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脑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相关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51.67%)相比,联合组(71.67%)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础上结合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同时还可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为75例。观察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用药安全性,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同期,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茁)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90.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20 d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下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BDNF)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未溶栓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未溶栓AC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41例)和实验组(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4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7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7d后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7 d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未溶栓ACI患者,可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丁苯酞对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颈动脉狭窄大鼠大鼠(n=42)随机为三组-模型组、低剂量丁苯酞(20 mg/kg)组和高剂量丁苯酞(40 mg/kg)组,每组14只。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每天给予20 mg/kg、40 mg/kg丁苯酞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1 d。结果: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7 d、第14 d、第21 d的BBT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与低剂量丁苯酞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BCL2-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高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颈动脉狭窄大鼠的应用能提高海马CA1区Bax、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提高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与模型组各18只。三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检测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2)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3)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突触素及PSD-9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4)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大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应用可促进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的表达,并减小脑梗死面积,因而有利于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消栓肠溶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132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6,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疗效、卒中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流速(TM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水平[正五聚蛋白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浆血栓素B2(TXB2)],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后相比,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RI、Lp-PLA2、PTX-3、SAA、ET-1、TXB2更低,TMV、PSV、NO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和消栓肠溶胶囊联合治疗ACI,可减轻神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脑循环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ACI患者60例,按照入院奇偶顺序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奇,3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偶,30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程为7 d。对比两组治疗7 d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液流变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疗效明确,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卒中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LAA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6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单独治疗,和观察组(64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状态、炎症因子[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脑血流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7.653 ,P=0.00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S-100β及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6.25 % vs 5.36 %)(Fisher=1.000)。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老年LAA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分别联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中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高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27例。对比三组疗效、血脂、炎症因子、脑血流指标、相关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和总胆固醇 (TC )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三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外周阻力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三组间平均血流速度和外周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可更加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机体血脂、炎症因子,较为安全可靠,但有关脑血流的改变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并观察该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7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8例,接受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69例,接受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0d后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D-二聚体(D-D)、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评分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两组用药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情况,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d后老年快速认知筛查量表(QCST-E)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阿替普酶治疗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ACI,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ACI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及阿加曲班治疗,75例)及观察组(常规药物、阿加曲班及消栓肠溶胶囊治疗,7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损伤指标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更高,而NIHSS评分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ACI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损伤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bin bo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首次给予10 BU,隔日给予5 BU,每两天给药1次;观察组在巴曲酶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脑血康胶囊,每天3 次,每次3粒。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MBP、NSE、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NHISS和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25 %,明显高于对照组(64.2%,P<0.05);两组血清MBP、NSE、WBV、HCT、PV和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I评分明显升高(P<0.05),NHI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BP、NSE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1694部队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胃肠激素、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 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胃动素(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胃泌素(GA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胃康胶囊可提高胃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需经PCI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与计帧值(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frame count,CTFC)、ST段回落情况、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isoenzyme-MB,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PCI术后,两组冠脉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CFT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50%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梗PCI后患者的应用中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改善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胞磷胆碱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49例,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VD,可促进其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芪龙通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2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研究组(n=7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龙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14%(64/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24%(52/71)(P<0.05)。两组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 -1(ET-1)、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龙通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滴注两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残疾程度、脑血流灌注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缺血区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 (TTP)、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地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量,改善氧化应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