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鲨类脑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解剖观察了我国有代表性的鲨类脑颅共32种,分隶于8目14科24属。研究结果认为鲨类的脑颅共可分为9个式型和12个亚型。现存虎鲨目、须鲨目的鲸鲨科和扁鲨目吻软骨缺如,六鳃鲨目、须鲨目、角鲨目和锯鲨目均具一吻软骨,它们是一些古老和一些特化的类群。现存大多数种类均具3根吻软骨。在各不同分类阶元常有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可作为分类依据之一,亦可显示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3.
李思忠  王惠民 《动物学报》1989,35(2):213-221
本文研究了中国鲽形目8科、27属和约40种的脑颅骨;指出其脑颅骨的最显著特征是前部左右不对称,并首次发现鳒科无基蝶骨(与Berg,1940,1955及Nelson,1984的记载不同),副蝶骨延及基枕骨腹侧后端或附近(与Amaoka,1969及Ochiai,1963的记载也不同)和冠鲽科无眶间突且左右前额骨互连。还依它们脑颅骨的异同,探讨了其演化程度,并拟有中国鲽形目各亚目及科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在中泥盆世的某段时间里,由于发生了象干涸这样的自然现象,脊椎动物首次用自己的四肢从水中爬到陆地上来了。到了晚泥盆世,出现了真正的陆地脊椎动物,即四足类。在古生物学教科书中,最早的四足类是30年代在格陵兰首次发现的鱼石螈。鱼石螈真是最早的四足类吗?它是怎样进化成真正的两栖类的呢?这对研究早期四足类的古生物学家来说仍是一个谜。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以及寻找和两栖类更相似的原始四足类化石,英国剑桥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联合调查队于1987年在东格陵兰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考察。研究区域在格斯哈尔夫,位于北极圈73°N南约800公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介形类12属25种,包括8新种。其中含速足目类10属23种,另含圆足目类2属2种。速足目类10属的12已知种和6新种以及圆足目类2属的2新种,在本文中作了描述和图解。  相似文献   

6.
四足类是从叶状鳍鱼类(Lobe-finnedfishes,即肉鳍鱼类)进化而来的观点已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这是比较形态学和进化形态学的一大成就。但一个多世纪以来却一直不能确定叶状鳍鱼类(包括三个类群,即绝灭的扇鳍鱼、空棘鱼和肺鱼)中的哪一类更接近四足类,这为深入研究脊椎动物如何从水生过渡到陆生这一问题带来障碍。八十年代以前,这一问题主要是古生物学家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已绝灭的扇鳍鱼类(r…distian)是四足类的祖先(Jarvik1980等)。大约在50年前,拉蒂迈鱼江atimer山,又称矛尾鱼)被发现,这一代表已绝灭…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蜥脚类蜀龙(Shunosaurus)的脑颅分别从其头骨特征、脑垂体、耳区、视觉系统、脑神经等诸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Shunosaurus 内颈动脉不分叉;基蝶骨突强烈收缩;外淋巴囊出现在中耳及 IX、X、XI 孔与颈静脉孔内分外合等现象十分独特.因此,Shunosaurus 应视为一种特化的原始蜥脚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广西德保四红山剖面早泥盆世牙形刺p.serofinus带中荷尔介类介形类6属6种,包括4新属(Foeditatis,Miraculohollinella, Parasemibolbina和Valetudinis)和5新种。文中分析了荷尔介类同种异型特征,提出荷尔介类的新的分类方案,并建立一新科(Foeditatidae)和两新亚科(Foeditatinae和Miraculohollihellinae)。  相似文献   

9.
四只足的鸡     
最近,江苏如皋人民公园获得一只四足鸡,体重达五百多克(图见封三)。该四足鸡出生于1984年5月1日,出壳后  相似文献   

10.
牙形类漫谈     
形似牙,纵载千秋史话; 色如玉,横标万里油花。  相似文献   

11.
乌科剖面位于四川布拖县乌科乡境内。在此剖面的石门坎组上碎屑岩段中产有相当丰富的介形类丽足介目,特别是球茎介科的化石。经研究、鉴定,初步划分出2个属和6个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Entomozoe bispinosa sp.nov.,E.suboblongasp.nov.,E.wukeensis sp.nov.),1个比较种和2个未定种。在分析上述属、种,特别是相关种的地质、地理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并参考其他门类化石(如腕足类动物群)和岩石性质,提出石门坎组上碎屑岩段可能要低于笔石M.crispus带上部,大致相当于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早期。Entomozoe和球茎介科的最早代表推测是产自石门坎组上碎屑岩段Entomozoe的那些分子,如E.suboblongasp.nov.,而非E.tuberosa(Jones),1861(或其亲缘种E.aff.tuberosa)(Siveter et al.,1990,2006)。文中还就上述丽足介目动物群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石门坎组上碎屑岩段可能是在陆棚浅水到相对较深水、能量较低的、温暖的开阔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2.
从内鼻孔的发育和进化看四足类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红  黄世强 《生物学通报》1993,28(3):4-6,12
陆生脊椎动物头部具有两对鼻孔。一对外鼻孔,位于头部前背面,另一对是内鼻孔。内鼻孔作为脊椎动物由水上陆进化的关键结构之一,其发生和进化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热点。内鼻孔是陆生脊椎动物的鼻囊与口腔之间的开口,是呼吸空气的必经之道,其开口位置在口腔上腭部,在前颌骨、上颌骨、锄骨和腭骨之间。Romer探讨了为  相似文献   

13.
西安现代人脑颅的性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西安现代人成年颅骨一百例(男50,女50)进行了廿个项目的测量。对其中性差非常显著的八项,进行了性差鉴别。 中颅、高颅和狭颅型的出现,两性均占多数,与湖南、长春男性的资料作了比较,高颅型的出现率在三个地区之间无差异,似乎可作为国人之代表型。  相似文献   

14.
鄂西奥陶纪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西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地层出露齐全,尤以宜昌黄花场、分乡两剖面更有代表性,是我国奥陶系划分和对比的不可缺少的地区之一。本文描述的介形类,采自宜昌,长阳和秭归等地,计有13属19种,其中新种15个。这一发现进一步补充了奥陶纪介形类动物群的内容和充实了对介形类在奥陶纪演化特点的认识,并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晚始新世兔形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记述了采自内蒙古二连浩特、额尔登敖包、扎木敖包和豪斯布尔都等地上始新统的兔形类化石:Desmatolagus vetustus、Gobiolagus tolmachovi和Leporidae indet.。对前两种以前未知的部分作了补充描述。着重讨论了额尔登敖包地点的“下白层”的归属和时代,认为它属乌兰戈楚组,时代为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鲤形目鱼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2009年4月,在贵州省荔波地区进行的调查和对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标本整理中发现4种鱼类,均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ea,经鉴定认为是贵州省新纪录,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鱼类标本室.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鳉形目鱼类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青鳉(Oryzias latipes)的连体胚胎现象各一例.上述连体胚胎均为腹部粘连,内脏各器官分别独立,产出或孵化后短时存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整理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石炭纪牙形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基于中国材料建立的石炭纪牙形类分类单元进行了厘定, 其中5个属/亚属中只有2个是有效名称; 99个种中有效种48个, 无效种7个, 尚有44 个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中国石炭系4个地层大区10个地层区的牙形类生物地层序列进行了讨论和厘定。华南区包含完整的石炭系的43个牙形类生物带, 其它地层区包括准噶尔区10个、羌塘区8个、塔里木区8个、祁连–贺兰山区8个、内蒙古–吉林区6个、华北区3个、滇西区6个、藏南区5个、以及冈底斯区2个。石炭系尚有4个阶即谢尔普霍夫阶、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和格舍尔阶未确立全球界线层型。牙形类是最具潜力的界线标志。中国贵州罗甸纳庆剖面是这4个阶的候选层型剖面。该剖面产丰富的牙形类化石, 包括各阶潜在的界线标志化石, 而且近年来在它们的演化谱系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亚洲疣猴面颅和脑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亚洲疣猴123个头骨的面颅和脑颅的14项变量作了分析。讨论了东亚古环境的变迁对亚洲疣猴辐射的影响。据分析结果,似乎获得了几个新结论:1)亚洲疣猴可能还有另一条迁移路线——沿特蒂斯海北岸的西藏南部进入我国横断山区,故它们可能有两个分化或辐射中心,即“Sundaland”和我国的横断山地区;2)Nasalis(2n=48)可能是亚洲疣猴中最原始的一个属;3)Pygathrix与Presbytiscus具有最大的相似性,但前者与Phinopithecus相差甚远;4)Phinopithecus无论面颅和脑颅或是起源都是亚洲疣猴中更为特化的一个属。提出了亚洲疣猴系统发育支序图。  相似文献   

20.
介形类个体发育过程中壳体形状及各种构造的多态性,以及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分形类壳体各种分类特征形态变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在介形类个体发育中壳体形状、大小、肌痕、边缘毛细管带、边庭、铰合构造及纹饰的变化,并介绍了成年期雌、雄性壳体及左、右壳瓣在形态上的差异;列举了环境因素(主要是水体温度、含盐度、深度)对介形类壳体各分类特征形态变化的影响。基于以上事实,提出了古生物工作者在介形类化石鉴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某些描述术语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