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光显微切割(Laser microdissection,LMD)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联用技术(LMD/MS)已成功应用于肾活检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高了某些肾脏病的诊断水平,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文中就LMD/MS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及该技术在肾淀粉样变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型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分析该病例特殊表现,总结淀粉样变性常见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腹部淀粉样瘤及多系统功能异常的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结合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文献复习,明确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结果:该例患者为一名62岁女性,自2012年开始相继出现四肢麻木、贫血、食欲下降、腹泻、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病变的症状。既往有"肺结核、胸椎结核"病史。病程中检查发现:重度缺铁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血肌酐258μmol/L,球蛋白升高;血沉快,血轻链κ/λ比值为1.39,其他免疫学检查均阴性;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增殖浆细胞;影像学示左下腹部一卵圆形大肿块,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检诊断为糜烂性结肠炎;腹部肿块、结肠粘膜及肾脏穿刺病理最终确诊考虑为结核感染导致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结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本病例患者除了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外,更为特殊的是在患者的腹部出现了一淀粉样物质所构成的淀粉样瘤,这种少见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延误诊治。因此,及时对该类患者进行组织活检,通过病理学及特殊染色将有助于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早期诊断,减少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指导并提升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结果:47例患者中43例因查体偶然发现,仅4例表现为患侧腰痛症状。术前影像诊断中1例考虑嗜酸细胞腺瘤,1例考虑腺瘤,2例CT与MRI报告不一致(CT与MRI各有1例诊断良性,具体类型不确定),其余43例均诊断为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癌)。2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微波或射频消融术。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嗜酸细胞腺瘤,随访4~179月,均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作为一种与肾细胞癌难相鉴别的良性肿瘤,因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误诊为肾细胞癌,因此对肾肿瘤患者应尽可能选择保肾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4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肾脏肿瘤患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对患者的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超声诊断率82.5%,CT诊断率92.5%,两种检查诊断率相比无显著差异(x2=2.9,P>0.05).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抱球型和丰富血流型的肾癌,术前均定性诊断正确(29/29).对于星点型的肾脏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4/6).对于少血流型肿瘤,超声无法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0/5).结论: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检查方法,尤其是血供丰富的肾癌,其对小肾癌也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淀粉样纤维与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和非神经性组织淀粉样变性病等人类疾病相关。运用ThT荧光、刚果红结合、远紫外圆二色、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卵清溶菌酶(HEWL)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H值2.0是HEWL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必要条件,HEWL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浓度依赖型过程。三氟乙醇(TFE)对HEWL淀粉样纤维形成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浓度(低于40%)的TFE加速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其中5%~15%(v/v)的TFE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大大缩短了淀粉样纤维的成核期;而高浓度的TFE(50%)则完全抑制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态,不加TFE时溶菌酶淀粉样纤维聚集成簇,形成相互缠绕的成熟纤维,而10%的TFE存在时,观察到的形态则主要是短的原纤维,且没有发生纤维的相互交联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形成相互缠绕的成熟纤维主要由弱的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相关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M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MTC常伴血清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降钙素(calcitonin, CT)升高;超声主要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伴钙化、血供丰富、部分伴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细针穿刺对诊断MTC有一定局限性,RET基因检测有助于MTC的诊断,MTC以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为主;MTC典型的镜下特征:肿瘤细胞呈巢状、片状、岛状及器官样排列,细胞质丰富、淡染或略嗜碱,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染色质粗颗粒,隐约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间质可见多少不等的淀粉样物质沉积,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转移多见;MTC较可靠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为Syn、CgA、CEA、 TTF-1、CT、CD56与Ki-67,特殊染色常用刚果红染色等。结论 MTC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有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但最终还需依靠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明确诊断,而RET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实现MTC早期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7.
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 2例 ,检出率为 73 .33 % ,正常对照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D4 +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CD8+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CD4 +/CD8+比值下降或倒置。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特异性强 ,可作为该病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对于判定疗效和疾病预后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及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记为病变组,另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肾血流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血清hs-CRP、VEGF水平,并作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最低速度较对照组降低,病变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病变组血清hs-CRP、VE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hs-CRP、VEGF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hs-CRP、VEGF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通过联合检测血清hs-CRP、VEGF,从而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Hantavirus,HV)中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5例经病理诊断为囊性肾细胞癌病例的超声图像、临床症状和预后随访。结果:肿瘤声像图在肾囊肿的基础上,分为(1)单房囊肿型(2例),囊壁见光斑,不均匀增厚,或乳突状突起。(2)多房囊肿型(2例)。(3)低回声实体型(1例)。CDFI、CDF在肿瘤的周围、内部及囊壁均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5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血尿,全部为透明细胞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无淋巴转移,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是少血管性肿瘤,一般为早期,临床上一般无症状,预后较好。超声显示复杂性囊肿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艳  王耀  查小霞  游岚岚  周江英  周辉 《生物磁学》2013,(24):4667-4670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鉴别诊断肾实质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肾脏肿瘤患者分别给予CEUS与CECT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照,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CEUS对肾脏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显著优于CECT,P〈0.05。结论:CEUS在鉴别诊断肾实质性肿瘤方面较CECT在敏感度和准确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临床上二者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提高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液外泌小体(exosomes)中微小RNA(miRNA,miR)的变化与肾纤维化的关系,以寻找早期诊断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行肾穿刺活检术并诊断为原发性肾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活检未发现肾纤维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存在轻到中度肾纤维化的患者作为纤维化组。收集20 m L晨尿,用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尿液exosomes,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miRNA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结果:超速离心获得的尿液沉淀物呈现exosomes的形态学特征。miR-21、miR-29b、miR-29c、miR-30e、miR-192、miR-200a、miR-200c和miR-429可在所有患者的尿液exosomes中被检出,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纤维化组患者尿液exosomes中,miR-21、miR-29b、miR-30e和miR-200c的含量显著增高,miR-29c的含量显著下降,而miR-192、miR-200a和miR-429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尿液exosomes中miRNA含量与纤维化肾组织中miRNA表达量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尿液exosomes中miR-29c和miR-21的含量在肾纤维化的病变中发生显著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的病理改变与类型,分析供肾病理改变与供体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07 年5 月至2008 年7 月完成59 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供肾灌注后用Trucut 肾活检针(18 G)行肾下极穿刺活检,常规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供体术后观察血清肌酐、尿常规和尿生化等.结果 55 岁以下供者肾脏出现...  相似文献   

14.
损伤因素刺激下产生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间质炎症免疫反应,是导致和促进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病变以及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原因。已证明炎症状态下的树突状细胞(DC)肾内迁移及其启动的炎症免疫反应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密切相关,既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肾脏局部免疫病理机制中的关键因素。鉴于选择素等黏附分子介导参与了DC肾内迁移及炎症免疫反应,而针对此的抗黏附调节已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故可能不失为一个新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的防治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并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手术及CT资料.结果:7例均为单发肿块,位于右肾5例,位于左肾2例,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楚或欠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病变直径0.8 cm~3.5 cm,平均1.8cm,瘤体小时(≤ 3 cm)密度较均匀,无囊变和坏死;瘤体较大时(≥3 cm)常出现坏死、囊变.肿瘤强化程度较低,皮髓质期至实质期渐进性轻度增强,排泄期密度略降低.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呈渐进性轻度强化,与其它类型肾癌不同,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嫌色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7例嫌色性肾细胞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及Hale’s胶样铁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嫌色性肾细胞癌17例,大体肿瘤直径3-10.5cm。镜下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EMA 100%阳性,CD10 52.9%阳性,Vimentin阴性,CK7 88.2%阳性,P504S29.4%阳性,CD11794.1%阳性。Hale’s胶样铁染色100%阳性。17例中12例随访6个月到3年,仅1例在术后15个月发现肝脏转移,其余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嫌色性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良好。掌握该肿瘤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对鉴别其他肾上皮性肿瘤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顺铂诱导肾损伤过程中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顺铂肾损伤过程中肾皮质脂质过氧化与肾小管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Ⅰ组、顺铂Ⅱ组、顺铂Ⅲ组,均为尾静脉注射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第六天取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取肾皮质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时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顺铂组Scr、BUN明显升高,肾皮质MDA含量升高,SOD与GSH-Px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肾皮质SOD活性、GSH-Px活性与Scr、BUN含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肾皮质MDA含量与Scr、BUN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酶组化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大量丢失,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肾皮质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结论:顺铂引起肾皮质组织的破坏与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且随剂量增加肾皮质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8.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肾细胞癌作为肾脏肿瘤的主要类型,具有较高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频率,约33%~50%的肾细胞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发生转移。由于肾细胞癌早期无特异性体征和症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手段有限,因此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肾细胞癌有效治疗的机会,对于肾癌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能够选择性地与小分子配体或高亲和力的蛋白质靶标结合,对靶分子或细胞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诊断及靶向治疗中。本文主要综述了与肾癌相关的核酸适配体,并对于适配体在肾癌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当前β-淀粉样蛋白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2008~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1 312篇β-淀粉样蛋白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V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β-淀粉样蛋白研究发文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美国和中国是β-淀粉样蛋白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β-淀粉样蛋白研究的高频共被引文献主要关注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阿兹海默症诊断标准、β-淀粉样蛋白低聚体的神经毒性等问题。阿兹海默症及相关疾病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体内病理特征研究以及体外机理研究是近十年来β-淀粉样蛋白研究的主要研究热点。β-淀粉样蛋白研究前沿和未来研究趋势将围绕在阿兹海默症前期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干预、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降解等相关问题上。本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揭示了近十年来β-淀粉样蛋白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切实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是阐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之一,即脑内过量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促发AD的核心因素.因此,靶向Aβ形成、聚集和清除等关键环节的药物开发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AD新药临床试验屡屡失败,至今尚未得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的局限性和痴呆期患者疾病进程的难以逆转,可能是临床试验反复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借助AD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将药物干预的时间窗口前移,重视痴呆前期病理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可能是研制延缓AD发生和发展有效药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