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52-2001年中国大豆食心虫发生面积与食心虫发生前一年1月至当年4月中74个环流特征量及286个网格点海温逐月及不同组合时段距平值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了大气环流和海温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分别建立了中国大豆食心虫发生面积的大气环流和海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和延伸预报.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和延伸预报效果均较好,2002-2004年大气环流模型延伸预报平均准确率达88%,海温模型延伸预报准确率达86%.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福建省永安市1978—1988年诱虫灯下二化螟蛾发生期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影响因子与预测对象的相关分析来选择初选因子.再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第一代二化螟蛾发生期的预测模型。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报检验,该模型的判别率达90.1—100%;经1989和1990年实报,预报等级符合实际发生等级。  相似文献   

3.
用模糊综合决策模型预测稻瘿蚊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章富 《昆虫知识》1992,29(6):321-324
本文利用18年稻瘿蚊的有关资料,组建稻瘿蚊发生动态的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结果表明,短期预报经历史回报及3年预报符合率达100%。中期预报可提前80天,经历史回报及3年预报符合率分别为96%、90%。据此认为,该模型在农业生产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害虫迁飞规律的揭示为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开拓了新的探索领域,许多昆虫学工作者和气象工作者致力于气象因素与迁飞关系的研究,进行害虫长期数量预报。赵圣菊(1984)建立了粘虫一代发生区的发生期、发生量的长期预报模式.宋祥燕(1983)分析了迁飞的气象条件,作了稻纵卷叶螟迁飞期、迁飞量的预报尝试。程极益等(1985)用PC-1500微型机以3—5月的气象资料作为参量预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我们为了预报郑州地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数量,用IBM电子计算机分析了1978—1985年的气象资料和虫情资料,筛选了主要生态因素,组建了预报方程。材料和方法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相似文献   

5.
麦蚜复合种群动态预测的Fuzzy推理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利用了山东省曲阜地区1982-1994年共13年的资料,选用了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和4月7上旬温湿系数作为预报因子,麦蚜蚜量始达500(头/丰株)的日期作为预报对象组建Fuzzy推理模式。对历史资料进行回代验证,其历史拟合率达100%。将1995年的观测数据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为麦蚜复合种群动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蚜是曲阜地区小麦穗期的主要害虫,种类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麦一叉蚜Schizaphumgraminum(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等,其发生或早晚不同年份间差异很大.为了及时准确作出预报,指导防治,笔者依据本站1982~1994年系统观测资料,对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预报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整理1.互选取预报因子据13年系统观测资料,以麦蚜发生期(蚜量始达500头/百株的日期)为预报对象(y),为研究方便,令4月25日为儿将历年发生朝代换成自然数值,然后用单因子相关法选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福建省永安市1978-1988年诱虫灯下二化螟蛾发生期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影响因子与预测对象的相关分析来选择初选因子.再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第一代二化螟蛾发生期的预测模型。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报检验,该模型的判别率达90.1-100%;经1989和1990年实报,预报等级符合实际发生等级。  相似文献   

8.
冀南麦区麦蚜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冀南麦区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日期做为发生期预报量,采用模糊数学因子权重综合评判方法进行预报,发生期历史符合率达100%,发生量历史符合率88.9%,两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量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期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研究安徽省潜山县1991-2016年25年的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发生量和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并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一代幼虫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历史符合率达96%,只有2008年预报值与实况值差1级。一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相比,25年中完全相同的有22年,历史符合率达88%。预报结果不同的是1996年、2005年和2016年,预测值与实况值均相差1级。【结论】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郭翔  王明田  张国芝 《生态学杂志》2017,28(12):3994-4000
四川盆地冬繁区是常年受小麦条锈病危害最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利用盆地冬繁区代表站点1999—2016年的气象资料和条锈病资料,根据发病面积比将小麦锈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具有明确生物学意义的气象因子,并建立了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降水量及距平百分率、相对湿度及距平百分率、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等多种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其中,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距平百分率起主导作用.历史回代检验中,区(县)级样本准确率64%,市级样本准确率89%.对2017年盆地冬繁区小麦锈病发生气象等级进行预报,预测结果完全正确的样本占总样本量的62.8%;误差1个等级的样本占27.9%,误差2个或2个以上等级的样本仅占9.3%,预测效果较好,能达到从气象角度对小麦锈病发生进行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alis L.是我国北方农牧业生产上一种重要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一旦暴发会给当地农牧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康保县1977-2008年1代草地螟幼虫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应用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预测法,构建了1~3阶转移概率矩阵,组建模型对该县2009-2011年1代草地螟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与大田实际发生情况完全一致,准确率100%.对1980-2011年的历史资料进行回检,历史符合率89.9%,该方法可对草地螟进行长期预报,为草地螟长期预报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对草地螟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效积温法预测茶尺蠖防治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坤山  陈信祥 《昆虫知识》1995,32(6):336-339
利用22年历史气象资料和有效积温法,由茶尺蠖幼虫期或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下一代防治适期,并进行验证。1993年在室内外经5代39次预测验证,总符合率达96.6%。由幼虫期预测可使预报提前20~35天。  相似文献   

13.
王洪誉 《昆虫知识》1998,35(4):197-200
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是我地小麦穗期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虫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期(穗蚜量达500头的日期)不同年份间差异很大。为了及时准确作出预报,指导防治,笔者应用模糊因素加权综合评判法对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研究方法1.1选取预报因子麦长管蚜的发生期主要受温度、降雨量等气候因素的影响。笔者对本站1982~1994年13年的系统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与发生期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2个:X1,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相关系数r1y=…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验法则的小麦白粉病气候年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湿度条件是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气象要素.应用河北省主麦区1987-2010年小麦白粉病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利用合成分析和秩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根据经验法则,利用小麦白粉病流行阶段的温度距平和湿度距平判别白粉病流行程度,并确定了白粉病流行的气候年型与指标.经历史回代,判别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准确率为84%,并进行了2011年、2012年的外延指标判别,准确率达100%,综合判断准确率在85%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小麦白粉病影响评估与长期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新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斜纹夜蛾是浙江省慈溪市蔬菜、大豆的重要害虫。 90年代以来已有 5年大发生 ,其原因为主害作物大豆、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 ,气候条件适宜 ,繁殖量大 ;其危害夏秋蔬菜损失达 65.6% ,危害秋大豆造成减产 2 2 .5%~ 77.5% ;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进行预测预报 ,较黑光灯、糖醋液、树枝把诱蛾灵敏、清晰、专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象信息和棉花生长发育状况预测膜下滴灌棉花实时耗水量,对提高膜下滴灌棉花实时灌溉预报精度十分重要.本文利用石河子垦区1953—2008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了基于Hargreaves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的基本参数,根据2009—2010年2个生长季的大田膜下滴灌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积温的作物系数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棉田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并利用2011年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区棉花苗期、蕾期及花铃期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7%、2.4%和1.6%,而且该模型可以根据实时气象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实时修正,可以用于指导当地膜下滴灌棉田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 Bcyes 意义下的判别分析法,建立了8个三化螟逐步判别预测模型,其中包括4个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和4个始盛期的预测模型。回报验证结果表明:符合率最低的76%,最高达100%。各类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90%的模型分类有效.这些模型可为三化螟的预测预报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三化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5代(包括越冬代)。笔者根据南宁地区历年诱蛾灯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三化螟的特性,找出影响本地区三化螟各世代发生期迟、早的主要因素(5厘米深的土壤温度和雨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探索,建立了各世代发生期的预报方程。并经过1979年实际预报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广西荔浦、贵县、钦州三县的三化螟各世代发生期资料以同样的因素建立了各世代螟蛾发生期预报方程。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á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是我国稻区的主要迁飞性害虫,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以重庆市秀山县1983~2007年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运用基于马尔可夫链理论的转移概率预测法,构建了1~5阶转移概率矩阵,根据每一阶概率矩阵单独进行回报的历史符合率计算各阶转移概率矩阵的权重,以预报年前5a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连续发生状态预测第6年的发生级别.回报20a的结果历史符合率均达到90%,对2008年的预测也符合当年田间实际发生情况.该方法构建的5阶转移概率矩阵及其权重对于秀山县及其邻近地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害虫的长期可预测性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麦秆蝇是春小麦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根据1958年在坝上的调查,小麦被害株率平均达30%以上;产量损失约三成左右,因此掌握麦秆蝇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的重要措施。目前对麦秆蝇发生消长的观察记载资料不多,需加以研究,现仅根据几年来的初步观察,提出几点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