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56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并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3、5年的生存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近期疗效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伤口感染、肠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l、3、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3年、5年,腹腔镜组>60岁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肿瘤根治性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高龄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开腹手术的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气肿9例、高碳酸血症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吻合口漏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0%。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34±2.12)天,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11.58±1.9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的运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卡文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采用自制营养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2d以及术后5d营养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arnofsky评分、Zubrod-ECOG-WHO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卡文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组(HALS组)和全腹腔镜手术组(LA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和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HAL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副损伤显著低于LAP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和术后1 d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HALS组显著低于LAP组(P0.05),术后1 w血清IL-10、CRP和TNF-α水平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ALS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小,炎性反应轻,且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腹腔及与传统开腹术的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肠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3例)和开腹组(29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11例出现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观察组使用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使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常规5孔操作法。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手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腹例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脐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 d、3 d、5 d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1d、3d、5d时hs-CRP、TNF-α、IL-6、NE、E、Co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小肠穿孔、肠梗阻、感染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5孔操作法相比,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但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更低,应激反应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GCC)m RN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8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GCC m RNA和h TERT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GCC m RNA和h TERT m R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GCC m RNA和h TERT m RNA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血行微转移,但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不会增加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红素氧化酶(HO)-1、癌胚抗原(CEA)、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92例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24 h、手术后24 h血清HO-1、CEA、YKL-40、s IL-2R水平的变化,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4 h,两组血清HO-1、YKL-40、s IL-2R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CEA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O-1、YKL-40、s IL-2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尿潴留、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且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O-1、YKL-40、s IL-2R、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且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于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根治术)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及1年、3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保肛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标本长度及远切端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年和3年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采取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有同样的远期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高龄患者经腹腔镜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的胃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标本切除长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0.394,P0.05;t=6.983,P0.05)。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和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持续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并且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开腹手术组34例患者采用改良式根治性肿瘤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盆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等近期疗效,以及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盆腔引流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较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五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术后镇痛选用羟考酮)和研究组(n=50,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情况,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的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IL-6、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不影响机体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术后近期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CT和电子肠镜确诊的右伴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D2)。最后纳入研究对象77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7~75岁。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手术40例,并命名为观察组,剩余37例行开放式根治术,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提供了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记录围手术期结局为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液体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和30天之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等。通过蛋白印迹分析患者术后7天血清内Polo样激酶(Polo-like Kinase 1,Plk1)、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X连锁的凋亡蛋白抑制剂(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的活力。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手术运行时间缩短,失血量减少,血管危险因素病发率降低(P<0.05),淋巴结获得量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输液天数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吻合口漏、乳糜漏、术后腹腔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等不良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整体不良发生率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Plk1、TK1、XIAP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且具有手术难度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A组)和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B组)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标本病理情况。结果:1相比B组,A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少,肠道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切除标本长度、肿瘤距远切断、标本切缘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直肠癌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肝功能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术前,术后6 h、12 h、24 h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与对照组的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