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青春双歧杆菌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给予NOD小鼠口服青春双歧杆菌,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PBS)糖尿病发病率,HE染色观察胰岛炎,免疫组化检测胰岛Bcl-2和Bax的表达,RT-PCR测定TNF-α、IFN-γ和IL-10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胰岛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胰岛Bc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而Bax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胰腺TNF-α、IFN-γ mRNA表达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春双歧杆菌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对小鼠血清中I-—1β、IL-6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动物模型,分别以新鲜BS肉汤培养基、耗尽培养上清(SCS)以及灭活的和活的双歧杆菌菌液进行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灭活的双歧杆菌与双歧杆菌活菌均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IL-1β、IL-6和IFN-γ的含量,二者的作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SCS也具有一定的免疫促进作用,但与双歧杆菌活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灭活的双歧杆菌具有与双歧杆菌活菌相同或相近的免疫学活性,两者均可提高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青春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清及尿中的NO与ET-1的变化,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模型免疫功能和肾脏的影响。方法采用青春双歧杆菌灌胃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取血液和尿液,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和ET-1活性,硝酸酶还原法测定NO水平。结果青春双歧杆菌提高IL-2、IL-4水平,降低IL-6、IFN-γ和ET-1活性,NO水平在病程中动态变化。结论青春双歧杆菌具有平衡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抑制ET-1,调节NO水平的作用,从而预防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过敏性哮喘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从15例过敏性哮喘儿童和15例非哮喘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DC,加入双歧杆菌后继续培养DC2d,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水平。结果双歧杆菌能明显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FN-γ,IL-1β及IL-6和非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L-10、IL-1β及IL-23水平增高。结论双歧杆菌能够刺激过敏性哮喘儿童DC分泌IL-12和IFN-γ,可能改变Th2优势分化,纠正Th1/Th2失衡。同时双歧杆菌还能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p及IL-6增高,达到促进,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乳杆菌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及抗体的体外影响,用牛乳β-乳球蛋白腹腔注射BALB/c小鼠建立过敏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与4种活/死乳杆菌(107 CFU/mL)体外共同孵育,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FN-γ和IL-4)和抗体(总IgE、β-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4种活/死乳杆菌均可体外调节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抗体的水平,特别是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提高淋巴细胞IL-12和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使其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高于活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这两株热致死菌还可显著下调细胞上清液中总IgE、特异性IgE和总IgG抗体的浓度(P<0.05)。试验结果表明乳杆菌可提高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的IFN-γ/IL-4比值,进而纠正Th2占优势的Th1/Th2失衡,下调抗体分泌量,且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纯净水对照组、非发酵果蔬汁组和发酵果蔬汁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饮水法喂饲小鼠30d,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及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FN-γ水平。结果发酵果蔬汁可增强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能力,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表达增强,促进血清中IL-6和IFN-γ的生成。结论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能提高小鼠的体液、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儿型双歧杆菌对气道过敏小鼠的气道炎症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周龄BALB/c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哮喘组、婴儿型双歧杆菌预防组和婴儿型双歧杆菌治疗组。哮喘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用卵清蛋白(Ovalbvmin,OVA)进行致敏和激发诱发哮喘,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致敏和激发。预防组第0至14天灌胃菌液;治疗组第15至28天灌胃菌液;阴性对照组和哮喘组全程灌胃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小鼠气道过敏表现;计数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评估气道炎症程度;肺组织行HE染色;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OVA特异性IgE和OVA特异性IgG1的浓度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4、IL-5、IL-10、IL-13和IFN-γ的浓度。结果 (1)哮喘组小鼠在激发后出现搔抓口鼻、竖毛、打喷嚏、腹肌扇动、弓背直立、二便失禁以及体重下降等表现,预防组和治疗组的症状较轻。(2)预防组和治疗组BALF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3)肺组织HE染色后,哮喘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预防组和治疗组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4)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OVA特异性IgE浓度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并且预防组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血清OVA特异性IgG1浓度明显低于哮喘组和预防组(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且治疗组高于预防组(P0.05);(5)预防组和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IL-4、IL-13含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IL-5、IL-10、IFN-γ各组浓度都较低,未测出有效浓度。结论口服婴儿型双歧杆菌可以减轻过敏症状,降低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抑制Th2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食物过敏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灌喂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观察其对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 4~6周龄SPF级无鸡蛋喂养BALB/c雌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取其中2组建立食物过敏模型,分别为OVA致敏阳性对照组、OVA激发后灌喂双歧杆菌WPG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L-10和TGF-β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OVA组IL-10、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WPG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显著低于OVA组(P0.05)。OVA组脾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WPG组与OVA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A组脾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PG组与OVA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WPG可以增加食物过敏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刺激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分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线莲多糖(ARP)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NO及细胞因子IL-2、IL-6、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Griess法检测NO分泌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RP在50~400μg/m L可明显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P0.01),促进NO分泌(P0.01),促进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分泌(P0.05,P0.01)。以上结果提示ARP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免疫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NO产生以及提高IL-2、IL-6、IFN-γ的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2+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细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 d和7 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T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