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灭活双歧杆菌调整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耗尽培养上清液(SCS)对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青霉素造成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分别以灭活的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以及活菌菌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活菌组、死菌组及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死菌组与SCS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处理体对弱抗原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菌处理体在疫苗免疫中的载体/佐剂作用及对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双歧杆菌菌处理体偶联乙肝病毒基因工程表面抗原(HBsAg)成拟菌颗粒免疫C57 BL/6小鼠,二次免疫后5w,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清抗-HBS的阳性率及抗体效价;MTT方法测定免疫小鼠NK的杀伤活性;RT—PCR方法测定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生物活性方法测定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α干扰素(IFN—α)分泌,并与抗原对照组、商业乙肝疫苗组、完全福氏佐剂组(CFA)进行比较,评定菌处理体佐剂疫苗的效果。初步探讨菌处理体用于疫苗的机制。结果:菌处理体疫苗组抗-HBS的阳性率与效价、NK杀伤活性、IFN—α体内诱生水平与商业疫苗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F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菌处理组及CFA组IFN—γ表达阳性,其他两组为阴性。结论:菌处理体佐剂具有明显增强弱抗原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青春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清及尿中的NO与ET-1的变化,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模型免疫功能和肾脏的影响。方法采用青春双歧杆菌灌胃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取血液和尿液,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和ET-1活性,硝酸酶还原法测定NO水平。结果青春双歧杆菌提高IL-2、IL-4水平,降低IL-6、IFN-γ和ET-1活性,NO水平在病程中动态变化。结论青春双歧杆菌具有平衡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抑制ET-1,调节NO水平的作用,从而预防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2次/d,连用4周。对照组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内毒素、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GGT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IL-6和TNF-&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能降低血清内毒素、IL-6和TNF—α水平,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抑制肝细胞炎症及免疫损伤,改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EPEC的黏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DMS8504对肠致病灶大肠埃希菌(EPEC)黏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与活菌比较,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粘附于人大肠癌CCL-229细胞后对EPEC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用SCS或pH5.0新鲜BS肉汤悬浮的双歧杆菌能够安全抑制EPEC的黏附,而仅用SCS或pH5.0新鲜BS肉汤均不能抑制其黏附。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乳杆菌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及抗体的体外影响,用牛乳β-乳球蛋白腹腔注射BALB/c小鼠建立过敏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与4种活/死乳杆菌(107 CFU/mL)体外共同孵育,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FN-γ和IL-4)和抗体(总IgE、β-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4种活/死乳杆菌均可体外调节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抗体的水平,特别是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提高淋巴细胞IL-12和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使其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高于活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这两株热致死菌还可显著下调细胞上清液中总IgE、特异性IgE和总IgG抗体的浓度(P<0.05)。试验结果表明乳杆菌可提高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的IFN-γ/IL-4比值,进而纠正Th2占优势的Th1/Th2失衡,下调抗体分泌量,且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湿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0.5g/次,2次/d。全部患儿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以及IgE水平,并计算IFN-γ/IL-4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明显升高,IL-4和IgE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高于对照组,IL-4和IgE水平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6.4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有效改善湿疹患儿免疫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了解克拉霉素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感染组、正常组及药物治疗组,建立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成功后,药物组用克拉霉素(6g·kg^-1·d^-1)进行治疗,连续5天。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建立后的第8天,检测三组小鼠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FN-γ、IL-5水平。结果-相比较于正常组,感染组小鼠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IL-6、IFN-γ、IL-5均显著升高(P〈0.05)。而克拉霉素的使用能使IL-6、IFN-γ降低(P〈0.05),但对IL-5水平无影响。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使小鼠IL-6、IFN-γ、IL-5水平增高,克拉霉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对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予1型糖尿病小鼠口服青春双歧杆菌,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体重的变化及糖尿病发病率.ELISA法测定血清、脾细胞上清IL-4和IFN-γ浓度,电镜观察胰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5周龄时实验组体重(23.41±1.64)g, 而对照组为(22.31±1.32)g(P<0.05);实验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脾细胞上清IL-4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FN-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残存胰岛的β细胞数目稀少,有核膜和内浆网扩张、核糖体脱颗粒和分泌颗粒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异常,而实验组胰岛β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无上述超微异常.结论 青春双歧杆菌通过上调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促使免疫平衡向Th2方向偏移,且有保护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和延缓NOD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清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A组,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B组,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C组。比较3组患者粪便标本中菌群分布情况,同时比较3组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B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B组(均P0.05)。B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C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Ⅱ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I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Ⅲ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Ⅱ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而其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同时其外周血IFN-α、IL-6、IL-1β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可能协同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3.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4.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细胞壁缺陷细菌生物氧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报》1998,38(5):396-399
The L-forms were induc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dtos cereus by β-lactam anhbiohcs and then observahons on the proPenies of oxygen requlrement sugar fermentahon and sensihve tO cyanide of the Lforms were done. 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the Lforms derived from the obligate aerobe or the faCultative anaerobe did not ferment sugars and were highly oxygendePendent and more sensihve tD cyedde than their Parent bacteria The metabolic achvihes which were same as the Parent bacteria of …  相似文献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