注重设问梯度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