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考察道路和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野生动物的影响,我们在穿过若尔盖湿地的2条道路两侧,对距道路不同距离的小型兽类和鸟类分布进行了调查,其中小型兽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800m,鸟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400m。施工中的国道213线路两侧黑唇鼠兔(Ochotonacurzoniae)洞穴高密度区域离道路更远,在道路两侧400m处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距离道路10m处的密度;而在正常运营中的省道209线两侧,其洞穴密度在200m处达到最高值,与其他距离的洞穴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国道213线还是省道209线,道路对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洞穴分布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正常运营的省道209线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为距离道路100m处;而施工的道路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则出现在距离道路10m处,第二高峰出现在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分布均呈现距离道路越远密度越高的趋势,但是只有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鸟类的密度显著高于50m与200m处;距离道路不同距离的样线中隼形目鸟类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中的道路对黑唇鼠兔的影响区域比正常运营的道路更宽,其公路效应域达到400m,400m的调查深度对鸟类尤其是隼形目鸟类来说可能还略有不足。但是,根据此深度的调查可以确定施工中的国道213线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公路效应域宽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2.
四川无尾两栖类的繁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Duellman和Trueb(1986)的定义,对四川无尾两栖动物的繁殖模式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73种四川无尾类可以划分为2类共5种繁殖模式。水内产卵是比较原始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2种:静水产卵(模式1)和流水产卵(模式2),68种(93%)是在水内产卵;水外产卵是较进化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3种:卵产在近水塘的泥窝中(模式12),卵泡产在近水域的土穴中(模式21)和卵泡产在近水域的树上或灌丛上(模式23),仅5种(7%)在水外产卵。(2)模式1、12、21、23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模式2的物种为小,产卵的数量大,但卵径较小;蝌蚪的生态表型均可归入静水型,共同特点是蝌蚪体型小,在静水中觅食,生长发育快。模式2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大,产卵的数量少,而卵径较大;蝌蚪的生态表型可归入流水型,特点是蝌蚪体型大,在流水中觅食,生长发育慢。(3)水内产卵的两栖动物的窝卵能量投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静水产卵(模式1)的物种通过增加卵的数量来增加投入,接近于r-选择物种;流水产卵(模式2)的物种通过增大卵径来增加投入,接近于k-选择物种;是两种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3.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藏酋猴活动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12月,以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锅圈岩、回龙沟、龙漕沟、玉石沟和九峰山5个区域为野外重点观察区域,结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资料,对藏酋猴的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遇见藏酋猴29群639只,以九峰山、回龙沟等区域较多,主要在1300~2000 m活动.藏酋猴喜欢选择山坡中部、均匀坡上和阳光比较好的大于40°以上凸坡上、落叶阔叶林下、郁闭度比较适中的森林中活动,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尤其喜欢取食树皮、藤本表皮、果实、嫩枝叶等,白天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4.
栖息地选择的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栖息地选择理论和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理想自由分布模型和空间直观的栖息地选择模型。随着对理论模型假设的放宽,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模型。通过对栖息地选择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栖息地选择的几个关键环节:栖息地偏好、信息获取、行为决策及选择行为。在建立栖息地选择模型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均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栖息地偏好的研究主要为相关分析,栖息地信息获取的过程仍然是一黑箱;对动物在栖息地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决策以及对其生理状态的影响尚不了解,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生态学、生态学及认知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结果支持,也有待新的理论及方法加以充实,甚至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介入。  相似文献   
5.
栖息地选择理论和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理想自由分布模型和空间直观的栖息地选择模型。随着对理论模型假设的放宽,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模型。通过对栖息地选择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栖息地选择的几个关键环节:栖息地偏好、信息获取、行为决策及选择行为。在建立栖息地选择模型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均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栖息地偏好的研究主要为相关分析,栖息地信息获取的过程仍然是一黑箱;对动物在栖息地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决策以及对其生理状态的影响尚不了解,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生态学、生态学及认知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结果支持,也有待新的理论及方法加以充实,甚至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介入。  相似文献   
6.
李成  顾海军  阳华  刘志君 《四川动物》2006,25(2):305-307
采用编目法调查了四川省汶川县草坡自然保护区和若尔盖县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概况.调查表明,草坡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17种,隶7科3目;包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5种,隶5科3目.  相似文献   
7.
野生鸟类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鸟类是全人类的财富,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加大,野生鸟类的种群和数量不断减少,导致野生鸟类资源日益减少的因素除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影响外,野生鸟类的疾病也是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野生鸟类感染或机械地携带的一些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仅对野鸟的自身?..  相似文献   
8.
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及其保护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军  何国建 《四川动物》1998,17(3):109-11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白河自然保护区的川金丝猴野外生态学进行阐述,对其种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评价。结合生态学和受迫因素提出了该保护区川金丝猴资源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研究在保护区内设定了16个50m×50m的样地(每个样格分为25个10m×10m样格),对每个样格中3种两栖类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根据3种两栖类分布点距离水体的最远距离初步确定若尔盖保护区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的陆地核心生境半径分别为:1000m、55m和580m。由于过大的陆地核心生境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本文提出最小陆地核心生境的概念:在某一季节,不同性别和生活史阶段的某种动物的90%个体完成该季节正常生命活动所通过或者利用的陆地。由此概念,根据高原林蛙90%的雌体、雄体和幼体分布确定其最小陆地核心生境半径为51m。最后通过最优化理论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分布格局与水体距离、草本层盖度、两栖类密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陆地核心生境的范围与其所在生境景观及本种和其他动物种群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对救护后放归在四川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盛林1号"进行了追踪监测.结果 表明,"盛林1号" 放归后日均活动距离为231 m,活动范围为16 km2.根据其活动路线与停留时间,其活动可划分为生活适应期、相对稳定期和长途迁徙期三个阶段.对8~12月期间项圈下载活动日频率进行的ANOVA分析表明,"盛林1号"的日活动频次不同月份存在极显著差异;LSD比较表明,除11月和12月的日活动频次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月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盛林1号"的日活动频次从8月至10月逐渐降低,而在11月和12月之间则突然增高;活动高峰期都在上午,主要发生在4∶00~11∶00时间段;在12∶00~14∶00时间段跌至活动的低谷;在下午的活动高峰值不明显,其活动频次明显低于上午的活动频次.全天活动频次的最低值出现在20∶00~23∶00间.其日活动低谷期随月份的增加有逐渐后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