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番茄丛矮病毒科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可通过机械、种子和昆虫介体传播。其单独侵染玉米仅能引起轻微症状,但其与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或小麦线条花叶病毒(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Wsmv)等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病毒复合侵染会引起严重的玉米病害——玉米致死性坏死病(Maize lethal necrosis disease,Mlnd),造成玉米产量损失惨重。Mcmv在全球广泛分布,对玉米产业构成很大威胁。深入了解Mcmv并掌握其防治措施对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就Mcmv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危害、鉴定与检测及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防治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Mcmv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斑驳病毒对‘牛尾’山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不同病害程度的‘牛尾’山药叶片的叶绿素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轻病植株的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显著低于健康植株,重病植株的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也较健康植株低,但轻病植株与健康植株间无显著差异。斑驳病毒侵染山药后,轻病和重病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低于健康植株,但胞间CO2浓度与健康植株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山药感染斑驳病毒后光合效率下降,从而导致生理机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每年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致病机制、对其进行快速的检测鉴定是其病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核酸适配体因其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等多种优点,在微生物的靶标分析、检测鉴定以及致病机制等多个领域都呈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因此,筛选鳗弧菌的核...  相似文献   

4.
辣椒的烟草蚀纹病毒(TEV)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辣椒病毒病在辽宁省各地发生较为普遍。为了弄清毒原种群,几年来,在我组鉴定出主要毒原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Y)的同时,又在从沈阳地区采集的21份标样中,鉴定出分离物6号,系烟草蚀纹病毒(TEV),这是在辣椒花叶病中检测出的一个新的毒原。辣椒分离物6号在以下的指示植物上,经摩擦接种后,叶面表现为:在辣椒上叶片呈黄化斑驳,心叶稍细长,有时叶肉并有微细蚀纹斑,植株略矮。在心叶烟上表现斑驳花叶,在普通烟(黄苗榆)叶上现蚀纹。在昆诺藜叶上生局部枯斑。在曼陀萝叶上生明脉和花叶。在百日草上生花叶症。在千日红和马铃薯上无症。采用其他原抗血清反证的方法,进行血清学反应测定,它对TMV、CMV、PVX、PVY的抗血清均无沉淀反应。采用辣椒6号分离物病叶,以叶浸蘸法,作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线状,长约730nm。病毒汁液体外三常规测定,其钝化温度约为55℃(10分钟);稀释限点为10~(-4);体外存活期5—6日(20℃)。因此初步认为它是侵染辣椒的烟草蚀纹病毒(TEV)。  相似文献   

5.
新疆辣椒轻微斑驳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本春  谢浩 《病毒学报》1994,10(3):240-245
从石河子露地辣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引起辣椒轻微斑驳。该分离物经人工接种能侵染5科9种植物。感染的辣椒种子可传毒,但桃蚜不能传播。P-2致死温度90℃,稀释限点10^-9,体外保毒期50天以上。病毒颗粒呈杆状,稍弯曲,大小为295±10×17nm;辣椒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大量以平行或交叉排列的病毒集结体。该分离物与辣椒轻微斑驳病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在辣椒上与TMV无任何交叉保护。SDS-聚丙烯  相似文献   

6.
云南甘薯病毒的检测及主要病毒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云南甘薯病毒的种类,并对主要病毒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云南16个县、市的279个甘薯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对所得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 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除普洱和祥云的样品中未检测到任何病毒外,其余14个县、市的123个甘薯样品中共检测到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卷叶病毒(SPLCV)、甘薯C病毒(SPVC)、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病毒2号(SPV2)等6种病毒.其中SPVG的检出率最高,达39.1%,为云南甘薯病毒的优势种,SPFMV和SPVC的检出率分别为26.9%和24.7%,而SPLCV检出率最低,仅为0.4%.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未发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云南甘薯病毒多数为2-5种病毒复合侵染,占总样品数的31.9%,其中2-3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为常见,单一病毒侵染占总样品数的12.2%.检出率比较低的SPCFV、SPLCV和SPV2未发现单独侵染现象.[结论]云南甘薯上发生的SPFMV分离物存在EA株系和O株系,未发现RC株系,另有两个分离物同EA、O、RC之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有可能是一个新的株系;SPVC和SPVG分离物均可分为3个不同的组,大部分SPVG云南分离物属于Ⅰ组.  相似文献   

7.
红花檵木为一种珍贵的彩叶园林观赏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近年来,红花檵木病害成为影响其观赏价值和苗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查阅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红花檵木已知的侵染性病害种类、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我国红花檵木病害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为红花檵木致病机理、病害监测、科学防治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花檵木为一种珍贵的彩叶园林观赏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近年来,红花檵木病害成为影响其观赏价值和苗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查阅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红花檵木已知的侵染性病害种类、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我国红花檵木病害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为红花檵木致病机理、病害监测、科学防治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辣椒易发生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引致的病害,基因工程技术为辣椒抗病育种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晚近以离体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技术等为基础的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烟草花叶病毒(TMV)是最早被发现的病毒,它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是多种作物的重要病害,给辣椒等茄科作物的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文中综述了辣椒抗TMV防御反应中的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为明确辣椒抗TMV机理,挖掘抗病基因,选育抗病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影响世界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细菌病害。主要对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机理、遗传多样性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烟草青枯病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甘薯病毒病的病原病毒种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病毒病是广西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为害广西甘薯的病毒种类,到广西南宁、玉林、崇左、北海、宜州和桂林等市的甘薯种植区采集疑似甘薯病毒病样品,共采集到127个甘薯样品,用为害甘薯的12种病毒的引物,通过RT-PCR或PCR技术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所获序列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害广西甘薯的病毒种类有11种,包括10种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轻型斑点病毒(sweet potato mild speckling virus,SPMSV)、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甘薯脉花叶病毒(sweet potato vein mosaic virus,SPV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轻型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mild mottle virus,SPMMV),1种DNA病毒: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在127份甘薯样品中,有48个样品检测到SPFMV,占37.79%;31个样品检测到SPVG,占24.40%;29个样本检测到SPLCV,占22.83%;27个样本检测到SPCSV,占21.30%,其他被检测到的甘薯病毒占20.00%之下。检测到病毒的88个样品中,有40个样品仅检测到一种病毒,即SPFMV、SPVG、SPCSV、SPMSV、CMV、SPLCV单独侵染。48个样品为2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复合侵染。病毒复合侵染时,甘薯症状表现复杂,有矮化、花叶、皱缩、叶脉突起等症状。其中,检测到SPCSV的甘薯植株,表现出严重的矮化症状。  相似文献   

13.
甘蔗花叶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世界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甘蔗的产量。对甘蔗花叶病病原菌分类、病原系统侵染的过程、相关致病机理、病原菌检测手段以及抗甘蔗花叶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由疫霉菌引起的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明确设施栽培辣椒土传病害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辣椒疫病疫霉病菌基因序列和同源性,为制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通过病菌形态观察、ITS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开展研究。由疫霉菌侵染的辣椒病害在设施和露地不同栽培形式下发生部位略有不同,但在病菌形态上表现一致,ITS基因序列同源性极高,达到了99%以上。设施土传病害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辣椒疫病菌属于同一种,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15.
菊花是世界最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兼具有茶用、药用、食用及观赏等多种经济价值。我国是栽培菊花的起源地,也是主要种植生产区。病毒病害是菊花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病害,目前已知的菊花病毒及类病毒有20多种,对菊花产业危害巨大。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是病害防控的必要条件。前期调查显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番茄不孕病毒(Tomato aspermy virus,TAV)、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CSVd)和菊花褪绿斑驳类病毒(Chrysanthemum chlorotic mottle viroid,CChMVd)是北京地区菊花中主要病毒及类病毒种类。自NCBI数据库下载以上病毒/类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不同病毒保守区域,设计开发出特异性引物,建立了5种病毒/类病毒同时检测的多重RT-PCR体系;并对反应体系中引物对的含量配比、退火温度、模板含量等因子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显示,TSWV、TAV、CVB、CChMVd、...  相似文献   

16.
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 (Schwein.) Wiltshire)引起的黑斑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全球主产区都有报道。目前关于该病菌的致病机理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查找和鉴定芸薹生链格孢致病相关基因,不仅有助于认识该类病原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还有助于发现病害防治新靶标。本研究从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芸薹生链格孢转化子库中筛选得到了7株致病性缺陷的突变菌株。进一步利用Hi TAIL-PCR技术对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进行了扩增,并通过生物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机理的认识,为发现病害防治新靶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天津近郊番茄病毒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出天津近郊番茄上至少有9种病毒类型。且首次检测出国内在番茄上尚未报道的番茄黑环病毒(TBRV)、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经生物学测定还分离出番茄上表现枯斑型的86-125和在豇豆上产生大红斑的86-95-15均与13种抗血清呈阴性反应的杆状待测病毒。  相似文献   

18.
昆虫病毒的研究发端于家蚕的病害,嗣后,逐渐扩展到农林害虫、卫生昆虫和螨类的病毒病。就发展过程而讲,昆虫病毒的研究,经历三个主要阶段:(1)证明病毒是许多昆虫病害的致病因子;(2)论证病毒粒子的性质;(3)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病毒的数量和类型日益增多(表1),昆虫病毒的分类也相应形成,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禽类病毒性疾病已经成为研究病毒感染和致病机制的重要模型之一,而且病毒与micro RNA的调控关系和机制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总结禽源疱疹病毒编码micro RNA的概况,以及禽源疱疹病毒的致瘤性与micro RNA的表达调控关系,同时探讨了利用micro RNA靶向调控机制在病毒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防治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病毒病是甘薯的一种重要病害,给甘薯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生产中甘薯病毒病病原种类复杂多样。【目的】明确福建甘薯病毒病种类、分布及流行,对主要病毒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从福建主要甘薯种植区采集病毒病样品,利用PCR/RT-PCR的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检测,获得病毒序列,利用MEGA 6.0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从福建7个甘薯产区鉴定12种甘薯病毒,包括9种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2号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2)、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轻型斑点病毒(Sweetpotatomildspeakingvirus,SPMS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3种DNA病毒: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甘薯无症状1号病毒(Sweet potato symptomless virus 1,SPSMV-1),甘薯杆状DNA病毒B (SPBV-B)。SPFMV、SPCSV、SPVG和SPLCV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0.28%、41.90%、35.75%和24.58%,CMV检出率最低,为2.79%,未检测到甘薯C-6病毒(SweetpotatoC-6)和甘薯轻型斑驳病毒(Sweetpotatomild mottle virus,SPMMV)。福建甘薯主要以2-6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单一侵染率占14.39%,2种以上复合侵染占85.61%。福建SPFMV分离物存在EA、O和RC3种株系,SPCSV分离物存在WA1种株系,未发现EA株系,甘薯卷叶病毒分属于2个不同的株系群。【结论】福建甘薯病毒种类多样,以复合侵染为主,且存在多种株系,遗传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