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甘麦大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递质的影响,并从突触结构及结构蛋白MAP-2与GAP-43表达改变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8 mg/kg)、甘麦大枣汤高、低剂量组(9.72、4.86 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并于造模同时给药组灌胃给药,连续21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测试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海马单胺递质5-HT、NE含量,Golgi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MAP-2和GAP-43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及自主活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海马5-HT、NE含量显著下降(P<0.01),树突棘缺失明显,同时MAP-2和GAP-4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甘麦大枣汤干预后,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P<0.01),5-HT、NE含量显著升高(P<0.05),树突棘密度、长度及分枝增加,MAP-2和GAP-43表达显著回升(P<0.01)。结论: 甘麦大枣汤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升高海马单胺递质含量,其作用可能与上调突触结构蛋白、缓解神经元突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帕罗西汀),金钗石斛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两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35天。造模结束后,通过糖水偏爱、新奇抑制摄食、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其行为学改变,采用LC-MS/MS测定各组小鼠应激后海马及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可显著逆转模型小鼠出现的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帕罗西汀相当;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罗西汀及200 mg/kg金钗石斛均可缩短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无明显延长,各给药组的不动时间也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的DA和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帕罗西汀能使模型小鼠海马和皮层DA、海马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金钗石斛低、高剂量组皮层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中、高剂量组海马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高剂量组皮层和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金钗石斛中剂量组仅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可导致小鼠的类抑郁样行为出现,而金钗石斛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并提高小鼠脑内的DA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3.
乳香精油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乳香精油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造模同时每日灌胃给药。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评测,并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小鼠大脑内5-HT含量。试验显示,0.1、0.2 m L/100 g的乳香精油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小鼠的行为学行为,显著提高小鼠脑内的5-HT含量(P0.05)。乳香精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5-HT的调节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葵花籽蛋白(SFSP)和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为主要蛋白源饲料饲养2月,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处理,用未造模动物作为正常对照(CON,10只/组)。SFSP显著预防CUMS引起的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预防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行为,效果与WPC相当。SFSP也提高了大脑海马组织5-HT、DA、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了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和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值。同时降低了血清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皮层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SFSP通过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吸收、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预防大脑皮层氧化应激发挥预防抑郁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色氨酸、应激激素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应激致抑郁发生的机制。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结合行为学指标建立大鼠抑郁动物模型;高效液相检测血浆和脑5-HT、儿荼酚胺;放免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换算成皮质酮含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清色氨酸的含量。结果:①CUMS诱导8周大鼠糖水偏爱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体重和旷场实验评分下降(P〈0.05)。②CUMS诱导8周大鼠大脑和血浆5-HT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色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③CUMS诱导8周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血浆皮质酮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CUMS建立的抑郁模型大鼠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紊乱,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升高对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木豆素于抗抑郁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进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经木豆素处理的小鼠的快感缺失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采用LC-MS/MS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木豆素可以逆转CUMS引起的糖水偏爱指数降低和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并且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木豆素给药对于CUMS小鼠体内相关神经递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木豆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Ⅱ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具有良好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模型组(CUMS组)、模型+二甲双胍组(CUMS+MET组),采用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用3周时间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完成后,两个二甲双胍组腹腔注射二甲双胍(1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之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变化、糖水嗜好、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实验、旷场实验等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UMS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减慢(P<0.05),糖水偏爱率明显降低(P<0.05),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旷场实验中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5),大鼠海马的形态结构有所变化,证实CUMS抑郁模型建立成功。与CUMS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后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改善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糖水摄入、不动时间和自发活动(P<0.05),并能修复CUMS大鼠海马的异常形态结构变化。结论:二甲双胍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 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行双侧颈动脉结扎术制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后大鼠又随机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20 mg/kg)组、中剂量(40 mg/kg)组和高剂量(60 mg/kg)组(每组大鼠10只)。治疗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小檗碱,其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34 d。给药28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以及前脑皮层TNF-α、IL-1β、5-HT的含量与单胺氧化酶(MAO)的含量。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通过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和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P<0.05),通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P<0.05),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 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显著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调节大鼠的海马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和前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有关。小檗碱60 mg/kg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中枢疲劳后脊髓内主要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运动性中枢疲劳后脊髓内主要单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索运动性疲劳脊髓水平发生机制。方法:运用:Bedford递增负荷运动训练方案建立运动性中枢疲劳模型。将18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训练后即刻组(IT)及训练后3 h恢复组(R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脊髓内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脊髓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训练后即刻都出现了增高,其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明显增高(P〈0.05),甘氨酸(Gly)也出现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训练后经3 h恢复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在训练后即刻则出现降低趋势,且5-羟色胺(5-HT)含量在训练后3 h恢复组出现了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动性疲劳引起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发生过程有关。脊髓5-HT在恢复期仍明显降低,提示5-HT可能与疲劳恢复过程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