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银线草营养器官结构及主要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银线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萜类、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线草的根皮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较小,韧皮部狭窄;茎皮层细胞也排列整齐,在韧皮部外方包围有多层束状纤维;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片上、下表皮均无毛被,气孔器多为不规则型.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根的皮层、茎的皮层和韧皮部细胞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对狭叶柴胡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特征、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部位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狭叶柴胡根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叶为等面叶结构,其营养器官的结构均表现出对旱生环境的适应性。(2)组织化学定位显示,柴胡皂苷在狭叶柴胡根中主要分布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靠近维管形成层的木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维管形成层及韧皮薄壁细胞中,在叶中主要分布于表皮和叶肉中;狭叶柴胡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茎中主要分布于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及部分皮层细胞中,在叶中主要分布于表皮和位于叶缘及下表皮内的厚角组织中,在根内分布很少。(3)定量分析表明,柴胡总皂苷在狭叶柴胡根、茎、叶中的含量分别为2.635%、1.045%和0.981%;而黄酮类化合物在根、茎、叶中的含量分别为0.032%、1.212%和2.259%;定量分析结果与组织化学实验结果相符。研究表明,柴胡总皂苷在狭叶柴胡的根中含量最高,支持《中国药典》以根入药的结论;而且狭叶柴胡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建议对狭叶柴胡的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北柴胡各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分布状态及其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柴胡皂苷在根中分布在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以及位于皮层和髓中的分泌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叶中,则分布在表皮细胞和整个叶肉组织中。而黄酮类化合物在茎中分布在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皮层、髓射线和髓鞘细胞中;在叶中,则主要分布在表皮和位于上下表皮内的厚角组织中。同时,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根>叶>茎;而总黄酮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叶>茎>根;且在叶中含量相当高,从而为北柴胡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药材和保护北柴胡资源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伟  蔡霞  王永建 《广西植物》2009,29(2):176-181
利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及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甘遂各器官中乳汁管的类型、分布和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遂乳汁管为无节分枝型,在各器官中主要分布在维管束韧皮部的外侧或周围,此外,在根的中柱鞘薄壁细胞、叶片的叶肉组织、果实的中果皮及胚乳细胞内也有少量乳汁管的分布。甘遂乳汁管的大小在各器官中略有不同,其中茎中直径最大为39.79μm,块根中直径居中为36.90μm,叶肉组织中直径最小,仅有8.94μm;乳汁管的密度在其营养器官中差异较大,依次为叶>茎>根>块根。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二萜类化合物在甘遂的营养器官中分布广泛。根中柱鞘和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茎皮层、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以及叶脉中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的腔中都显示不同程度的红色,而乳汁管中乳汁的显色较深。  相似文献   

5.
滇黄芩的解剖学与组织化学研究及其与黄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滇黄芩(Scutellariaalnoena)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根的初生结构中木质部为二原型,凯氏带明显,并开始积累淀粉粒;在茎和叶维管束外有厚壁细胞群分布,较成熟的茎中厚壁细胞群连成一环。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酮类物质的定位研究表明,多年生根的中柱鞘及韧皮部、茎及叶的表皮和与皮层中的薄壁细胞是黄酮类物质的主要积累场所,其含量根〉茎〉叶。滇黄芩与同属植物黄芩(S.baicalensis)在结构和组化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黄芩茎中厚壁细胞群分布区域较小且未连成环,细胞壁加厚较不明显,叶中没有厚壁细胞;组化显色结果表明滇黄芩黄酮类物质含量高于黄芩。因此,深入对地方药用资源滇黄芩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卵叶远志各营养器官的结构、远志皂苷积累分布状态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卵叶远志的根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两部分.周皮发达,次生韧皮部较厚,韧皮薄壁细胞为其主要成分。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和纤维发达,导管分布密度较大。茎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在皮层与韧皮部之间具有一圈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推测这圈厚壁细胞具有质外体屏障作用.可保护茎组织免受干旱的伤害。叶为异面叶。根茎的结构表现为旱生特点。组织化学显示远志皂苷在根中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和栓内层:在茎中分布在表皮、皮层和次生韧皮部细胞中:在叶中则分布在叶肉组织和表皮中。根的次生韧皮部为皂苷积累储存的主要场所。高效液相测定结果显示营养器官中都有远志皂苷元的积累.根中的含量高.茎叶中含量较低.说明卵叶远志地上部分也有药用价值。根据不同发育时期根和茎叶中皂苷元的动态变化趋势.建议在5月份(花果期)进行卵叶远志的采收。  相似文献   

7.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对光果甘草各营养器官的结构、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光果甘草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表皮具腺毛,叶肉中具胶囊细胞,主脉发达;茎由表皮(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其髓中具有粘液细胞;根由周皮、次生维管组织组成,周皮具厚木栓层,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木质部和纤维发达.(2)黄酮类物质在叶中分布在表皮、腺毛、胶囊细胞、厚角组织和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的薄壁细胞中;茎中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粘液细胞中;在根中则分布在周皮中.(3)不同营养器官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叶>根茎>主根>茎.(4)温度的下降促使黄酮类物质从地上合成器官向地下储藏器官的转运.建议每年可在果熟期和枯萎期之间采挖药材,地上部分收割也作药用,综合利用光果甘草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蒙古黄芪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研究表明,根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在分化过程中呈外始式,初生木质部四原型,皮层内具凯氏带;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维管束为外韧无限维管束;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内和叶脉组成,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且不整齐,细胞呈海绵状,有大量气隙,叶脉维管束发达,为外韧无限维管束,叶上下表皮均具有气孔.  相似文献   

9.
珍稀植物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状茎的薄壁细胞中含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柱中分布着排列紧凑的周木维管束;根的皮层发达,有的皮层细胞中存在真菌菌丝团,木质部与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根和根状茎的内皮层细胞都形成马蹄形加厚结构。茎的表面分布气孔,皮层面积较小,皮层内部的基本组织发达,外韧维管束散生分布其中,茎和叶上都附有非腺性毛;叶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气孔主要分布于远轴面,略外凸,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缘处的叶肉组织中含有气腔结构。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这些特征与其荫蔽湿润的生境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白鲜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及其生物碱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白鲜根的次生结构以及茎和叶的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白鲜多年生根主要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以及次生木质部组成,根次生韧皮部中可见大量的淀粉、草酸钙簇晶、韧皮纤维以及油细胞;茎由表皮、皮层、维管组织和髓组成;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组成;在茎和叶初生韧皮部的位置均分布有韧皮纤维,在叶表皮上分布有头状腺毛和非腺毛;在茎和叶紧贴表皮处分布有分泌囊。(2)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白鲜多年生根中,生物碱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木薄壁细胞中;在茎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薄壁细胞及髓周围薄壁细胞中;在叶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细胞、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的薄壁细胞;此外在分泌囊和头状腺毛中亦含有生物碱类物质。(3)植物化学结果显示,秦岭产白鲜根皮/白鲜皮、根木质部、茎和叶中白鲜碱含量分别为0.041%、0.012%、0.004%和0.002%,其中木质部中白鲜碱含量和其他部分地区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类似。研究表明,在秦岭产白鲜营养器官中,除根皮/白鲜皮外,在根木质部亦含有大量的白鲜碱,且在茎和叶中亦含有一定的白鲜碱,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引自墨西哥的香荚兰VanilaplanifoliaAndr.和生长于云南河口县城附近沟谷雨林下的滇南香荚兰V.siamensisRolfeexDownie进行了茎的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茎的解剖特征上有显著差异。从茎的横切面上看,引自墨西哥的香荚兰,在皮层最内方与维管区之间存在一环带状的厚壁组织,而滇南香荚兰茎则没有形成这种厚壁组织环;香荚兰茎的皮层细胞小,易于与维管区域的薄壁组织细胞相区别,而滇南香荚兰茎的皮层细胞较大,难与维管区域的薄壁组织细胞区分开来。在同属不同种植物茎中存在如此大的解剖学特征差异实属罕见。它不仅为区分这两个种提供重要的解剖特征依据,而且对于开展种间杂交和对杂种后代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石蜡切片法与组织离析法研究田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菁根部显示典型的次生结构特征,内皮层具凯氏带;根表面有大量根瘤,根瘤菌分布在根部皮层,维管组织相连形成输导组织网。茎部表皮细胞壁出现角质层,皮层含有特化的厚角组织,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维管组织具有含晶韧皮纤维。茎瘤3~4个,大小不等且不连续分布,茎瘤外层为皮层,内层为含菌组织。叶片为异面叶,角质层与表皮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近叶厚的1/2,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气孔小且多。田菁根、茎的木质部发达,有较多大孔径的导管及丰富的木纤维,叶片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CTR)较大。田菁的解剖特点显示出其具有的固氮特性以及耐盐、抗旱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空心莲子草营养器官结构与三萜皂苷动态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显微制片技术和三萜皂苷定量分析方法对空心莲子草营养器官结构与三萜皂苷类物质积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宿根、根状茎、茎和叶中均有三萜皂苷物质的积累,叶和根状茎内含量十分丰富。在相同采收期内含量依次为:叶>根状茎>根>茎,叶中主要积累于栅栏组织细胞内。空心莲子草的根和根状茎横切面均属于异常结构,具有成同心环状排列的三生维管束。在宿根和根状茎的次生韧皮部、栓内层、三生韧皮部和结合组织内均有三萜皂苷的分布,三生结构在宿根和根状茎中占有主要地位,是三萜皂苷积累的主要场所。在不同采收期内叶、根状茎和根中三萜皂苷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生长期的增加而递增。空心莲子草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腔组成,仅部分皮层细胞和初生韧皮部内有三萜皂苷分布。  相似文献   

14.
马虹  郑亚明  曹瑞  孙雅源 《植物研究》2009,29(2):141-146
革苞菊为菊科多年生强旱生草本植物,是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特有种。本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对革苞菊营养器官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革苞菊叶为等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上下表皮均具气孔,为不规则形;栅栏组织位于上下表皮的内侧,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2~3层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疏松。茎为外韧维管束,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髓发达,髓射线为4~6列细胞。根可分为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根中无髓,导管由中心向四周呈束状辐射排列。在茎与根的薄壁组织中分布着排列整齐的分泌结构。用PAS反应鉴定多糖、考马斯亮蓝鉴定蛋白质后观察了革苞菊的根茎叶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布。本文同时讨论了革苞菊营养器官的内部构造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碱蒿营养器官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碱蒿属于典型的泌盐盐生植物。叶肉质化,表皮上气孔为无规则型气孔,密集下陷,有较多的盐囊泡和分杈腺毛分布,表皮细胞外壁加厚,外壁的外层角质化,为等面叶,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叶中央为发达的储水组织,木质部有多束维管束;茎表皮上有少许气孔,并分布有腺毛和众多盐囊泡,表皮细胞外壁加厚形成角质层,皮层宽度较小,皮层薄壁组织细胞内可见淀粉粒,中柱后生木质部为口径大的导管,原生木质部为口径小的导管,管内充满盐晶体,中间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细胞;根的表皮细胞排列疏松,外皮层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中部皮层薄壁细胞层数较多,细胞中贮藏有许多淀粉粒,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初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内部周围存在大量盐晶体,根的次生木质部有通气组织。这些解剖结构均表现出碱蒿具有适应盐碱、干旱生境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半边莲的营养器官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半边莲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不发达;地上茎表现为根的特征:茎皮层所占比例较大,茎中有明显的内皮层,内皮层上具凯氏带;根的皮层和茎的髓具通气组织,裂生型分泌道存在于茎的皮层;叶的气孔高于表皮,气孔只在上表皮有分布,叶尖具水孔。半边莲的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对水生生活的高度适应。对半边莲的系统位置也作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海南风吹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中部分化出髓,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内侧具1层内皮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有气孔器分布,气孔器为双环型,略下陷;栅栏组织3~4层细胞,海绵组织4~6层细胞。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维管束为外韧型,8~10个初生维管束围绕髓排列为1轮;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维管柱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3~5层。根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外壁加厚,外皮层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内侧具1层形成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呈辐射状排列。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3层。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具有一定耐阴和耐旱结构特征,同时与其生活的热带雨林沟谷中高温荫湿的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落葵薯(Anredera cordifolia(Tenore)Steenis)粘液细胞的分布及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落葵薯的茎、叶、叶柄中,粘液细胞单个散生分布于茎的髓及皮层组织中;叶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都可见粘液细胞,且海绵组织中的数量明显多于栅栏组织中的;叶柄中的粘液细胞不多,主要分布在维管束四周的皮层组织中。粘液细胞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原始细胞阶段、液泡化阶段、成熟阶段和细胞质解体阶段。粘液细胞最早出现于第六叶原基,且其发育与茎、叶器官的组织分化不同步。  相似文献   

19.
运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3个不同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居群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及其绿原酸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接骨草地上茎厚角组织明显,髓部由大小不等的两类薄壁细胞组成,且有单宁细胞分布;地下根状茎厚角组织细胞小,髓部薄壁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皮层及髓中有油细胞分布。(2)叶片为异面叶,栅栏组织细胞为短柱状,油细胞不明显。(3)绿原酸分布在根状茎皮层部分细胞、茎厚角组织部分细胞及叶片的海绵组织中,以海绵组织中含量最高。研究认为,髓部薄壁细胞大小的差异可作为接骨草的一个鉴别特征;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可迅速准确显示绿原酸的分布;在所研究的3个接骨草居群中,怀化居群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若以绿原酸为有效成分来采收接骨草,可以只采收叶。  相似文献   

20.
花叶开唇兰营养体的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