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从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arixol (1)、(2R)-5,4'-二羟基-6-甲基-7-甲氧基-黄酮(2)、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3)、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4)、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5)、异鼠李素(6)、4',5-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7)、山奈酚(8)、β-谷甾醇(9)、豆甾醇(10)、胡萝卜苷(11)、香草酸(12)、对羟基苯甲酸(13)、二甲基罗汉松脂素(14)、15-二十九烷醇(15)。其中,化合物2,4,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浸膏在浓度为5~100 mg·mL-1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5%~70%、53%~72%、61%~71%和33%~65%。上述结果为更加深入探究落叶松针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大极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e)Benth.)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3,5-二羟基_4',7-二甲氧基黄酮(3)、Apigenin 7-galacturonide(4)、Apigenin 7-(O-methylghacuronide)(5),Luteolin 7-O-(6-O-methyl-β-D-glucuronopyranoside)(6),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Quercetha-7-β-D-ghcoside(8),3,23-D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9)、Syringaresinol-β-D-glucoside(10),毛蕊花糖苷(11)、列当苷(12)、紫葳新苷(13),化合物2~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7,8-二羟基二氢黄酮(3)、4,2',4'-三羟基查尔酮(4)、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2',4'-二羟基查尔酮(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和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0)。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白木香树干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白木香[Aquilaria smensis(Lour.)Gilg]树干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4'-二甲醚(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7,4'-二甲醚p)、芫花素(4)和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树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采用p NPG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主要为乙酸乙酯部位(IC_(50)=6. 96±0. 82 mg/L)和正丁醇部位(IC_(50)=5. 27±0. 26 mg/L),且显著强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_(50)=2840. 61±6. 44 mg/L)(P 0. 05)。从蒲桃枝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1)、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查耳酮(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4)、5,4'-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5)、对羟基苯甲醛(6)、槲皮苷(7)、鞣花酸(8)、丁香苷(9)、丁香酸葡萄糖苷(10)、腺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2~5和7~8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了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 viminalis)叶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饲料载毒法对垂枝红千层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2、4、10进行了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初筛。从垂枝红千层叶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槲皮素(2)、5,4'-二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3)、山奈酚(4)、5-羟基-7,4'-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5)、杜鹃素(6)、没食子酸甲酯(7)、原儿茶酸(8)、没食子酸(9)、2,6-二羟基-4-甲氧基异戊烯基间苯三酚(10)、vimifoliol(11)、丁二酸(12)及白桦酸(13)。化合物1~9、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杀虫活性研究表明间苯三酚类化合物10具有较强的杀甜菜夜蛾活性,其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药鱼藤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芙蓉菊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芙蓉菊属植物芙蓉菊的全草中分离得到六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1),粗毛豚草素(2),3',4'-二甲氧基-5',5,7,-三羟基黄酮(3),万寿菊黄索-3,6,7-三甲醚(4),石杉黄素(5),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地菍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及对比文献等方法鉴定为4-O-β-D-吡喃葡萄糖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槲皮素3-O-刺槐二糖苷(2),8-C-吡喃葡萄糖基-5,7,3',4'-四羟基黄酮(3),3-O-β-D-吡喃葡萄糖基-4',5,7-三羟基黄酮(4),6-C-吡喃葡萄糖基-4',5,7-三羟基黄酮(5),3-hydroxy-22(29)-hopen-23-oic acid(6),2,3-di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7),3β-sitosterol laminaribioside(8),姜糖酯B(9),3-O-β-D-galactopyranoside-glycerol1-alkanoates(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二十八烷醇(13),二十四烷酸(14)以及三十四烷(15)化合物结构。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显脉獐牙菜(Swert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UV、IR、MS、1H NMR、13C NMR等波谱鉴定其结构。从显脉獐牙菜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3,8-三羟基-5-甲氧基酮(2)、5,7,3',4'-四羟基黄酮(3)、3,5,7,3',4'-四羟基黄酮(4)、2-C-β-D-吡喃葡萄糖-1,3,6,7-四羟基酮(5)、獐牙菜苦苷(6)、当药苦酯苷(7)、羟基当药苦酯苷(8)、齐墩果酸(9)、胡萝卜苷(10),化合物3~5、7、8和10为首次从显脉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1),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3),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化合物1~5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从黄芫花叶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中分离得5、7-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4'-O-D 葡萄糖甙、5、7、4'-三羟基黄酮,3'-O-β-D 葡萄糖甙、5,7、3'、4'-四羟基黄酮,3-O-β-D 葡萄糖甙、5、7、3'、4'-四羟基黄酮-8-C-β-D 葡萄糖甙等四种黄酮甙;在醚溶性成分中分离得正三十一烷、三十烷醇、二十八烷醇及29-羟基二十九烷酮-3等四种成分。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黄药子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从中共得到2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数据比对,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菲(1)、7-羟基-2,3,4-三甲氧基菲(2)、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3)、3-羟基-2,4,7-三甲氧基-9,10-二氢菲(4)、2-羟基-3,4,7-三甲氧基-9,10-二氢菲(5)、7-羟基-2,3,4-三甲氧基-9,10-二氢菲(6)、7-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7)、2-羟基-4,7-二甲氧基-9,10-二氢菲(8)、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9)、2'-羟基-3,4,5-三甲氧基联苄(10)、2',3-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11)、3-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12)、3,5-二羟基-4-甲氧基联苄(13)、pteryxin(14)、praeruptorin A(15)、山柰酚(16)、7,3',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7)、黄独乙素(18)、diosbulbin G(19)、3-羟基-β-突厥酮(20)、(6S,9S)-吐叶醇(21)、(6S,9R)-吐叶醇(22)和blumenol B(23)。其中,化合物4~8、10、12~15、20~23共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千里香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千里香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里香脂素(1)、8-去甲基川陈皮素(2)、ficusal(3)、lariciresinol-4′-monomethy ether(4)、(±)-5′-methoxy-4′-O-methyllariciresinol(5)、diospyrosin(6)、(-)-9′-O-E-feruloyl-lyoniresinol(7)、7-O-methylphellodenol-B(8)、欧芹烯酮酚甲醚(9)、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酮(10)、4′-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1)、5-羟基-6,7,3′,4′-四甲氧基二氢黄酮(12)、4′-羟基-5,7,3′-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3)、5,7,3′,4′,5′-五甲氧基二氢黄酮(14)、2′,4-二羟基-3′,4′,6′-三甲氧基查尔酮(15)、2′,3-二羟基-4,4′,6′-三甲氧基查尔酮(16)、楝叶吴萸素B(17)、2′-羟基-3,4,5,4′,6′-五甲氧基查尔酮(18)、2′-羟基-3,4,4′,6′-四甲氧基查尔酮(19)、5,8-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20)、3′-羟基-5,6,7,8,4′,5′-六甲氧基黄酮(21)、5,3′,5′-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2)、5,7,3′-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23)、3′-羟基-5,6,7,4′-四甲氧基黄酮(24)、5,7,3′,4′,5′-五甲氧基黄酮(25)、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26),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8、10~13、15、16、20~24为首次从九里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千里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连香树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黄酮醇,l个为酚酸类成分。经理化测定和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Ⅰ)、3,5,7-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Ⅱ)、5,7,4'-三羟基-3,8-二甲氧基黄酮(Ⅲ)、3,5,7,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Ⅳ)、3,5,7,4'-四羟基黄酮(Ⅴ)、5,7-二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Ⅶ)、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Ⅷ)和没食子酸乙酯(Ⅵ)。其中化合物Ⅶ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除化合物Ⅴ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小叶黄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叶黄杨氯仿组分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豆甾醇(Stigmasterol,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水杨酸(salicylis acid,Ⅳ)、香草酸(vanillicacid,Ⅴ)、5,4′-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3,3′,7-trimethoxy-flavone,Ⅵ)、5,4′-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3,3′,6,7-tetramethoxy-flavone,Ⅶ)、Cleomiscosin A(Ⅷ)、3,5-二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甙(3,5-dihydroxl-4′,6,7-trimethoxyl-flavone-3′-O-β-D-glucopyranoside,Ⅸ),其中化合物Ⅳ、Ⅴ、Ⅵ、Ⅶ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苦槛蓝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A.Gray)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桔皮素(1)、甜橙素(2)、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3)、4′,5,7,8-四甲氧基黄酮(4)、去甲基川陈皮素(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3′,4′,5,6,7,8-六甲氧基黄酮(7)、二氢山柰酚(8)、木犀草素(9)、3′,4′,5,7-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10)和芹黄素(11)。除化合物9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2,8和9对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这为苦槛蓝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民间药用植物山敲骨(Pseuderanthemum latifolim(vahl)B.Hansen)的茎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尿囊素(allantoin,1),7,4′-二羟基黄酮(7,4-′dihydroxyflavone,2),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one,3),5,6-二羟基-3′,4′,7,8-四甲氧基黄酮(5,6-dihydroxy-3′,4′,7,8-tetramethoxyflavone,4),sitoindosideΙ(5),antirrinoside(6),stigmasterol(7),stigmasterol-3β-O-glucopyranoside(8)。  相似文献   

20.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广西植物》2017,37(9):1182-1186
该研究利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对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提纯、分离共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石斛酚(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3),二氢藜芦醇(4),安告佛醇(5),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6),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丁香树脂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其中,除化合物2和化合物10以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