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作用以及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着重介绍清除HP的一些药物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宝福凯(昆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650031)柳爱华(昆明结核病防治院检验科650031)经过近十年的广泛深入地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n,HP)的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病有关1982年,Warren和Mashall首次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目前人们已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炎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螺杆菌的药物也已普遍...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相结合对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HP)及标准菌株进行了测验。结果氧氟沙星对HP的敏感性最高,是治疗H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建立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的基因分型方法,对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复发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介绍了HP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方法的类型、原理、优缺点及取得的主要进展。研究表明,HP感染的复发主要是由于同一菌株的复发,而不是新菌株的重新感染。  相似文献   

6.
我们检测10例普通猪的胄组织,有8例分离到螺杆菌样细菌(HLO)。其菌落、菌体形态和某些生化反应与幽门螺杆菌(HP)相似,但其尿素酶活性较低,HLO全菌蛋白的SDS一pAGE图谱也与HP的不同。本文就HP和HLO及其伴发的人、猪慢性胃炎的特点,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这些微生所致的疾病中,有些所发表的文献,已成批累牍,众所周知。现仅选一些比较生疏的感染因子,加以叙述和阐明。1幽门螺杆菌(HP)可能引起的疾病11HP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郑雄等报道〔2〕:HP感染在浅表性胃炎和轻度萎缩性胃炎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复发的主要机制;(1)残留菌复燃,复发多由胃中治疗前同一菌株复燃所致,而有些病人可能带有几株不同的HP,敏感株被杀死后,耐药株残留引起复发,该菌还能转变为球形菌致病。(2)新菌株再感染,口腔储存库中的HP可由口进入胃中引起复发;同一家族或配偶带有相同的HP菌株,可经口一口传播引起再感染,人-人之间也可能经粪-口传播引起再感染。  相似文献   

9.
刘立华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5):17-19,3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消化道疾病的病因。除了细菌产生的毒性致病因子外,由于感染诱导的自免疫反应也可能是引起胃粘病变的重要因素;(1)Hp感染可致B细胞异常增殖,在胃粘膜后期青草厢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HP感染不仅诱导抗菌抗体,而且可诱导针对胃粘膜结构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参与胃粘膜的炎性损害并可能与粘膜萎缩有关;(3)HP菌体成分与胃粘膜上皮组织间存在交叉怕,这是该菌感染导自身抗体的原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病原体,越年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因而对其致癌机制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对其机制所知不多,有关文章主要分析了HP感染所引起的炎性刺激,HP感染对人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HP感染所致细胞程序性死亡变化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本文就将这几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细菌培养法及快速尿素酶法分别检测了169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标本经20%葡萄糖运送培养基运送后,分别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和本室改良的选择性培养基,37℃微氧环境(5%O2,10%CO2,85%N2)培养8天。标本同时采用快速尿毒酶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培养法与尿素酶法检测阳性率接近,分别为46%和55%;细菌培养第6天与第8天其阳性检出率相同;选择性培养基与本室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对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差别明显,分别为34%(17/49)和51%(61/120),同时其杂菌生长率分别为54%(29/49)和25%(30/120)。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抗体及滴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状况,我们对13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三种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血清IgG、IgA、IgM阳性与细菌培养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79.1%,74.6%和43.2%。活动性胃炎和非活动性胃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和42%。证实HP菌感染与活动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与胃炎的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并证实了抗HP菌IgG、IgA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HP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指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敏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4):167-168,179
分子指纹法包括:细菌全细胞蛋白SDS-PAGE图谱分析法,染色体DNA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法,rRNA基因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法。分子指纹法能敏感表达幽门螺杆菌(HP)基因变异,从菌株水平准确鉴定HP,并应用于HP感染复发,耐药性,致病机理和分子流行病学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L型实验动物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2~5×109个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细菌型与L型口饲感染了不同种的小鼠(KM种,C57BL/6N系),于感染后90天处死小鼠。组织学检查表明,口服细菌型与L型小鼠多数出现胃肠粘膜组织的慢性间质性炎症(15/18,24/34),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同时引起肝脏细胞的轻微毒性变化。免疫组化技术(ABC法)证实,这些病变确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HP抗原检出率12/15和19/24)。在形态上,两组细菌均主要以圆球体形式在胃粘膜存在和潜伏。提示HP-L型仍保留一定的毒力因素,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潜在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癌的重要病因,但其 致病与免疫机制等多问题的深入解决尚有 待于动物模型的发展。本文好在小猪、犬、猴、裸鼠胃中建立的HPB感染模型,或用HP近似菌如Helicobacterfelis(HF)或Helicobactermustelas(HM)在小鼠、雪貂胃中建立的拟HP感染模型,并介绍了它们在观察抗HP疗法疗效、HP及其近似菌致病及免疫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丹参撮物F对幽门螺杆菌致敏小鼠的免疫调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莉  王丹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26-27,38
研究丹参提取物F(Dan Shen extract F,DSE-F)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致敏胃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有无免疫调理作用。经口给予小鼠HP全菌破碎抗原与DSE-F2周后,提取脾淋巴细胞和胃粘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LPL),检测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和IL-2诱生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DSE-F与HP抗原协同能增强脾淋巴细胞和胃LPL细胞的抗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A基因设计一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株HP标准株和7株临床分离株均阳性,而4株其它肠道菌均阴性,特异性100%。10倍系列稀释试验表明敏感性达到100pgDNA水平。从35例胃镜检查者取幽门旁组织块进行快速和常规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及PCR检测,15例HP阳性者PCR检测也为阳性,其中7例阳性者有3例唾液PCR检测为阳性,表明HP确存在于口腔中。本研究采用直接热裂解法处理临床标本,取其粗提物行PCR,免除复杂的酚一氟仿抽提步骤,该法简便快速,且损失小,成功率高,在临床实验诊断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有关幽门螺杆菌(HP)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因分型方法包括:质粒分型、限制性内切酶分型(REA)、核糖分型、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RFLP)分型、任意引物PCR(AP-PCR)分型、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分型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等。基因分型方法广泛用于HP的研究,如基因图的构建、感染复发、耐药机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HP 活菌悬液,制成大鼠HP 损伤性胃炎模型,以便观察HP 对胃粘膜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粘膜损伤指数增高(P< 0.05) ,胃壁结合粘液量明显降低(P< 0.01) ,胃粘膜PGE2 和SS 的含量降低(P< 0.01) 。说明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防御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30周糖尿病大鼠胃排空情况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30周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采用酚红实验方法观察胃排空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结果30周糖尿病大鼠存在胃排空异常,中药"糖胃康"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而幽门螺杆菌试纸检测呈阴性。结论30周糖尿病大鼠存在胃排空异常现象,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