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茂兰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种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药门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其种群特征是制定切实有效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该研究根据四药门花在贵州茂兰的分布特征,设置了5个40 m×10 m样带对其种群进行调查,从种群径级结构[Ⅲ级开始,胸径(DBH)2.5 cm为一个径级]、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面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贵州茂兰四药门花个体数比例最大的为IV级(2.5 cm≤DBH5 cm),占27.0%,幼苗库的个体数比例占24.7%,为稳定型种群。(2)I级(h1.3 m)、Ⅱ级(h1.3 m且DBH1 cm)的生命期望值最大;在V龄级(5cm≤DBH7.5 cm)前的预期生命值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V龄级后预期寿命先升后降。(3)死亡率曲线和消失度曲线趋势一致,大致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但降幅较小;龄级V的死亡率和消失度最高,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环境筛尤其是水分胁迫。(4)存活曲线除Ⅱ级到Ⅲ级(1 cm≤DBH2.5 cm)有小幅上升外,基本单调递减。(5)四药门花种群的就地保护,除延续现在的封禁模式外,需要对中树加强抚育。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及谱分析理论,分析了油松种群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量的周期性。主要结果如下:(1)油松种群幼苗幼树个体数较多,中径级的个体数较稳定,而高径级由于种间竞争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个体数明显下降。(2)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Ⅱ型。动态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3)油松种群波动存在小周期,但变化不大,说明油松种群发展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锐齿槲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本研究以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 hm2森林样地内优势树种锐齿槲栎为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其空间格局及其种内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锐齿槲栎径级结构呈“双峰”型,幼树(1 cm≤胸径DBH<5 cm)个体数较多,种群呈增长型结构,更新良好;中树(15 cm≤DBH<25 cm)比大树(25 cm≤DBH<35 cm)、老树(DBH≥35 cm)的个体数略多,但远少于幼树和小树(5 cm≤DBH<15 cm)。锐齿槲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海拔依赖性,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分析表明,各径级个体在<60 m的大尺度范围聚集分布。使用异质泊松模型剔除生境异质性分析表明,各径级的个体转变为大尺度的随机分布,表明树种的分布明显受到生境变化的影响。在<40 m的小尺度范围内,径级差距小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径级差距大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转变为负关联和无关联;在>40 m的大尺度范围内,大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而幼树和其他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负关联或无关联。锐齿槲栎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是种群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探讨该种群的生命过程,并对种群的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种群径级结构表现出小径级和大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少而中间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多的特征,其中,Ⅳ级(15 mm≤BD20mm)至Ⅵ级(25 mm≤BD30 mm)以及Ⅰ级(BD5 mm)和Ⅱ级(5 mm≤BD10 mm)的个体存活数分别占个体总存活数的52.0%和3.3%。从静态生命表看,个体存活数和个体标准化存活数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径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个体标准化死亡数、个体死亡率和个体损失度在Ⅰ级至Ⅲ级(10 mm≤BD15 mm)均为负值,Ⅳ级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增加的趋势,Ⅸ级(40 mm≤BD45 mm)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减少的趋势;个体区间寿命在Ⅳ级和Ⅴ级(20 mm≤BD25 mm)达到峰值,此后随径级增大而减少;个体总寿命、个体期望寿命和个体存活率总体上随径级增大而减少。该种群的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曲线,显示该种群为下降型种群;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从Ⅲ级开始波动增加,无明显峰值。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与现存个体存活数相比,在未来2和5年后,Ⅷ级(35 mm≤BD40 mm)至ⅩⅣ级(65 mm≤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均呈增加趋势;在未来10年后,Ⅹ级(45 mm≤BD50 mm)至ⅩⅤ级(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增加,且径级越大增加趋势越明显。总体上看,该种群幼苗缺乏,呈衰退趋势,为下降型种群;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是主要致危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对该种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系国家Ⅱ级渐危物种,其主干倒伏或死亡后,若干分枝可形成主干并生长至成龄树。为了解分枝成株野核桃的种群结构与动态,采用普查法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分枝成株种群进行调查,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及匀滑技术建立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得到年龄结构动态指数,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曲线、生存函数曲线,进而获得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趋势。结果表明:1)4个坡向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0,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2)不同坡向2龄级个体数远大于1龄级,1龄级分枝成株野核桃比2龄级更难通过环境筛;3)阴坡种群增长最高,半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好、种群抗干扰能力最强,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差,种群抗干扰能力最低;4)生存函数分析显示,阳坡种群早期稳定,中期脆弱,而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种群早期脆弱,中晚期稳定。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及谱分析理论,分析了油松种群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量的周期性。主要结果如下:(1)油松种群幼苗幼树个体数较多,中径级的个体数较稳定,而高径级由于种间竞争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个体数明显下降。(2)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Ⅱ型。动态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3)油松种群波动存在小周期,但变化不大,说明油松种群发展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马芳  王顺忠  冯金朝  桑卫国 《生态学报》2018,38(16):5717-5725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是保存较完整的落叶阔叶次生林,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是次生林演替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下一步演替发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其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以东灵山20hm~2样地为固定监测平台,分析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的活立木、枯立木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中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103702株,植株密度为5185.1株/hm~2;枯立木共有4543株,植株密度为204.9/hm~2二者均包括了分枝和萌枝的个体数。样地内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58种,分属于33属18科,DBH≥1 cm的枯立木共有33种,分属于23属15科。(2)活立木与枯立木整体分布随径级增大,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小径级个体多度在分布中优势显著。(3)活立木空间分布随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10 cm≤DBH20 cm、DBH≥40 cm此趋势明显,而20 cm≤DBH40 cm在0—50 m的尺度范围内,规则、随机、聚集分布均出现。枯立木的空间格局,DBH5 cm,DBH≥40 cm,尺度接近30 m时,随机分布;5 cm≤DBH40 cm,0—50m尺度范围内,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了径级大小在空间分布上互补,不同径级的个体占据了样地内不同的生态位。(4)不同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关联性分析表明,小径级小尺度,关联显著,大径级大尺度空间关联性逐渐减弱。枯立木的产生,是活立木受密度制约调控、演替地位及演替阶段、生境异质性等因素调控的结果,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有利于认识种群的更新、稳定性及演替,可为其经营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赣中闽楠(Phoebe bournei)天然种群为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对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进行分析,运用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数量特征,采用扩散系数及丛生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幼苗(D2 cm)、幼树(2 cm≤D5 cm)、小树(5 cm≤D10 cm)、中树(10 cm≤D20 cm)、大树(20 cm≤D40 cm)和老树(D≥40 cm)占总株数的比例分别为57.93%、13.14%、12.91%、9.49%、4.96%和1.59%,其径级结构总体上呈倒"J"型;种群在D2 cm且H1 m、5 cm≤D10 cm和60cm≤D65 cm三个阶段的死亡率均超过了50%,在25 cm≤D30 cm阶段生命期望值最大(ex=4.50);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属于增长型且趋于稳定型的种群,对外界干扰敏感度较高;种群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减小,从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老树阶段由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珍稀植物银砂槐中国分布区的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国唯一银砂槐(Ammodendron bifolium)分布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狭窄区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银砂槐自然种群的径级结构图,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银砂槐种群结构中小径级个体较多,即Ⅰ~Ⅲ径级占70.4%,Ⅳ~Ⅶ径级占27.62%,Ⅷ~Ⅹ径级仅占1.98%,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Ⅰ径级个体数少于Ⅱ径级,种群的自然更新相对较差。(2)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径级的增加银砂槐种群死亡率大致为上升趋势,且种群内基径超过3.5cm(Ⅷ径级)的银砂槐数量迅速下降,即研究区内银砂槐基径越接近Ⅷ径级就越接近其生理寿命。(3)研究区内银砂槐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但Ⅰ径级存活数低于Ⅱ径级,Ⅱ径级后存活数量迅速下降,说明该种群幼苗补充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阻。(4)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未来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研究认为,新疆伊犁河谷地的银砂槐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种内竞争,其种群的长期稳定维持较为困难,现有植株及生境斑块的妥善保护和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该区银砂槐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鄂西北濒危植物红椿天然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分布于鄂西北的3个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种群(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进行统计;采用立木径级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的方法,分析了各种群不同龄级的个体数量动态指数( Vn )、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并对3个种群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椿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种群,自然状态下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个体数量动态指数分别为46.27%、53.46%和37.71%,标准化存活曲线分别为Deevey Ⅲ型、DeeveyⅡ型和Deevey Ⅱ型。3个种群第2龄级﹝2.5 cm≤胸径(DBH)<7.5 cm〕幼树的死亡率均较高,竹山种群第3龄级(7.5 cm≤DBH<12.5 cm)幼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1种群第7龄级(27.5 cm≤DBH<32.5 cm)大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2种群第6龄级(22.5 cm≤DBH<27.5 cm)中树的死亡率最高;3个种群第1龄级( DBH<2.5 cm)和第2龄级个体的平均期望寿命均较高。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的基波振幅分别为1.0616、1.0971和0.7882,明显的小周期分别出现在第4、第2和第4波序,表明分布于鄂西北的红椿天然种群更新存在着周期性,且存在小周期的多谐波叠加,种群波动与龄级的Vn值相吻合。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红椿的强阳性生理特征,其天然种群受环境筛抑制和环境干扰,造成幼树个体损失和中龄级个体不足,这是造成红椿濒危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加强人为正向“干扰”以制造林窗、增强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引种造林,以保护和利用红椿这一濒危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产自贵州的竹亚科一新种:黎平玉山竹(Yushania lipingensis Z. X. Zhang, Y. H. TongZ. Yang)。本种形态上与显耳玉山竹(Y. auctiaurita T. P. Yi)接近,但区别在于该种箨鞘背面密被向上的黄褐色或紫色疣基刺毛,箨耳及叶耳明显弯曲呈镰刀形,鞘口繸毛发达,通常呈放射状,箨舌先端截平,不圆拱,边缘密生短纤毛,箨片腹面被微柔毛,叶片次脉通常5~6对。  相似文献   

12.
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基部被子植物木兰目(Magnoliales)中较进化且物种数最多的科。目前的系统发育研究将番荔枝科划分为4个亚科,即蒙蒿子亚科(Anaxagoreoideae)、澄光木亚科(Ambavioideae)、番荔枝亚科(Annonoideae)和排石木亚科(Malmeoideae),有107属,2 400多种,中国原产21 属约110 种。番荔枝科泛热带分布,是热带植物区系的优势类群,中国云南盈江位于云南省最西部边境,与缅甸东北部接壤,并与印度的东阿萨姆较近,植物区系处于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热带生物区系向东亚亚热带-温带生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热带北缘性质,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该区的热带雨林是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北部的热带雨林向东和向北扩散分布的边缘类型,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纬度和海拔分布上的极限类型。该文报道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引种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番荔枝科哥纳香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皱叶哥纳香 [Goniothalamus sesquipedalis(Colebr. ex Wall.)Hook. f. & Thomson]和长梗哥纳香(G. peduncularis King & Prain)。Flora of China将盈江哥纳香(G. lii X. L. Hou & Y. M. Shui)处理为云南哥纳香(G. yunnanensis W. T. Wang)的异名,基于活植物观察、馆藏标本和文献研究,该文对盈江哥纳香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澄清,将其处理为长梗哥纳香的异名。皱叶哥纳香原记载产于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地,长梗哥纳香仅产于缅甸,该文对它们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版以便于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哥纳香属2个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中国番荔枝科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云南热带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以及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植物区系的关系增加了例证。  相似文献   

13.
刘永耀  徐建 《生物安全学报》2020,29(4):292-296,301
[目的] 针对盐源小高山林业有害昆虫红脂大小蠹进行风险性评估,为该地区开展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风险分析方法,对影响红脂大小蠹的分布、传入定殖扩散、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危险性管理难度这5个因素进行分析,经查阅文献,并综合考虑红脂大小蠹在"国外、国内和盐源小高山"的分布对综合评价值R的影响,通过调整地理分布在评估系统的权重,进而优化评估体系,提出风险评估量化指标体系,计算红脂大小蠹的风险性分值。[结果] 盐源县小高山红脂大小蠹的风险性分值为2.05,为高度危险发生害虫。[结论] 红脂大小蠹已对盐源县小高山地区的云南松林造成一定的危害,应加强监测预警,防控其危害进一步扩大,为林业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植被—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鲜有报道。以该区域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包含0年未恢复地、6年、12年、18年、36年以及80年的次生林地)芒萁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因子的变化,采用样方调查分析法,探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芒萁叶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芒萁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芒萁叶功能性状各指标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差异明显(P0.05),并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表现出胁迫型、扩展型、竞争型不同功能性状组合;芒萁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也表现出显著的特征(P0.01);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表明叶全氮含量、比叶面积和叶全磷含量主成分贡献排名高,可作为芒萁叶功能性状评价的主要指标。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发现,土壤全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对芒萁叶功能性状各项指标影响显著(P0.01)。芒萁伴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叶功能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状况,且受土壤因子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适应策略,反映了芒萁叶片随土壤因子变化形态可塑性强,作为重要的生态恢复植被有利于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的有效建植与恢复。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产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类一新变种——丹霞单枝竹(Bonia saxatilis var. danxiaensis X. Li, J. B. Ni & Y. H. Tong),该变种与单枝竹原变种(B. saxatilis var. saxatilis)的区别在于箨舌和叶舌的边缘不具长纤毛。本文编制了单枝竹及其变种的检索表,还对新近描述的产自丹霞山的另外一种竹类——小麻竹(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oides N. H. Xia, J. B. Ni, Y. H. Tong & Z. Y. Niu)的部分营养体特征进行了修正,并补充描述了其花部形态。  相似文献   

16.
李晓静  易冉  史志远  李家美 《广西植物》2020,40(10):1514-1519
该文报道了中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亮花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fulgens Wall. exR. Br.),同时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分类学特征,并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引证标本和图片。此外,还比较了该新记录种与束花芒毛苣苔(A. hookeri C. B. Clarke)的花粉形态特征,发现二者花粉形态及纹饰存在显著差异。凭证标本保存在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中。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of soil seed banks beneath co-occurring Adenostoma fasciculatum and Ceanothus greggii shrubs from three chaparral stands last burned 9, 35 and 85 years before 1986 were investigated. The overall density of seeds in the soil, as estimated by germination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increased with time since fire (ca. 8000 to 25000/m2). However, this increase was due entirely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 fasciculatum seed in the soil (ca. 2000 to 21000/m2). In contrast, the density of C. greggii seed was different in each of the three stands, bu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ime since fire: maximum densities were recorded from the 35 year old stand (ca. 2000/m2).A total of 31 taxa germinated and 17 occurred in sufficient numbers to b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Germinable seed densities of three herb species were not influenced by soil source (beneath A. fasciculatum or C. greggii), time since fire, or the direct effects of a controlled fire treatment. Germinable seed densities of a further nine specie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elapsed time since stands last burned. The densities of four decreased and five increased. Four of the species that increased in seed density over the three stands were annuals, suggesting that the chaparral sub-canopy habitat is not as unfavorable for annuals as is often assumed. The fire treatment decreased germinable seed densities of four annual species by 40–70%, but increased the germinable seed densities of the shrubs A. fasciculatum and C. greggii, and the annual Phacelia brachylob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eds of A. fasciculatum will increase in the soil bank for at least 85 years after fire in chaparral where it is dominant. In contrast, seed reserves of C. greggii appear to be influenced primarily by site-specific patterns of seed production and by the intensity of post-dispersal seed predation.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蛇类雌性成体标本1号;2011年5月,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采集到蛇类雌性成体标本1号;2012年4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采集到蛇类雄性成体标本1号。经鉴定这3号标本为蛇亚目游蛇科链蛇属福清链蛇(Lycodon futsingensis),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和江西省首次发现,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四川溪洛渡水库库区雷波至金阳段翼手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英  刘洋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5,24(4):602-603
1999年5~7月,对溪洛渡水库库区(雷波至金阳一线河谷地带〈包括永善〉,海拔2000 m以下)翼手类进行了调查.共计调查了20个洞穴和沿线房屋.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确认溪洛渡水库库区有翼手类动物4科6属15种.优势种是大蹄蝠、小菊头蝠、双色蹄蝠;新发现的稀有种类是印度假吸血蝠.  相似文献   

20.
李成  顾海军  阳华  刘志君 《四川动物》2006,25(2):305-307
采用编目法调查了四川省汶川县草坡自然保护区和若尔盖县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概况.调查表明,草坡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17种,隶7科3目;包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5种,隶5科3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