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不同浓度的Pb、Cd溶液中培养15 d后,随着培养浓度的增加,大羽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伤害症状,主要是植株体失绿,到高浓度时开始死亡.测定藓体内的Pb、Cd含量,结果表明:大羽藓对Pb、Cd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特别是对Pb的累积.Pb、Cd的累积量随着培养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复合污染的研究显示出:复合污染中Pb、Cd累积量远远大于单一污染,Pb、Cd在大羽藓体内的累积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丛生野核桃(Juglans regia)进行普查,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从而获得丛生野核桃树的龄级结构与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丛生野核桃以中龄级为主,年龄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4个坡向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指数Vpi虽大于0,但最大仅为19.10%,且Vpi’极低,最大为1.12%,阳坡种群增长趋势最高,抗干扰能力最强,种群稳定性最好,半阳坡种群增长趋势最弱,抗干扰能力最弱,种群稳定性最差;各坡向种群均存在多个死亡高峰,阳坡最高峰在15龄级,半阳坡在15和18龄级,阴坡和半阴坡均在9龄级,存活曲线更接近Deevey-Ⅱ型;在未来2、5、10龄级后,中龄级个体数量减少,老龄个体呈增加趋势,丛生野核桃种群稳定性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对丛生野核桃幼苗的保护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专一的过氧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s,O2.-)清除剂,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则是公认的Cu,Zn-SOD的抑制剂。采用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DDC对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衍生物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钠电流增大效应的作用,以期更进一步揭示SO2的毒性机理。结果表明:SO2衍生物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SO2衍生物存在时,DDC仍可以显著降低SOD的活性。DDC(10 ̄100 mmol/L)剂量依赖性地增大钠电流(INa),半数效应浓度为(19.85±0.95)mmol/L。将20 mmol/L的DDC与10μmol/L的SO2衍生物同时作用于心肌细胞,INa仍表现为电压依赖性的增大,并使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曲线显著地向负电压方向移动,稳态失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DDC增强了SO2衍生物对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增大效应,提示SO2衍生物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主要是通过自由基,特别是O2.-氧化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系国家Ⅱ级渐危物种,其主干倒伏或死亡后,若干分枝可形成主干并生长至成龄树。为了解分枝成株野核桃的种群结构与动态,采用普查法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分枝成株种群进行调查,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及匀滑技术建立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得到年龄结构动态指数,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曲线、生存函数曲线,进而获得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趋势。结果表明:1)4个坡向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0,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2)不同坡向2龄级个体数远大于1龄级,1龄级分枝成株野核桃比2龄级更难通过环境筛;3)阴坡种群增长最高,半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好、种群抗干扰能力最强,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差,种群抗干扰能力最低;4)生存函数分析显示,阳坡种群早期稳定,中期脆弱,而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种群早期脆弱,中晚期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检测不同屈光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密度及厚度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将其分为轻度近视组(-0.50~-2.75D)52例、中度近视组(-3.00~-5.75D)46例、高度近视组(-6.00~-8.75D)48例、超高度近视组(≤-0.90D)5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OCTA检测,比较各组患者黄斑区不同区域视网膜血管密度以及厚度的差异。结果: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眼轴长度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度近视组患者中心凹、中心凹旁、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视网膜血管密度和中心凹、中心凹旁、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视网膜厚度相比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均显著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近视屈光人群的黄斑中心凹以及上方视网膜血管密度以及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采用OCTA检测不同屈光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密度及厚度,结果表明近视屈光度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密度增加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增厚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铅和镉污染对大羽藓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工农业生产和家庭消费以及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制造等引起的重金属在环境中的释放,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质和大气,导致环境恶化,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目前人类活动引起的Pb、Cd的人为释放量是自然释放量的12倍和5倍,其它重金属元素的人为释放量也超过自然释放量或与自然释放量持平[4].关于重金属特别是Pb、Cd对植物体的影响研究多为单一污染胁迫研究,受试植物多为农作物、蔬菜等[2,6,8~11].研究多集中在受试植物的外表症状、生物量变化等方面,关于重金属引起植物超…  相似文献   
7.
Pb、Cd污染胁迫对大羽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大羽藓在Ph、Cd溶液中培养7d后,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Pb、Cd胁迫使得细胞的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如叶绿体的外膜破裂,不连续,甚至完全消失;类囊体片层膨胀,或高浓度培养中叶绿体完全解体;线粒体外膜断裂或消失;细胞核被膜破坏,染色质凝聚,核质解体。仅在Cd100mg/L的培养中观察到内质网断裂呈片段状。同时在Pb的培养中发现了大量的黑色颗粒,而在Cd的培养中却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弯叶灰藓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主要研究了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弯叶灰藓外部形态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Cd对弯叶灰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随着Pb、Cd胁迫浓度的增加,弯叶灰藓表现出逐渐严重的伤害症状,总叶绿素的含量也随之下降,并且复合污染效应明显大于单一污染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