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90,42(1):37-44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2.
龟鳖类锥虫两新种(动体目:锥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鳖类锥虫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少。本文记述了在中华鳖和乌龟血液中发现的两新种,鳖锥虫和龟锥虫。这是国内首次对龟鳖类锥虫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砂鼠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gerbilli)存在于我国西北甘肃某地的砂土鼠或大砂鼠(Rhombomys opimus)体内,是中国特有的种类,王捷等60年代分离培养成功。对L.gerbilli的前鞭毛体的亚显微结构的观察表明:1.质膜下微管间距约为50nm,比别的利什曼原虫的宽;2.鞭毛基部极少观察到基板(basal plate);3.线粒体发达,从动基体所在部位伸向虫体各个部位,内有复杂的结构;4.在通常情况下,L.gerbilli的动基体呈棒状,但当细胞膨胀后则无论在光镜或电镜下动基体均呈扁环结构;5.虫体后部有发达的复片层结构。这一结构由一系列的膜卷绕成,其意义不明。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离心机上测定了7只轻度麻醉家免暴露于+G_Z时心、眼水平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G_Z作用5-12s时、心水平动脉压(HABP)降至最低水平,然后开始代偿性回升。当+G_Z增大到一定值时,于加速度达峰值后,HABP降为0 mmHg、并在峰值后5.5±1.7s降到最大负值,继之代偿性升为正值,并常再度降为负值。我们称HABP的这种变化状态为“临界状态”。+G_Z暴露时,心率以两种型式发生改变:第一种,随着G值增大,心率发生不同程度增快,当加速度达某一G值时,心率突然减慢至2次/秒左右;第二种,当G值≥3时,在暴露过程中,心率逐渐减慢,并在某一G值,心率减慢到2次/秒左右。心率和HABP关系密切。当HABP达临界状态时,心率减慢至2次/秒左右并出现明显节律不整。以心率减慢到2次/秒左右作为家免+G_Z耐力终点是合适的,该指标规律性强,重复性好,实验方法对动物无损伤又易实施。按此标准,测得7只家免的+G_Z耐力为4.85±0.47G。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杨新林,王永潮(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室,北京100875)关键词动粒,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由间期进入有丝分裂期时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至少由两类微管组成:一类是星状微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一级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简便估计的两点法。这种方法,只需测量血管内和血管外给药后的两个相同时点的血药浓度值。不论该药的处置系统是多少室,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这种方法不仅比目前常用的点一点法和点一面法简单,而且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工作研究了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即以血管活性药物变动平均动脉压(MAP),并同时记录反射性心率(HR)变化,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定量评价清醒大鼠的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特征参数的改变。同时还利用受体阻断实验,观察迷走和交感神经成分在压力反射活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模拟失重大鼠MAP-HR反应曲线向右上方移位,心率低限坪值升高,血压调节范围变窄,静态工作点升高。当心得安阻断β受体后,悬吊组大鼠压力感受性心率反射的平均增益及心率反应范围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模拟失重大鼠反射活动中迷走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貌;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的标志蛋白;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检测外泌体水合粒径;通过CCK-8法检测外泌体对HUVECs增殖的作用;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HUVECs迁移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实验评估外泌体诱导HUVECs生成血管的能力。[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151.9±12.3 nm,含有外泌体的标志蛋白CD63、TSG101。外泌体浓度为30μg/mL时,共孵育48 h后,EXO组HUVECs的增殖率高于NC组14%;划痕实验中NC组的平均迁移率约为0.45±0.05,EXO组约为0.63±0.05,EXO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NC组约为0.18±0.07,而Transwel中48 h时NC组的单位面积平均转移细胞数约为167±24,EXO组约为728±49。4 h的成血管实验显示外泌体组管的NC组平均结点数约为495±52,EXO组约为658±76;NC组单位图像平均分支...  相似文献   
10.
正常及异常双眼视觉的视动震颤(OKN)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双眼视觉状态下OKN反应的特性,对正常人和不同类型的双眼视觉异常者的单眼鼻向及颞向OKN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单眼视觉抑制者表现出鼻向与颞向OKN反应不对称特性;两眼皆因视剥夺造成双眼视觉异常者主要以OKN眼动增益降低为特点;双眼视觉正常者鼻、颞向OKN反应是对称的。结果表明:单眼OKN眼动反应的不对称特性及增益改变对探讨双眼视觉异常机制有重要意义,为视皮层双眼细胞异常导致单眼OKN不对称的假设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并对弱视早期诊断及其分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