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梅  韩治国  陆金山  张劲  唐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289-4292,4310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手术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行喉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分析肿瘤因素、宿主因素及辅助治疗因素对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70.7%(63/89),肿瘤T分期、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手术切缘状态是影响喉癌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进展期喉癌,如适应症选择合理,行全喉切除及根治性喉部分切除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术式,尤其一些保留或重建喉功能的术式加合理的颈淋巴结清扫,同时确保手术安全切缘是提高喉癌术后肿瘤和喉功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分析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手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波形蛋白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波形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达71.10%。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波形蛋白表达(均有P0.001)是患者的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FIGO分期(P=0.014)、病理类型(P0.001)、组织学分级(P=0.045)、淋巴结转移(P0.001)和波形蛋白表达(P0.001)是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波形蛋白的表达预测肿瘤的生存和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0.796。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波形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与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密切相关,可能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1月因喉癌而在我院行喉切除术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12例)和非感染组(n=71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SS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83例患者中,12例术后发生SSI,发生率为14.46%;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临床III期以上、术前气管切开、手术时间4 h、全喉切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术前气管是否切开、手术时间及手术切除方式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感染与临床分期、手术时间及切除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可减少术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且病理证实为非转移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及随访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NLR最佳截点,并以此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460例患者中,男性306例,女性154例,中位年龄56岁。NLR平均值为2.34±1.77,中位值为2.45。根据ROC曲线分析,当NLR为2.5时,曲线下面积(AUC=0.628,p0.001)最大。以此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2.5)组154例,低NLR(2.5)组306例。两组间年龄、Fuhrman分期、T分期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uhrman、T分期、NLR值是肾癌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LR值是肾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对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结果:不同性别、病理类型、病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显著(P0.05);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凝血功能指标中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平均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D升高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Fib和D-D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吴梅  韩治国  陆金山  张劲  唐亮 《生物磁学》2011,(22):4289-4292,4310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手术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行喉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分析肿瘤因素、宿主因素及辅助治疗因素对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70.7%(63/89),肿瘤T分期、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手术切缘状态是影响喉癌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进展期喉癌,如适应症选择合理,行全喉切除及根治性喉部分切除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术式,尤其一些保留或重建喉功能的术式加合理的颈淋巴结清扫,同时确保手术安全切缘是提高喉癌术后肿瘤和喉功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AP1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94例手术切除的HCC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其DAP12、CD163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二者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单因素统计分析DAP1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DAP12和CD163主要表达于HCC组织内的间质细胞,且DAP12和CD163的表达位置重叠,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775,P=0.001)。DAP12表达与肿瘤直径、病理组织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0.007、0.036、0.013)。DAP12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表达组患者(x2=12.018,P=0.005)。DAP12高表达、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0.039)。结论:DAP12主要在HCC组织内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TAMs)中表达,DAP12阳性TAMs浸润密度与HCC的恶性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病人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间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癌根治术病人120例,根据有无并发症将两组病人分为肺部并发症和无肺部并发症组,对病人的一般情况、术前检查及手术情况设置变量首先用单因素方法筛选与肝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这些相关危险因素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组病人中术后有25例(20.83%)发生了肺部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2周呼吸道感染史、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使用镇痛泵(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肝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使用镇痛泵(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存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对其进行评估可减少或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下段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9例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对单因素进行生存分析评价。结果:79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36.2%,19.1%,中位生存时间为19.8个月。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24.2%,分别显著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28.9%、14.3%和7.1%);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较姑息性手术患者显著延长(8个月),根治术与姑息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四项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化,慢性病史,淋巴结转移为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下段胆管癌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可提高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2例,其中高龄组(≧70岁)24例;非高龄组(70岁)7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的输血量、胸液总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止痛药使用的次数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早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液的总量、胸管放置的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次数、术后的并发症、平均的淋巴结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8.1%,2年生存率为80.3%,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5.3%,2年生存率为73.1%,非高龄组与高龄组早期生存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与非高龄病人进行比较,高龄病人能获得同样的治疗疗效和早期预后,所以,可在临床上采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乳手术患者24例(保乳组),行根治手术患者68例(根治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个性化综合治疗巩固疗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状况;通过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生存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均明显较根治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保乳组切缘皮瓣缺血发生率低于根治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2年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根治术,保乳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患者预后状况与根治术相当,同时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全身与腹腔炎性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210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为108例,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组为对照组,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为实验组。对比手术一般指标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手术一般指标:对照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4天引流量均显著大于实验组,此6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略高于实验组,此2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术前2组4项炎症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术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引流物检查:第1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于传统直肠癌开放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炎症消退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开腹手术组34例患者采用改良式根治性肿瘤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盆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等近期疗效,以及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盆腔引流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较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五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行冠脉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SPSS21.0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5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冠脉再狭窄(22.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吸烟史、糖尿病史、脂蛋白a(Lp(a))水平、空腹血糖、尿素氮(BUN)、总胆红素、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以及直径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Lp(a)水平、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61、1.944、3.593、2.798、2.449、3.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支架直径是冠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数量,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Lp(a)水平、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不断优化支架并根据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GCC)m RN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8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GCC m RNA和h TERT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GCC m RNA和h TERT m R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GCC m RNA和h TERT m RNA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血行微转移,但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不会增加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 月至2015 年3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 食管癌患者124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 例。观察组术后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 患者手术后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d 两组NE、E、Cor、TNF-alpha、IL-6、IL-8 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 对照组NE、E、Cor、TNF-alpha、IL-6、IL-8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8.0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开胸切 除术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乌司他丁的应用可抑制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术后应激,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具有 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不同危险度前列腺癌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94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Amico评分将其分为高危、中危及低危三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术后随访资料,并比较三组手术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三组患者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危险组的生存率。结果:高危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人数多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且中危组多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术前Gleason评分和PAS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且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高危组患者完全控尿率显著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三组患者间5年无生化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患者较中、低危患者疗效较差,但仍可达到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1 d、5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SA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两组患者血清IL-6、CRP、SAA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5 d血清IL-6、CRP、SAA水平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5 d血清IL-6、CRP、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CD64指数、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63(sCD163)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415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394例)。检测外周血CD64指数和血清sCD14、sCD16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sCD14、sCD163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血清sCD14、sCD163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D64指数、sCD14、sCD163、降钙素原(PCT)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高呼气峰值流量(PEF)是保护因素(P<0.05)。CD64指数、sCD14、sCD163、PCT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0.815、0.842、0.784,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2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D64指数、sCD14、sCD163、PCT水平升高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联合CD64指数、sCD14、sCD163、PCT可较好地预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