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GDM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清MDA、SOD及GSH水平变化,探索它们与GDM之间的相互关系,追踪各组妊娠结局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GDM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采用微量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妊娠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 GDM组年龄、孕前体重、BMI值均高于对照组,GSH和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GDM组MDA水平与孕前体重呈负相关(r=-0.3547,P0.05),SOD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3292,P0.05),SOD值与早产之间有密切联系(足月产12.68±0.85 vs.早产8.08±1.18, P 0.05),GSH、SOD水平与孕前体重之间,MDA、GSH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MDA、GSH水平与早产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DA、GSH和SOD水平与剖宫产及胎膜早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GDM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GSH、MDA与SOD可以作为评估GDM氧化应激的有效标志物,其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protein,SATB1)在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诱导的上皮性卵巢癌ES-2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以Real-timePCR检测不同浓度FSH(0、10、20、40、80mlU/ml)处理后sATB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分4组:①siCon组,转染si-阴性对照(si-Negativecontrol)序列的实验组,对SATBl无干扰作用;②siSATB1组:转染特异性干扰下调SATB1的siSATB1序列;(3)FSH+siCon组:以FSH处理的siCon组;(4)FSH+siSATBl组:以FSH处理的sisATB1组。MTT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4组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4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1.FSH+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FSH+siCon组的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0.90+0.08明显高于siCon组的0.37+0.01(P均〈0.01),提示FSH具有促进ES.2细胞增殖的作用。2.FSH+siCon组的穿膜细胞数(30212)个明显高于siCon组(13919)个,FSH+siCon组的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0.40+0.01明显高于siCon组的0.28+0.02,提示FSH具有促进ES.2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3.随着FsH浓度的增高,SATBl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分别为1,1.66±0.04,1.79±0.21,2.31±0.03,以FsH浓度为80mlU/m1时最显著(P〈0.05)。4.FSH+siSATBl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FSH+siSATBl组的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0.22±0.02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0.90±0.08(P均〈0.01);FSH+siSATB1组的穿膜细胞数(5216)个低于FSH+siCon组的(30212)个,FSH+siSATB1组的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0.15±0.00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0.40±0.01(P均〈0.01),FSH促进ES-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能力由于SATB1基因表达的下降而被阻断。结论:SATBl是FSH作用的重要靶分子,介导FSH对上皮性卵巢癌ES-2细胞系增殖、侵袭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过表达雌激素核受体(estrogenreceptor,ER)是否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继而调节细胞增殖活性。方法:MTT检测雌激素及Notch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及Westem.blotting检测雌激素及Notch通路抑制剂DAPT对Notch表达的影响;质粒的抽提及转染使KLE细胞中的雌激素核受体ER过表达。结果:雌激素呈剂量依赖效应促进KLE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雌激素浓度为1.0×10-9M时最明显(相对于对照组为1.25±0.026,P〈0.05);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KLE细胞的增殖活性(0.76±0.02,P〈0.05);在KLE细胞中,雌激素对Notch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是将其雌激素核受体过表达后,雌激素可明显上调Notch的表达,并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1.24±0.02,P〈0.05)。结论:在ER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过表达ER,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进一步的调控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促卵泡激素(FSH)结合片段对卵巢上皮性细胞癌细胞株hey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卵巢上皮性细胞癌细胞株hey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加入FSH、FSH结合片段、FSH+FSH结合片段。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卵巢癌hey细胞的生长状况,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Akt、pAkt分子的表达。结果:FSH对卵巢癌hey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胞生长活性提高21%。FSH结合片段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细胞平均抑制率为22%,且能下调cyclinD1的表达,在2.5×10^-9Mol/L达70%。FSH结合片段对FSH有竞争抑制作用,细胞抑制率为18%,能抑制FSH上调cyclinD1的作用,抑制率为61%。FSH能上调pAkt的表达,对Akt的袁达没有明显影响,在40mlU/ml的浓度时pAkt/Akt上调率达224%。FSH结合片段对Akt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下调pAkt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在15分钟时达66%)和剂量依赖性(在2.5×10^-9Mol/L达31%)。FSH结合片段能抑制FSH上调pAkt的作用,抑制率为80%。结论:FSH结合片段可通过抑制FSH诱导的P13FdAkt-cycl—inD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上皮性卵巢癌hey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过表达雌激素核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否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继而调节细胞增殖活性。方法:MTT检测雌激素及Notch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雌激素及Notch通路抑制剂DAPT对Notch表达的影响;质粒的抽提及转染使KLE细胞中的雌激素核受体ER过表达。结果:雌激素呈剂量依赖效应促进KLE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雌激素浓度为1.0×10-9M时最明显(相对于对照组为1.25±0.026,P<0.05);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KLE细胞的增殖活性(0.76±0.02,P<0.05);在KLE细胞中,雌激素对Notch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是将其雌激素核受体过表达后,雌激素可明显上调Notch的表达,并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1.24±0.02,P<0.05)。结论:在ER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过表达ER,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进一步的调控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与肿瘤和代谢疾病的发生均有密切联系。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共同维持乙酰化水平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因细胞内外环境刺激而打破,直接导致癌症(如子宫内膜癌)发生。缺乏孕激素抵抗的过量雌激素和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代谢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的两大易感因素,乙酰化修饰对二者的影响,间接引起子宫内膜癌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是否通过AKT途径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Ⅰ,GloⅠ)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雌激素(17-β雌二醇)处理或AKT途径抑制剂(LY294002)处理子宫内膜癌KLE细胞后GloⅠ的mRNA或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分4组:Con组(对照组);LY294002组(LY294002处理组);E2组(17-β雌二醇处理组);E2+LY294002组(LY294002预处理1小时后再17-β雌二醇处理组)。结果:1、经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Con、10^-11、10^-10、10-9M)作用于KLE细胞24小时后,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58±0.04,1.82±0.03,1.81±0.04,以10^-10M的浓度时最为显著(P〈0.05)。以10,lOM的17-13雌二醇作用于KLE细胞48小时后,Glo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79±0.02,高于Con组。2、以LY294002抑制AKT途径后,KLE细胞中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69±0.0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6±0.02,均低于Con组.3、E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4、1.01±0.03,均低于E2组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E2组分别为1.34±0.03、1.79±0.0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03,0.16±0.02,均低于Con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雌激素可上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KT途径可下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AKT途径在雌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促卵泡激素(FSH)结合片段对卵巢上皮性细胞癌细胞株hey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卵巢上皮性细胞癌细胞株hey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加入FSH、FSH结合片段、FSH+FSH结合片段。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卵巢癌hey细胞的生长状况,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Akt、pAkt分子的表达。结果:FSH对卵巢癌hey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胞生长活性提高21%。FSH结合片段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细胞平均抑制率为22%,且能下调cyclinDI的表达,在2.5×10-9Mol/L达70%。FSH结合片段对FSH有竞争抑制作用,细胞抑制率为18%,能抑制FSH上调cyclinD1的作用,抑制率为61%。FSH能上调pAkt的表达,对Akt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在40mIU/ml的浓度时pAkt/Akt上调率达224%。FSH结合片段对Akt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下调pAkt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在1 5分钟时达66%)和剂量依赖性(在2.5×10-9Mol/L达31%)。FSH结合片段能抑制FSH上调pAkt的作用,抑制率为80%。结论:FSH结合片段可通过抑制FSH诱导的PI3K/Akt-cycl-inD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上皮性卵巢癌hey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严重少弱精症患者的新鲜周期移植中卵裂球数目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这些胚胎根据移植天数分为第二天移植(Day2)组68周期和第三天移植(Day3)组324周期,其中Day2组根据卵裂球数分为3个(A组,3周期),3~5个(B组,57周期),5个(C组,8周期),Day3组根据卵裂球数分为7个(D组,33周期),7~9个(E组,242周期),9个(F组,49周期)。每个组又根据胚胎评级分为三个亚组,亚组1均为移植1~2级的胚胎(A1~F1),亚组2均为移植3~4级的胚胎(A2~F2),亚组3为一个1~2级和一个3~4级移植胚胎(A3~F3)。综合比较各组和相应亚组之间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别。结果:①在day2组中,ABC三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Day3组中,E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和F组及E组和F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相同卵裂球数组中,不同的胚胎分级各亚组之间(如B1,B2,B3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卵裂球数其相应的同一亚组之间(A1,B1,C1等)上述妊娠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重少弱精形成的胚胎优先推荐第二天卵裂球数为3~5个及第三天卵裂球数为7~9个的优质胚胎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源自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形成的胚胎冷冻复苏后卵裂球完整性及是否恢复卵裂与生育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8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根据精子来源将其分为手淫精子组(ICSI组)445周期,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组(TESA组)213周期。ICSI组根据复苏2枚胚胎后完整个数(0、1、2枚)分为3组(A、B、C组),TESA组也据此分为D、E、F组。ICSI组根据2枚胚胎复苏后恢复卵裂个数(0、1、2枚)分为3组(G、H、I组),TESA也据此分为J、K、L组。综合比较各组之间的生育结局。结果:①ICSI组与TESA组复苏后胚胎完整率、复苏18-20 h后胚胎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I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TESA组。②ICSI中B组与C组上述妊娠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TESA三个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CSI与TES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CSI中I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H组(P0.05),且I组与H组均显著高于G组(P0.05)。I组活产率显著高于G组和H组(P0.05)。TESA中L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J组(P0.05)。ICSI与TES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的精子质量较差,但一旦形成有效胚胎,FET结局与手淫精子来源的胚胎并无差异。至少移植一枚完整胚胎较移植两枚均破损胚胎具有更好的生育结局。至少移植一枚恢复卵裂的胚胎较两枚均不卵裂胚胎具有更好的生育结局。解冻后无完整胚胎且过夜培养后又均未恢复卵裂的胚胎应慎重考虑该周期是否取消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