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及免疫功能受损为真菌繁殖和致病创造了良好条件,使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真菌病较为常见且不易治愈,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或终生应用降糖药物,同时还可能服用治疗相关并发症药物,因此在治疗患者甲真菌病时,抗真菌药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本文针对合并糖尿病的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易感机制、病原菌、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14,(31):I0002-I0002
FGF1蛋白可高效恢复小鼠血糖水平饮食诱导的小鼠糖尿病等同于人类2型糖尿病,一项新研究发现单次注射蛋白质FGF1足以恢复小鼠血糖水平到正常范围,并且FGF1的这一功效会持续两天以上。这一发现由Salk科学家完成。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新的研究发现可能导致出现新一代更安全。更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研究小组发现持续的蛋白质FGF1治疗不只是控制住血糖,同时也逆转胰岛素的不敏感(糖尿病的根本生理原因)。同样令人兴奋的,新发现的治疗蛋白FGF1不会导致当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是全球范围内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好、价格低廉且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够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及预防,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包括调节体内胰岛素/IGF-1轴、激活AMPK信号通路、调控micro RNAs的表达、活化Caspase分子、阻断AGEs-RAGE系统等,这些机制为将来二甲双胍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线虫作为模式动物进行研究,鉴别出了2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的新型靶点,研究者发现,在果蝇机体中离子交换蛋白NHX-5和其相关的蛋白质或许是潜在的二甲双胍的靶点,这就表明二甲双胍能够控制细胞内吞作用的周期。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主要特点表现为胰岛素耐受性及高血糖,很多患者都服用二甲双胍药物来进行治疗,二甲双胍能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以认知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根治药物。由于患者数量显著增长,探究治疗AD的药物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AD的危险因素,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如胰岛素抵抗、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此,从现有的抗糖尿病药物中筛选AD的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具有改善AD病变的有益作用。从AD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抗糖尿病药物治疗AD两个方面综述了抗糖尿病药物治疗A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治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并发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在临床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二者并发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在药物治疗方面,虽然双胍类药物和SGLT-2抑制剂等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PCOS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受限于疾病发病机制不清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的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一般。研究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线粒体功能障碍、脂联素水平的下降与2型糖尿病并发PCOS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调节microRNA的异常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PCOS的关键因素。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PCO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二甲双胍以其安全性高、价格低及疗效好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增加了肝癌的罹患率并影响其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在治疗Ⅱ型糖尿病(T2MD)患者时亦降低了其罹患肝癌的风险,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癌及协同抗癌作用。现本文对二甲双胍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对肝癌发生的影响进行探讨,对二甲双胍抑制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介绍,列举了最新的实验研究数据,并对现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二甲双胍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预期,对于二甲双胍未来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肝癌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及未来使用的展望,对于其在Ⅱ型糖尿病合并肝癌的患者中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为二甲双胍在其他癌症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糖尿病与肿瘤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包括两者相关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与不同类型肿瘤的相关性及降糖药物对肿瘤的影响等方面。从现有的相关研究可发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存在某些相关联的作用机制,从而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发病率。但现阶段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对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目前糖尿病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在临床病人的治疗中,寻找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他莫昔芬目前被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二甲双胍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据报道可以降低人类癌症发病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该文主要研究二甲双胍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信号通路和c-Myc蛋白。结果显示,他莫昔芬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均优于单独用药,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增强他莫昔芬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能下调c-Myc蛋白的表达。该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这些影响是通过下调c-Myc蛋白介导的。该发现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Exendin-4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理想药物,是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发现,该类药物可从多个生理角度发挥功能,揭示其临床适应症可能有进一步的扩展空间。对GLP-1及Exendin-4的各种已知和潜在的临床适应症进行了概述,这些适应症除了各型糖尿病外,还包括肥胖症、神经系统和心脏的疾病以及其他各种潜在适应症。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12,(1):I0001-I0001
罗格列酮是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但最近因对心脏的副作用而在临床应用中被限制。研究人员如今发现,通过在大脑中的作用,这种药物能增加食物的摄取量并提高肝脏的新陈代谢功能。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医学》上。  相似文献   

12.
正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最初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有可能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失明。根据世卫组织最近估计,全球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视力丧失。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生在大约7%的糖尿病患者中,失明在西方世界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英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影响视觉的并发症与健康息息相关,相关的社会保健费用花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贝那鲁肽与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结局的影响,为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能达标的患者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GLP-1) 受体激动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使用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使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 PSV)、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 、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两年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FPG、2hPG、HbA1c、PSV、IMT、Scr和BU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0%)较对照组(20.00%)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利拉鲁肽相比,贝那鲁肽在降低血糖、改善下肢血管功能、肾功能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青光眼治疗药物醋甲唑胺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醋甲唑胺治疗组32例,对照药物二甲双胍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以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肾功等生化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甲唑胺与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降血糖疗效,可作为新的治疗糖尿病的二线药物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15.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7):3401-3404
《自然》:糖尿病药物可抑制脂肪组织炎症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发现,在动物实验中,治疗糖尿病常用的格列酮类药物有助于抑制脂肪组织炎症。研究人员说,其作用机制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尽管目前指南推荐对糖尿病应该及时进行阶梯式强化治疗,但"临床惰性",即强化治疗的延迟在真实世界中仍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部分在于缺乏在二联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添加第三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坚实证据及对此清晰的共识.本临床研究在中国237个研究中心进行,包括5535位既往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稳定剂量的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二联治疗20周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未达标的患者进一步随机接受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三联治疗24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16周后,HbA1c平均下降0.85%.在24周的三联治疗阶段,HbA1c在各组分别进一步下降0.65%(格列美脲组),0.70%(格列齐特组),0.61%(瑞格列奈组)和0.45%(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西格列汀二联治疗加用格列齐特或瑞格列奈治疗后,降糖疗效非劣效于加用格列美脲组的主要研究假设达到,但加用阿卡波糖组与加用格列美脲组相比未达到非劣效.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在二联治疗阶段为29.2%,三联治疗阶段为30.3%.在既往降糖药物治疗不达标的患者中,以二甲双胍/西格列汀联合治疗为基础,加用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在内的第三联药物可使患者有效、安全达到HbA1c7.0%的目标,且耐受性良好.及时启动二联及三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且有重要临床意义,可避免患者长期暴露于不必要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17.
药物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科学家面临着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转变,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和药物发现的效率。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治疗的可能靶点,也将明显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在临床前包括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发现针对所有靶点的全部化合物,在临床研究方面应包括药物作用的特异蛋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标志,或以蛋白质谱的差异来分类者。本文主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药物靶点的发现和确认,以有药物发现过程中最有关的技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2,(17):I0003-I0003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在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甲硫达嗪可使癌症干细胞”改邪归正”,成为正常细胞,而药物使用不会对其他正常的人体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称,基于这项研究成果,有望研发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化合物,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的新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抑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目前全世界有大约三亿五千万人受到抑郁折磨。之前一些研究发现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可能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许多炎症性以及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都作用于环氧化物水解酶。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一种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并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原因,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新机制及关于此机制的新药研究,对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非常重要。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提示,Rho/ROCK信号通路可能成为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新靶点。本文就Rho/ROCK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