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潇潇  刘新强  陈杰  杨建军  孟迪 《生物磁学》2014,(3):511-514,496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器及下颌支抗颌间牵引两种正畸牵引方式矫治上中切牙埋伏倒置阻生的疗效。方法:选择10例患者10颗埋伏倒置阻生上领中切牙,在三维CT片上的位置、三维方向和埋伏阻生的程度均相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方牵引器牵引和颌间牵引,对两组的牵引时间和成功率进行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前方牵引组牵引时间长于颌间牵引组,有显著差异(P〈0.05),前方牵引组成功率为100%,颌间牵引组为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埋伏倒置阻生的上中切牙外科开窗术后,通过前方牵引器牵引的时间显著长于下颌支抗颌间牵引,但成功率显著高于颌间牵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治疗结果及随访2周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54±1.21)mm(增加80.9%)、上中切牙倾角为(27.27±4.45)mm(增加132.3%)、下齿槽座角为(1.49±0.53)mm(增加81.7%)、尖牙间宽度为(1.73±0.69)mm(增加143.7%)、磨牙移位为(3.25±0.73)mm(降低37.1%)、上齿槽座角为(-1.81±0.46)mm(降低147.9%),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2周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口腔炎症、口腔感染、不适感降低以及软组织轻度浮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能发挥理想的矫治效果,稳定性好,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颌间牵引固定方案治疗单纯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纯髁状突骨折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牵引钉植入牵引固定方案治疗,B组给予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术后最大开口度、五个时间点软垢指数(DI)、牙龈指数(GI)以及社区牙周需要治疗指数(CPITN),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术后最大开口度和颞下颌关节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组第2次、3次、4次以及5次的DI、GI和CPITN均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面型偏斜、咀嚼良好、咬合关系、关节弹性、开口偏斜以及关节牙痛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引钉植入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均可以较好改善患者骨折情况,但牵引钉植入术对患者伤害小,操作时间短,术后患者软垢和牙龈情况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给予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次粘结成功率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和肿胀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疗效良好,且能显著降低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抗材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进行治疗,50例对照组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指标(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和上中切牙倾角)、咀嚼功能(咬合力和咀嚼效率)、牙龈指标(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及并发症。研究表明,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的中切牙凸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p=0.001),而磨牙移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12.00%)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对照组为14例(28.0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6)。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优于传统支抗(口外弓加强支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牙龈健康,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头影测量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的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1-L1、U1-SN、L1-MP、U1-NA、L1-NB、SNA、SNB及ANB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U1-L1、SNB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支抗方法相比,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在临床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颌骨骨折患者共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与单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和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4周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4周两组间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示:采取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给予单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实施,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经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颌骨多发骨折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81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和妊娠结局,两组患者孕8周和孕10周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孕前T、B和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但两组患者妊娠成功后的早产、分娩孕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孕8周和孕10周的血清β-HCG和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孕前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CD3+和B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可显著提高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血清β-HCG和E2水平,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且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B超与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研究组给予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两组再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型组;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定位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51,P=0.024);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14,9.013,10.012,P=0.012,0.015,0.009);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120,P=0.120),研究组中肥胖组定位时间明显长于正常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9,P=0.003),也长于对照组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9,P=0.009)。结论: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结石的清除率高,对患者危害小,有利于患者康复。对于肥胖患者,B超定位相对于X线定位无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同时结合牙弓夹板或自攻钛钉进行术后颌间牵引固定,探讨两种牵引方式对患者口腔情况和术后咬合关系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对65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在完成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基础上分别应用牙弓夹板和自攻钛钉进行颌间牵引,14 d后拆除颌间牵引,术后3-6月进行复查,对患者术后及复查期间口腔情况和咬合关系进行评估,采用两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3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两种技术相结合,即使全面部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不同颌间牵引结果显示采用自攻钛钉治疗更加简便,口腔卫生情况明显好于采用牙弓夹板的患者;复查显示两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理想,两者骨折愈合、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进行颌骨固位是一种较先进的坚固内固定方法,颌间自攻钛钉是恢复及维持咬合关系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两者结合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正畸患者埋伏牙的基本患病情况。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科2008.1.1-2011.4.23就诊的6876例患者中,以确诊的589例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部位和数量等基本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埋伏牙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患者中患病率为8.56%,以上颌好发,上颌尖牙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埋伏多生牙;以单发为主;女性较男性多发。结论:埋伏牙在正畸门诊患者中患病率较高,尤其是上颌尖牙,提示正畸医生在患者就诊时要注意埋伏牙的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正畸矫治对上颌外伤切牙牙髓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正畸科2006~2011年期间的病例60例,并按上颌切牙有无外伤史分为正畸外伤组和正畸无外伤组两组;选取我院牙体牙髓科2008-2011年期间上颌切牙有外伤但未行RCT(Rootcanal treatment)的病例30例,设为外伤无正畸组组。对三组间上颌切牙所患牙髓坏死的机率进行比较。结果:正畸外伤组与正畸无外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正畸外伤组与外伤无正畸组亦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正畸无外伤组与外伤无正畸组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正畸治疗患者中,有严重牙周损伤史的上颌切牙患牙髓坏死的机率要明显高于无外伤史的上颌切牙。  相似文献   

13.
Broad-edged 'spatulate' upper and lower incisors are distinctive of catarrhines and platyrrhines who use them in various ways to peel fruits, remove bark, and strip leaves from branches. The incisors of modern humans not only control the bite size of foods during ingestion, but often grip items in a number of non-food related tasks. Such uses have long been implicated for Neandertals as well. Despite the evolutionary importance of incision and the fact that the incisors feature prominently in clinical dentistry (via orthodontic practices designed both to correct incisal misalignments and adjust their orientation),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affects their functional efficiency. Few mechanical analyses of incisal action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none that seem to take note of the mechanisms of both fracture and friction at the tooth-food interface. Here, we modeled the incisal tip as a wedge, finding that the efficiency of biting foods that fracture elasticall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both the apex angle of the incisor and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Based on apex angle measurements from a small sample of human central incisors,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upper central incisors is predicted to be greatest when the angle between the apex bisector and the direction of applied force is zero. However, this is complicated greatly by frict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lower incisors. The analysis probably applies not only to the use of incisors by humans, but also to some extent to frugivorous primates. This model should clarify the mechanics behind incision and can provide a basic foundation upon which more advanced models can be built 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患者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患牙62颗)和研究组(n=51,患牙63颗)。对照组给予金属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研究组给予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修复。修复1年后,评价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果。比较两组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修复体的表面光滑率、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率及颜色匹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的修复成功率高,修复后美学效果佳,对牙周组织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导萌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正畸导萌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7-25个月(平均20个月)的正畸治疗,38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均完全萌出纳入到正常牙列中,牙齿及牙周组织未见异常,牙齿排列整齐且咬合关系良好,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正畸配合外科手术导萌可有效避免上颌尖牙因埋伏阻生而拔除给患者带来的美观和功能上的缺憾,是一种有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畸带环与树脂临时冠对牙隐裂暂时性保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牙隐裂患者1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98例,A组给予正畸带环治疗,B组给予树脂临时冠治疗,比较两组固定效果、咬合情况、牙周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固定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牙龈炎发生率为12.2%显著高于B组的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满意度为95.9%显著显著高于A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临时冠较正畸带环对牙隐裂暂时性保护作用较好,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