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乳腺癌的临床诊疗主要依赖影像学和相对较少的预后/预测指标(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等).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是基于原发肿瘤病灶的生物学检测,可用于转移或复发的检测指标很少,尤其是在切除肿瘤原发灶后,复发监测很困难.循环cell-free microRNAs(circulating cf-miRNAs,或简称circulating miRNAs)的发现为改变现有乳腺癌临床诊疗模式提供了可能.Cell-free miRNA通过外泌体、微囊或转运蛋白的主动外泌机制,可能在循环miRNA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Cell-free miRNA特别是circulating miRNA不仅自身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影响肿瘤细胞和组织微环境,而且还可以与其他信号通路发生交互通讯来调控肿瘤部位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细胞表型的上皮-间质转换,影响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本文综述了循环miRNA的特征与分泌机制,特别是乳腺癌相关的循环miRNA参与作为一种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预后评价和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宫颈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复发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它能在组织、血清和血浆等标本中稳定存在,可通过调控靶基因从而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宫颈癌细胞对药物和射线的敏感性,这使得mi RNA有望成为一种与宫颈癌诊疗密切相关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就miRNA在宫颈癌的早期分子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E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标本,采用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印迹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DEK的表达,分析DEK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DE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相关(P均0.01)。此外,DEK蛋白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OS和DFS比DEK低表达的患者差。DEK蛋白高表达在早期、中晚期均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具有评估价值,高表达的DEK乳腺癌患者与DEK蛋白低表达患者相比,总生存及无病生存时间均明显减少(P0.001)。74.30%(185/249)乳腺癌远处转移病例表现出DEK高表达,53.83%(204/379)的非远处转移例表现出DEK高表达(P0.001)。结论:乳腺癌中DEK基因高表达与远处转移显著相关。乳腺癌中DEK基因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DEK基因表达情况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DEK基因高表达与化疗耐药有一定的相关性。DEK基因是潜在的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复发转移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治疗疗效和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探讨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复发转移、判断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和干预治疗的靶点,已成为当今肝细胞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就其复发转移部分机制如microRNA、CD147分子、肿瘤干细胞以及肿瘤微环境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ell Search系统检测本院4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CTCs水平,比较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液中CTCs的差异,分析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TCs与其疾病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ell Search系统检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阳性率达42.5%;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CTCs≥5个/7.5 mL者的肝脏转移、骨转移、转移灶≥3处均较CTCs5个/7.5 mL者更高(P0.05),前者的PFS较之后者也表现出强烈的缩短趋势(X2=3.573,P=0.059),而肺转移、淋巴结转移、脑转移、胸壁复发、受体及HER2表达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Cell Search系统展现出较好的检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的能力。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CTCs的高检出率与腹腔脏器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相关。CTCs≥5个/7.5 mL患者的预后很可能要差于CTCs5个/7.5 mL者。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发病率约等于死亡率。胰腺癌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进展期相关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在血清标志物、基因标志物、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等分子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发展为胰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评估预后和监测早期复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近期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miRNA 31、miRNA 195、miRNA 892b等的异常表达明显相关。因此,miRNA 31、miRNA 195、miRNA 892b可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预后指标。本文研究了一种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新方法:设计探针(probe)并使用α-溶血素(αHL)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方法检测乳腺癌miRNAs。DNA探针与miRNA的中间序列完全匹配,特异性识别目标miRNA。miRNA·probe复合物分子穿过纳米孔道时,由于probe序列不同导致复合物分子与αHL相互作用不同,以至于miRNA 31·probe 31、miRNA 195·probe 195、miRNA 892b·probe 892b有不同形状和不同堵塞时间特征信号,可以有效区分该三种miRNAs。因此,未来有望实现乳腺癌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可以提高治疗的效率.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是一种衔接蛋白,在肿瘤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ASC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ASC蛋白的编码基因PYCARD在Oncomine数据库mRNA表达情况,MethHC数据库分析甲基化水平,bc-GenExMiner v4.3分析PYCARD在不同乳腺癌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再利用PrognoScan数据库分析PYCARD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发现PYCARD基因在乳腺癌中8例高表达,癌症组织中PYCARD的甲基化水平比正常组织显著升高,乳腺癌患者PYCRAD基因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系.预后结果分析发现PYCARD mRNA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和无复发生存期存活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上高于低表达患者.PYCARD基因在乳腺癌高表达,而预后结果又显示高表达患者的存活率高于低表达,这很有可能与PYCARD基因甲基化水平有关.本研究在指导乳腺癌治疗和评估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RMS1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切片和CK-19联合检测8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所有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情况,术后随访其复发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RMS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微转移及术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86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689淋巴结中有48粒(6.97%)检测到微转移,其中阳性病例22例(25.58%),BRMS1的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病例率(43.24%)和术后复发率(54.05%)远高于BRMS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2.24%,8.16%),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BRMS1与腋窝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可以成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指标,并对乳腺癌的分期、预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新发病例达226万例,占全部肿瘤新发病例的11.7%,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尽管乳房X光筛查被广泛用作乳腺癌筛查的工具,但其假阳性、辐射性和过度诊断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易于获取且稳定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乳腺癌无创筛查和诊断。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来自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DNA(circulating tumor cell DNA,ctDN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循环miRNA和BRCA基因突变等生物标志物,以及来自人体尿液、呼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乳头吸出液(nipple aspirate fluid,NAF)中的磷脂、miRNA、苯乙酮和十六烷等多种生物标志物与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上述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14(S100A14)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为确定新的分子分型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54例乳腺癌石蜡组织来源于2013年1月16日至2014年5月22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暨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1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100A14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100A14在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8.5%、47.1%、75.5%、80.0%,以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高,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低,四组间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100A1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肝转移呈正相关(r=0.134,P0.05),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3,P0.01),而与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ER-/PR-/HER2+型乳腺癌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S100A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HER2-型中,S100A14表达与术后肺转移呈负相关(r=-0.272, P=0.044)。结论: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其表达与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转移或复发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候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中极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致瘤性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目前为止,多数研究阐述了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型、分子亚型及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治疗意义,现就以上方面研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粘蛋白N-cadherin水平的关系及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3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GF-β1、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并比较三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将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乳腺癌细胞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免疫反应性,并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TGF-β1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TGF-β1和N-cadher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E-cadherin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GF-β1的阳性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在5年后复发的病人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没有复发的病人;E-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且在有淋巴结转移和5年后复发的病人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未复发的病人;与E-cadherin相反,N-cadherin在有淋巴结转移和5年后复发的病人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5年未复发的病人。E-cadherin表达与N-cadherin和TGF-β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N-cadherin表达与TGF-β1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TGF-β1处理可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E-cadherin水平及上调N-cadherin水平,并显著增加两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GF-β1、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引起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对临床指导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研究与乳腺癌细胞转移相关的分子靶点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3组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数据(GSE2034, GSE2603, GSE12276)为分析材料,采用GeneSpring软件筛选乳腺癌原发瘤与转移瘤芯片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PATHER、STRING、pSTIING和文献挖掘工具iHOP对差异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共筛选出乳腺癌转移共同差异基因147个,其中表达上调93个,表达下调54个. 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与增殖、细胞粘附、细胞迁移、血管形成及信号转导等生物通路和生物过程. 差异基因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14个蛋白,且在更为复杂的网络图谱中仍可见其中9个基因(CXCR4、MMP1、MMP2、MMP3、CTGF、COL1A1、MEF2C、PTGS2及SPARC)在重要的节点位置. 文献挖掘发现,COL1A1基因可能为新发现的乳腺癌转移候选基因,为乳腺癌转移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证实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早期可能就存在血液、淋巴及骨髓的微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这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能反映肿瘤存在与生长状态的生化物质,它们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复发和转移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更新,特别是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的进展大大促进了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 文章就肿瘤标志物发展历程,常用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分析了现有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重点阐述了新型肿瘤标志物,如多种表观遗传学标志物及循环核酸的研究及应用. 同时,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和MMP9在23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比较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3%和55.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Ⅰ期乳腺癌患者中的VEGF阳性率显著低于Ⅱ期+Ⅲ期;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淋巴结转移组中MMP9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MMP9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MP9与VEGF在复发组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是乳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高表达是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乳腺癌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成素养蛋白2(Angptl-2)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Luminal A型50例、42例Luminal B型(HER-2阴性)42例、HER-2过表达型1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20例,并分析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GFBP-3、Angptl-2表达水平;随访24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血清IGFBP-3、Angptl-2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TNBC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相比,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IGFBP-3表达水平较低,Angptl-2表达水平较高(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46%、38.46%、23.08%、25.00%。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IGFBP-3、Angptl-2均是影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GFBP-3异常高表达提示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而Angptl-2表达水平与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呈正相关性(P<0.05)。针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预测中,血清IGFBP-3、Angptl-2、IGFBP-3+Angptl-2均呈现AUC>0.75。结论:血清IGFBP-3、Angptl-2可作为HER-2过表达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可根据血清IGFBP-3、Angptl-2表达水平预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侵袭性肿瘤,具有极易发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肝细胞胆管癌和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等。目前,手术切除、放射性和化学治疗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特异性差、临床效果有限,肝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18%。肝癌干细胞是存在于肝癌组织中特定的细胞亚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强致瘤性,驱动肝癌起始、转移、耐药和复发。因此,肝癌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干性维持机制的阐明,不仅能够揭示肝癌发病的分子机理,也为肝癌的分子分型、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最新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与CD13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抑制CD13+肝癌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肿瘤体积。因此,肝癌干细胞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靶标。文中将从分子标志物、干性维持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总结肝癌干细胞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钟蛋白TIMELESS是生物体周期节律相关的核心分子钟的一员。TIMELESS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代谢,DNA损伤的识别和修复等。研究发现,TIMELESS的表达与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和鼻咽癌等的发生发展明显关联。在乳腺癌中,TIMELESS的调节作用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晰。本文分别研究了TIMELESS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方面的调控作用。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发现,TIMELESS可明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乳腺癌细胞ZR-75-30和T-47D中,TIMELESS过表达分别上调克隆数量约1.6倍和1.8倍。通过报告基因检测对雌激素信号通路的研究发现,TIMELESS和雌激素受体ERα(estrogen receptor)共表达与单转ERα相比,使得雌激素受体ERα的转录活性提高约3倍;而通过对于Basal型乳腺癌患者生存曲线分析发现,Timeless高表达与basal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正相关。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TIMELESS对于乳腺癌细胞转移的调控作用。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F-肌动蛋白组装检测发现,TIMELESS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同时,TIMELESS敲低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数量约1.6倍,并下调了上皮标志物E 钙黏着蛋白的表达,上调了间质标志物N-钙黏着蛋白表达。本研究提示,TIMELESS在调控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差异调控,即TIMELESS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而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这为生物钟蛋白质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分子基础,同时为乳腺癌的分型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