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朗达人——石斧制作者孑遗——考古学家们邂逅新几内亚高地居民,意外获得一次模拟史前技术的天赐良机。黄瑞平译仅仅一万年前,所有人类社会都还在制作和使用石头工具。当今之世,除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史前时期的东西能够阻挡住历史洪流无情的淘汰而...  相似文献   

2.
陈淳 《化石》1992,(2):2-3
人类历史长河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旧石器时代,在这段漫长时间里,人类留下的大量活动证据是打制的石器工具。长期以来,在考古研究中,这些石器常常被赋予种种功能性名称,如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等等。这些名称虽被广泛采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石器的确切用途。在过去三十年中,一些史前考古学家对这种分析方法日益感到不足,从而导致了一种微磨损分析方法的产生。这种方法采用高倍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观察史前人类在使用石器时留下的各种细微痕迹。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史前渔业历史相当悠久。据《尸子》载:“遂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鱼”。再从出土文物佐证:山西襄汾丁村、北京周口店的先人,当时可能曾是出色的捕鱼能手。由此推及,史前渔业始于旧石器时代,盛于新石器时代。史前渔业的一些渔具、渔法,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沿用之。研究史前渔业,吸取精华,对我国到2,00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000万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从事古人类考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种较大的石球,或者是小巧的弹丸。这些器物在国内外都有发现,在远古时期是很流行的。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社会的活化石——民族志资料说明,这些石球是狩猎工具。恩格斯指出:“根据所发现的史前时期的人的遗物来判断,根据最早历史时期的人和现在最不开化的野蛮人的生活方式来判断,最古老的工具是些什么东西呢?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同时又是  相似文献   

5.
高星 《化石》2013,(2):83+1-3
谨以此专辑纪念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90周年水洞沟,一个略显土气的名字,但却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符号,在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1988年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埋藏着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静卧着见证过沧海桑田变迁的诸多文物古迹,印满了中外学者名流前来探考踏访的足迹,还因为神奇瑰丽的地貌景观成为当代的  相似文献   

6.
徐钦琦  郭建崴 《化石》2015,(2):19-23
<正>德日进(1881~1955)是法国的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曾在中国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工作20余年(1923~1946),与我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的现象》一书中,他从古生物和古人类现象出发,大胆提出关  相似文献   

7.
艾萨克(G.L.Isaac)教授仙逝已三年了。岁月流逝,星移物换,对他的怀念有增无减。他英年早逝,是史前学界的极大损失,“人类学界失去了一颗最明亮的星”。三年来,为纪念这位在旧石器考古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全体起立为他默哀,表示出对这位史前学巨匠的崇敬,我国古人类学研究者也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8.
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灾变,例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人们是难以确知的。然而树木年轮就象一本史书,替人类记下了史前的自然灾变,成为人类研究史前灾变的宝贵资料。近年来,美国科学家高登.杰克比对生长在阿拉斯加地震断裂带上的树木年轮进行了取样测量,发现一九○四年强烈地震在树木年轮上留下了地震记录。他还发现一八八九年这里发生过七点八级地震。震前,树木生长缓慢,震后三年生长迅速,由此,科学  相似文献   

9.
侯亚梅 《人类学学报》2000,19(3):215-215
微痕 (Microwear)研究自本世纪 60年代由 (前 )苏联考古学家谢苗诺夫 (Semenov)启蒙之后 ,在七八十年代以美国基利 (Keeley)为代表在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取得了十分有益的进展 ,在西方 ,特别是欧洲已得到相当规模的推广和发展 ,迄今已成为史前考古学界异军突起的一支新兴学科方向 (痕迹学 -Traceology) ,在拓深对史前人类工具的使用功能、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思考与研究上确有其独到之处。自 1 979年以来 ,各国微痕研究专家围绕该领域的发展曾举行过多次国际会议 ,对这一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也吸引了众多的青年…  相似文献   

10.
使用工具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然而,在过去的50年中,学界逐渐认识到工具的使用普遍存在于整个动物界。其中,使用工具最多的类群是哺乳类、鸟类和昆虫。动物使用工具有一定目标性,然而大多数动物仅考虑当前的目标,而非长远目标。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受到环境因素和动物自身认知能力、生理特点与进化历史的影响,并可能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有些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大部分高等动物通过试错学习获得使用工具的能力。通过模仿学习,一些使用工具的行为可以传播和演化,从而在种群中广泛分布。工具的使用是动物认知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开展动物使用工具的研究,能够加深对动物认知能力和行为进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关注与探索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源于我们对自身认知的强烈愿望。从猿到人,我们的祖先行走暴露在茫茫大地之上,既没有食草动物惊人的奔跑速度,也没有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我们的祖先是凭借什么生存并繁衍下来的呢?今天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的祖先可以制作并使用工具,可以猎杀动物获取食物,工具对人类演化繁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个认识到17世纪才开始形成于欧洲。有学者注意到一些似乎被打磨过、修理过的"奇石"常常与已经灭绝的  相似文献   

12.
张永红 《化石》2000,(3):4-6
列奥纳德·拉定斯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早期奇蹄类的分类和进化、新生代哺乳动物大脑的进化以及哺乳动物功能头骨学的定量研究方面。他一生主要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 ,在与病魔进行了长期和勇敢的斗争后 ,拉定斯基不幸于1985年在48岁上英年早逝。拉定斯基1937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俄罗斯—波兰移民家庭。他贯穿一生对化石的兴趣开始于他的孩提时代 ,在他13岁时 ,他自己编写了一本带有图解的小“书” ,名叫“史前动物”。他在康耐尔大学实现了对古生物学的执着追求 ,于1958年在此取得地…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犀牛是经过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变而残余下来的一类动物。如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只有几十头,分布于缅甸中部到马来西亚南部的广大地区。但是在史前的第三纪(距今三百万年以前),犀牛却是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种类现在在地球上已经绝灭了,人们只能从保存在石头里的遗骸——化石,来了解它们。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类已绝灭的犀牛——巨犀。这一类中的一些典型种类是现今知道的最大的陆生兽类,除了一些大型的恐龙以外,可能也是地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过去有的科学家曾把其中某些种类称为  相似文献   

14.
淮沙 《生命世界》2009,(11):18-21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进化论思想。在书的结尾,他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然而,一百年后的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穆勒在纪念《物种起源》发表100周年大会上与另一位知名学者却发出不约而同的感慨:“这一百年来没有达尔文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电子显微镜是贵重的大型精密仪器,也是人们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电子显微技术,三十多年来它对病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促进作用。 《中国昆虫病毒电子显微镜图谱》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超微结构室主任张立人主编。并经著名的病毒学家,学部委员高尚荫教授审阅。订于1988年7月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  相似文献   

16.
华惠伦 《化石》1992,(2):6-7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北美洲就以其独特的绝灭古代猛犸象和剑齿虎而久负盛名。但是,史前的澳大利亚也曾经有一些巨大动物聚居过,其名种之多、动物之大,丝毫不比北美洲或其他大陆的逊色。最近,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们已经从化石中探明了曾经占据本土的庞然大物。在一次发掘中,仅花了一个小时,竞发现了30种新哺乳动物遗骸,不仅有蝙蝠,也有大型有袋动物。20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还是一片浓密的雨林,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史前巨蛇,身体可长达  相似文献   

17.
陈福友 《人类学学报》2004,23(3):254-254,238
微痕分析作为一种石器使用痕迹与功能研究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1957年,前苏联考古学家西蒙诺夫(S.A.Semenov)出版《史前技术》一书,标志着微痕分析正式走上石器研究的舞台;欧美对石器微痕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发展出低倍法  相似文献   

18.
朱敏 《化石》2011,(3):76-78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宁夏水洞沟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旧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1988年,水洞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实验考古学就是用实践、尝试或试验来判断一种有关古代人类行为解释的理论或想法。早在19世纪4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的考古学家在考古分析中就采用实验手段来复制史前工具以了解它们的生产方式与用途;1913年,莫伊尔(J Moir)将一大堆火石放在布口袋内,不断晃动进行打片实验;1919年,  相似文献   

20.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86,5(4):392-395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人类学系基利(LawrenceH.Keeley)博士著的《工具使用的试验鉴定——微磨损分析》一书于1980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称这本书“是1972年至1977年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旧石器时代工具功能研究的一个节要”,实际上是基利多年从事石器使用试验鉴定——微磨损分析的总结。书中所记述的、大量的石器使用的试验研究,原本是为研究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几个地点出土的石器功能提供背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