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中国产的黑腹菌属Melanogaster(黑腹菌科 Melanogastraceae,黑腹菌目 Melanogastrale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二新种:山西黑腹菌Melanogaster shanxicnsis Liu,K.Tao et Chang和倒卵孢黑腹菌M.obouatisporus Liu,K.Tao et Chang并对中国已报道过的黑腹菌属内的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倒卵叶五加根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沙文兰   《广西植物》1982,(4):189-190
<正> 米念芭(广西植物名录) 新种 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 sp. nov. in herb. Species Tirpitzia sinensi (Hemsl.)Hall. affinis, a qua differt foliis coriaceis 2—7 cm longis 1.2—3.5 cm Jatis, petalis majoribus, laminis 1.5—2cm longis 1.2—1.5 cm latis. (?)  相似文献   
4.
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健康和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倒木不同腐解阶段, 倒木上定植的苔藓植物组合的差异尚不清楚。为深入探讨倒木上苔藓植物组合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该文对西藏色季拉山同一地点不同腐解程度的4株华山松(Pinus armandii)倒木上的苔藓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4株倒木上40个样方共有苔藓植物22科52种, 其中藓类13科38种, 苔类9科14种; 以恒有优势种为特征进行划分, 共得到14个物种组合。随着倒木腐解程度加大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 生长其上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 但组合数量和苔藓总盖度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苔藓物种由耐旱性强的丛生型藓类, 如木灵藓科、白发藓科, 逐渐演替为喜阴湿环境、快速生长的垫状或毯状藓类, 如提灯藓科、羽藓科和青藓科。倒木苔藓植物组合空间结构复杂程度逐渐增大。倒木是多种苔藓植物选择的重要生长基质, 其上苔藓植物受倒木的腐解程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物种组合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藏药熏倒牛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的抑菌杀虫活性,将熏倒牛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各萃取部位及水余液部位通过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部位,对活性部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采用改良任氏法测定杀灭滴虫活性部位及最低有效杀虫浓度。结果表明熏倒牛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有强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mg/m L,对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也比较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 L。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阴道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最低有效杀虫浓度分别为0.5、0.25 mg/m L。说明熏倒牛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抑菌杀虫作用,是熏倒牛的抑菌杀虫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孵卵期(5月)雄鸟的活动区面积为31.90hm^2,雌鸟为8.67hm^2。育雏期一个家族的活动区面积为15.45hm^2(6月)和17.33hm^2(7月)。繁殖季节相邻两个繁殖对的活动区有重叠。血雉繁殖季节喜欢在北坡和东坡活动,这种选择与食物的分布有关。倒木在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中占有一定地位。用多元总体假设检验、单变量F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样方与对照样方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喜选择山脊附近下层空间较为斤阔的灌木林或林间空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倒谱的声门下嗓音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噪音-呼吸系统生理和生物物理原理,运用研制的噪音测试系统,获取颈前Ⅴ型槽外的传导语音信号,基于复倒谱技术提取声门下噪音源特性,研究男女胸声区不同发声条件下声带振动和声门下噪音源特性。结果表明,声门下噪音源能够反映声带振动特征,是研究声带振动特性和喉部疾病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匍柄霉属1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是矩卵单格孢Ulocladium oblongo-obovoideum,新记录种是倒卵单格孢U.obovoideum。新种的模式标本和新记录种的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9.
周志远 《生命世界》2005,(10):16-23
自古以来,面对飞速增长的人口,粮食产量对于我们这个以农业立国的大国来说,从来都是不敢稍有懈怠的事情。对整个人类而言,也同样如此。直到今天,这个世界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困扰人类的粮食产量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很多人仍然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先民的农业通常以刀耕火种、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8):842
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健康和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倒木不同腐解阶段, 倒木上定植的苔藓植物组合的差异尚不清楚。为深入探讨倒木上苔藓植物组合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该文对西藏色季拉山同一地点不同腐解程度的4株华山松(Pinus armandii)倒木上的苔藓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4株倒木上40个样方共有苔藓植物22科52种, 其中藓类13科38种, 苔类9科14种; 以恒有优势种为特征进行划分, 共得到14个物种组合。随着倒木腐解程度加大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 生长其上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 但组合数量和苔藓总盖度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苔藓物种由耐旱性强的丛生型藓类, 如木灵藓科、白发藓科, 逐渐演替为喜阴湿环境、快速生长的垫状或毯状藓类, 如提灯藓科、羽藓科和青藓科。倒木苔藓植物组合空间结构复杂程度逐渐增大。倒木是多种苔藓植物选择的重要生长基质, 其上苔藓植物受倒木的腐解程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物种组合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