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3年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构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2013年浙江省手足口病疑似患者粪便、咽拭子、疱疹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收集样本进行HFMD病原体检测。结果 2012?2013年共采集样本1 792例,患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浙江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在5~6月份,9月份出现发病次高峰;肠道病毒总检出率为72.9%,其中2012年浙江省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为EV71(40.3%),其次为CoxA16(31.3%),2013年浙江省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77.2%) (非EV71和CoxA16),以CoxA6为主(51.3%)。不同样本类型中,肠道病毒检出率依次为疱疹液(100.0%)、粪便(76.2%)和咽拭子(65.1%)。结论 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和人群性,不同年份引起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存在变化,持续地病原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进行鉴定,以了解其型别分布。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754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引物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型特异性引物检测,对EV通用引物检测结果为阳性,但EV71、CVA16和CVA6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巢氏PCR进行肠道病毒VP1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鉴定其型别。结果 2013年引起大连市HFMD的主要病原CVA6占44.30%(334/754)、CVA16占19.12%(114/754)、EV71占11.54%(87/754),另有少数病例由CVA2、4、5、8型,CVB2、4型,ECHO9型及EV的其他型别引起。结论 CVA6取代EV71和CVA16成为2013年大连市HFMD病原的主要流行型别,后续应加强对HFMD病原的监测,全面了解其型别分布及毒株变异情况以更有效地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4.
谭丽琴  张敏  梁茜 《蛇志》2012,24(2):176-177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近年有流行趋势[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在中国多次爆发流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目前还无针对该疾病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疫苗是控制EV71流行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EV71疫苗及相关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近年来关于EV71疫苗研发、动物模型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71型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通常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但少数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asepic meningitis)、脑炎(encephalitis)和类脊髓灰质炎的麻痹性疾病(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对于探讨EV71的感染及复制过程、药物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就EV71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71型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ms71,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A16,CA16)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Hand 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临床上以发热和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种病原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mnsitis)、脑干脑炎(Brainstem Encephalitis)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已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其中由EV71引起的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严重威胁婴幼儿患者的生命,我国于2008年5月将其列入法定传染病中丙类进行管理。本文将从预防控制EV71感染的角度,对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V71流行广泛,其感染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造成重症手足口病,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EV71的致病机制与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涉及病毒逃逸干扰素反应、病毒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及病毒与天然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近年来EV71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道病毒EV71病原学以及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其可经多种途径传播,全球各地普遍存在,尤以学龄前特别是5岁及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由于EV71能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就以典型的肠道病毒类型EV71的病原学以及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1].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2].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3~5],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在该地区的EV71感染引起越来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肠道病毒71(Entemvirus71,EV71)等20多个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血清型引起的全球性幼儿和儿童常见传染病。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少数国家发生过爆发并报告死亡病例。阐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对制定疫情监测、病原学监测、爆发处理、疾病和并发症预防的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Sehmidt等人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的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在不同地区的流行。近年来EV71在亚洲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EV71已经取代脊髓灰质炎病毒成为肠道病毒中最受瞩目的成员。根据病毒衣壳蛋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3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71型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EV71感染可导致手足口病、神经元性肺水肿、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EV71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逐渐唤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之前的报道称,EV71的致病性在于其在体内大量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全市2008—2012年6月6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部分病例和重症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全市共报手足口病16 492例,发病高峰是每年的3-5月(第12~20周),呈典型的单峰型曲线;发病年龄以0~4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多于托幼机构儿童,爆发病例多发生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原有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以EV71和CoxA16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小年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重点人群,流行年度和流行季节的优势毒株为EV71,重症患者中EV71占到86.35%;非流行年和季节手足病例主要由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体现在对病例分类管理上,同时应继续加强重症病例疫情监测和爆发控制。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以来,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婴幼儿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2011年以后,中国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呈增多趋势,在部分地区已替代EV71和CVA16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CVA10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动物模型及疫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传染病——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过去15年在亚太地区引起了多次手足口病暴发。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有效控制,EV71已成为最重要的嗜神经肠道病毒,其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威胁着儿童健康。合适的动物模型可帮助更好地了解EV71神经致病机制,并有利于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本文就EV71已建立的3类主要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小鼠适应性模型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特征、应用与局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的初步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6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北京地区51例皮损症状典型、伴/不伴发热、无重症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患儿采样,建立RT-PCR方法,以5'非编码区(5'UTR)肠道病毒通用引物、CA16和EV71 VP1区特异性引物直接对82份临床标本进行了初步筛查,肠道病毒阳性率达70.6%。检测病例中CA16阳性25例(25/51)、EV71阳性4例(4/51)、非CA16和EV71的肠道病毒阳性病例7例(7/51),三者比例约为6:1:2。2007年北京地区儿童轻症手足口病主要病原包括CA16和EV71,同时还存在一定比例其它肠道病毒。部分EV71毒株经测序验证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为C4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9.
陈伟  罗辽复 《生物信息学》2009,7(4):292-294,299
肠道病毒71型(EV71)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过十多次大的爆发与流行,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洲逐渐呈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治疗EV71的有效药物。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人类EV71病毒三个不同株型(SHZH03,SHZH98和MS)RNA序列的局域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并从这些病毒株的基因组中分别得到了长度在21~25nt的小干扰RNA靶序列碱基片段。这一结果将有助于治疗EV71药物的开发研究,对预防和控制EV71的爆发和流行也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57年新西兰报道第1例手足口病,到1969年美国首次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EV71)并很快确定其导致手足口病,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已发生数次大规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且每隔2~3年在人群中流行1次,无减弱趋势.遗憾的是,迄今尚没有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