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内5-HT的含量,观察电刺激两侧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对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后,三脑区的5-H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005);(2)侧脑室内注射新斯的明(10μg/10μl)或烟碱(1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提高(p<0.01-0.001);(3)侧脑室内注射六烃季胺(25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下降(p<0.05-0.005);(4)侧脑室内注射阿托品(10μg/10μl)或纳洛酮(10μg/10μl)后,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引起的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p>0.05)。由此看来,迷走传入冲动很可能先使脑内Ach释放增多,然后,Ach作用于N-胆碱受体而导致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脑内,迷走传入纤维和5-HT能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着机能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研究了维生素、氨基酸及重金属对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AS 1.299产L-谷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产谷氨酸较高的优良菌种。在摇瓶中谷氨酸产量一般可稳定在4.0%以上。1.该菌要求生物素作为必要的生长因子,而硫胺素能显著地促进其生长。为了积累大量的谷氨酸,同时要求上述两种维生素。前者最适浓度为2微克/升后者100-200微克/升已足够。并证明了组氨酸、胱氨、丝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羟脯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及酪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RFA术治疗的82例阵发性AF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57例)。检测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BNP、hs-CRP、sST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AF病程增长是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694、0.718,联合三者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高于BNP、hs-CRP、sST2单独预测。结论:阵发性AF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是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有助于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淮清  方兴旺 《生命科学》1996,8(4):20-21
由铜配以牛黄、麝香等中药组成的铜复方对肝癌等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细胞内过量的铜会带来毒性,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可以与铜紧密结合形成Cu(I)-S簇,MT被认为在控制细胞内钢的代谢上有重要的作用。铜和中药复方都可以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其中铜的诱导能力更为明显。而且,MT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其中的巯基具有亲核性,使得MT易与某些自由基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MT能抗辐射损伤,清除OH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因此,铜硫蛋白可能在铜的抑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蓝藻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对民族民间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编目、探究相关传统知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一直是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作为“人与植物”之间关系中一个重要领域——人类利用实践对植物资源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被忽略.重视这一研究领域,既可以为民族植物学方法及原理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助于推动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入“应用阶段”,同时也拓展了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其中,人类采集活动(尤其是越来越严重的商业性采集)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应该受到民族植物学家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9.
为评估微囊藻毒素-LR (MC-LR)对鱼类自噬的影响, 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得到的EST序列, 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草鱼(Ctenopharygodon idella)自噬基因Beclin1 (CiBeclin1)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1590 bp, 包括1344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447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51.2 kD, 理论等电点为4.88。CiBeclin1包含1个BH3和1个ECD结构域。CiBeclin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88%—98%, 构建的进化树显示CiBeclin1与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的Beclin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 CiBeclin1在肝、肾、脾等10种不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 但在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丰富, 显著高于相对表达量最低的头肾组织(P<0.05)。在不同剂量(25和100 μg MC-LR/kg BW) MC-LR胁迫24h、48h、72h和96h后, 草鱼肝脏中CiBeclin1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 MC-LR能抑制草鱼CiBeclin1的表达, 但MC-LR是否在该剂量下诱导了草鱼的自噬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的分析和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M-U74A基因芯片分别检测了正常对照组(db/m小鼠)、糖尿病肾病组(db/db小鼠)、大黄酸治疗组(大黄酸150 mg/kg治疗12周)肾脏基因表达谱.发现在12 437个基因(包括表达序列标签)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有1 085个基因表达下调,37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变化幅度大于2倍,表达下调的有166个和表达上调的有29个.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大黄酸治疗组有384个基因表达下调,155个表达上调,其中变化幅度大于2倍,表达下调的有47个和表达上调的有30个.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是一个未知功能基因——“REKEN cDNA 0610006H10”基因的一部分.在用RT-PCR进一步验证了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后,对“REKEN cDNA 0610006H10”基因进行了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