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祥玲  葛绍奎 《昆虫知识》1994,31(4):234-237
棉铃虫多胚跳小蜂是棉铃虫的一种寄生性天敌。该蜂一年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复越冬(在棉铃虫幼虫体内),当5月份棉铃虫在麦田产卵时,该峰也同时羽化,并在棉铃虫卵内产卵寄生,当棉铃虫幼虫老熟入土后,该蜂突然行多胚生殖,一个棉铃虫幼虫体内有峰高达800~900头,棉铃虫则很快死亡。本文对该蜂的昼夜活动,田间消长、交配和产卵行为等都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张彦周  于芳  朱朝东 《昆虫学报》2008,51(9):992-996
本文基于28S rDNA D2部分序列, 用MP和ML方法对几种寄生夜蛾科的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spp.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并对其形态和生物学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寄生金翅夜蛾亚科(Plusiinae)的C. floridanum 和寄生实夜蛾亚科(Heliothinae)的C. primulum关系较近,而以夜蛾亚科(Noctuinae)为寄主的C. truncatellum 和 C. agrotis关系更近。结果提示核基因28S D2区可能对研究多胚跳小蜂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与竹类害虫有关的6种跳小蜂。长缘刷盾跳小蜂Cheiloneurusclaviger及优赛跳小蜂Eusemioncornigerum,寄生竹巢粉蚧Nesticoccussinensis的初寄生者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spp.;瓢虫隐尾跳小蜂Homalotylusflaminius,寄生黑缘光瓢虫Exochomus(Xanthocorns)nigromarginatus;白胫短缘跳小蜂Zaommaeriococi(Tachikawa)中国新记录,寄生竹巢粉蚧的初寄生者花翅跳小蜂;四斑长索跳小蜂AnagyrusquadrimaculatusXuetHe,sp.nov,寄生竹绒粉蚧Eriococcustransversus;长脉卵跳小蜂OoencyrtuslongivenosusXuetHe,sp.nov,寄生竹卵圆蝽Hippotiscusdorsalis。标本及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与竹类害虫有关的6种跳小蜂,长缘刷盾跳小蜂Cheiloneurusclaviger及优赛跳小蜂Eusemioncornigerum,寄生竹巢粉蚧,Nesticoccussinensis的初寄生者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spp;瓢虫隐尾跳小蜂Homalotylusflaminius,寄生黑缘光瓢虫Exochomus(Xanthocorus)nigromarginatus;白胫短缘跳小  相似文献   

5.
黄俊  智伏英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9,62(12):1427-1434
【目的】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伴迁性天敌,迄今已知该寄生蜂只能寄生扶桑绵粉蚧,但是我们发现该寄生蜂还能成功寄生另一种外来有害生物——石蒜绵粉蚧P. solani。本研究旨在明确班氏跳小蜂对该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该寄生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块茎作为粉蚧的寄主植物,测定了班氏跳小蜂对不同龄期石蒜绵粉蚧的寄生适合度,并在非选择条件下测定了上述两种寄主上僵蚧形成时间以及该寄生蜂羽化时间、寿命、后足胫节长度、寄生率、羽化率及子代性比。【结果】班氏跳小蜂可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成虫及2龄和3龄若虫,但只有寄生雌成虫才能正常羽化出蜂。分别以石蒜绵粉蚧与扶桑绵粉蚧为寄主时,最适合的蜂蚧比分别为2∶15和2∶20。不同寄主对僵蚧形成时间及班氏跳小蜂的羽化时间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班氏跳小蜂的寿命以及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尤其是扶桑绵粉蚧上羽化的寄生蜂的寿命比以石蒜绵粉蚧上的长约20 d。而且,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石蒜绵粉蚧的(25.3%),但班氏跳小蜂在这两种寄主上的羽化率均在90%以上,差异不显著;寄生扶桑绵粉蚧的雌蜂比例高于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蜂比例。【结论】班氏跳小蜂能寄生石蒜绵粉蚧,且只在雌成虫上完成世代发育;与在更适寄主扶桑绵粉蚧上比较,石蒜绵粉蚧上羽化的班氏跳小蜂在寿命及雌蜂个体大小上有劣势。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林害虫寄生性小蜂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晖  黄大卫  张贵友 《昆虫知识》2001,38(3):202-205
初步调查了吉林四平农林害虫的寄生性小蜂种类及寄生情况。结果显示 ,在杨树林、杂木林、果园及农田 4种生境中姬小蜂、金小蜂及跳小蜂物种数量较为丰富 ;姬小蜂、金小蜂及跳小蜂在生物防治中是有待开发和利用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卵跳小蜂对豆缘蝽 (R .clavatusThunberg)和豆璧蝽 (P .hybneriGmelin)卵的选择性和密度反应。在自由选择试验中 ,两种豆蝽卵中羽化的卵跳小蜂在不同的卵密度和比例中均选择豆缘蝽 ;而在非选择性试验中 ,从豆璧蝽中羽化的卵跳小蜂同时选择豆缘蝽和豆璧蝽卵 ,寄生率较高 ;然而 ,从豆缘蝽卵羽化的卵跳小蜂对豆璧蝽卵的寄生率非常低。嗅觉试验表明 ,从豆缘蝽卵上释放的气味对卵跳小蜂的搜寻和寄生行为影响很大。卵跳小蜂寄生的卵数量随着豆缘蝽和豆璧蝽卵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然而 ,卵跳小蜂对豆璧蝽的寄生率随着卵的密度增加而降低 ,尤其是从豆缘蝽卵中羽化的寄生蜂。研究还表明 ,卵跳小蜂在大田中对豆缘蝽卵的寄生存在着空间或时间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沙地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的寄生作用,为合理利用沙地木虱跳小蜂防治枸杞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观察了沙地木虱跳小蜂的形态和寄生特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其对枸杞木虱若虫的寄生偏好性、寄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效应和寄主识别能力,并在宁夏中宁田间调查了该寄生蜂的田间寄生特征。【结果】沙地木虱跳小蜂是枸杞木虱若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单寄生蜂与内寄生蜂,最偏好寄生枸杞木虱4龄若虫,偏好系数为0.44±0.02,而不偏好寄生3龄和5龄若虫,且不寄生1龄与2龄若虫。寄生蜂对4龄若虫的最大寄生量、搜寻效率系数、处理时间系数分别为40.3头、0.8688和0.0243,均优于寄生3龄和5龄若虫。沙地木虱跳小蜂受到的种内干扰系数为0.3856,且对已被寄生的木虱寄主具有明显的辨别能力。沙地木虱跳小蜂田间发生期为6月下旬到9月中旬,正处于3-5龄木虱若虫第2代发生高峰期,发生期平均寄生率为44.2%±6.7%,其中寄生率顶峰为89.7%±12.2%,发生在7月4日。沙地木虱跳小蜂在植株下层寄生率是上中下3层中最高,为58.1%±6.8%;在植株西向寄生率是5个方位中最高,为51.4%±8.2%;对4龄若虫寄生率是木虱若虫龄期中最高,为69.7%±3.1%。【结论】研究表明,沙地木虱跳小蜂是具有控制潜力的寄生性天敌,人工释放该新纪录寄生蜂可有效控制枸杞木虱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相似文献   

9.
徐广  时振亚 《昆虫学报》1999,42(2):202-206
描述了在湖南省采集的寄生蚧虫的跳小蜂3新种:短尾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brachycaudae新种,中华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chinensis新种和湖南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hunanensis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时振亚 《昆虫学报》1990,33(4):462-465
花角跳小蜂属(Blastoihrix Mayr,1875)属于跳小蜂科,跳小蜂亚科,迷仁跳小蜂族。 此属目前世界已记录20种,主要分布在全北区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北部,均寄生蚧虫,是蚧虫类的重要天敌,该属在我国有记录的仅2种:分布于新疆的球蚧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ea(Dalman)及分布于四川的白蜡虫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eri-ceri Sugonjaev。  相似文献   

11.
黄俊  吕要斌  张娟  黄芳  贝亚维 《昆虫学报》2012,55(12):1418-1423
为评估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对其寄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控制作用, 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5±1℃, 相对湿度70%±5%, 光周期14L∶10D), 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 雌成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及其自身密度效应。结果表明: 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 且受寄主密度和寄生物密度的影响。当扶桑绵粉蚧 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密度分别大于15头/容器和10头/容器时, 班氏跳小蜂的寄生量增加幅度开始减小; 以瞬间攻击率/处理时间(α/Th)为评价指标, 班氏跳小蜂雌蜂寄生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时, α/Th为21.1307, 且大于雌蜂寄生雌成虫的情况(α/Th为6.2506); 班氏跳小蜂寄生功能反应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 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 寄生效能逐渐降低; 通过方程E=QP-m能很好地模拟班氏跳小蜂的寻找效应(E)与其自身密度(P)之间的关系, 对于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模拟结果分别为E=0.2931P-0.6240和E=0.0944P-0.4840。本研究为利用班氏跳小蜂开展扶桑绵粉蚧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记述采自黑龙江省的跳小蜂科1新种:无缘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amarginali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在28℃恒温下,松毛虫的胚胎发育期为7—8天;平腹小蜂的个体发育周期为19天左右,其中胚胎期约2天。如果松毛虫在产卵后12小时,胚胎发育到盘形成期以后,被平腹小蜂寄生,则胚盘在半小时内解体离散成匀质;产卵后约36小时,胚带形成后被寄生,经约5—12小时,胚带开始破坏而逐渐解体离散成为小颗粒;松毛虫胚胎发育到胚动以后,甚至将近孵化时,仍可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将离散后的寄主胚胎组织吞食殆尽,发育成蜂,破卵壳出来。在松毛虫胚胎发育早期被寄生,卵粒寄生率高,蜂的成活率也高,反之则低。 同一寄主卵可被一头或多头平腹小蜂复寄生。一粒寄主卵内的寄生蜂卵可达9粒,但最后只羽化一头蜂。  相似文献   

14.
陕西竹子上的蚧虫寄生蜂二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陕西竹子的蚧虫寄生蜂2新种,即寄生白尾安粉蚧Antonina crawi的棒节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lavatus sp.n.和寄生竹半球链蚧Bambusapis hemisphaerica的长尾秀德跳小蜂Pseudectroma longicauda sp.n,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特征图。本文也是抑虱跳小蜂属和秀德跳小蜂属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标本存放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5.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 Matsumura,白跗平腹小蜂PseudanastatusalbitarsisAshmead,松毛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solitarium(Hartig),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dendrolimusi Chu和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kuwanae(Howard)是松毛虫卵期几种主要寄生蜂。通过对上述几种寄生蜂寄生习性的研究表明: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不但能寄生新鲜害虫卵,还可以寄生对方已寄生并已发育1—3天的寄生卵,但羽化率均不高;松毛虫宽缘金小峰不寄生新鲜害虫卵,专门寄生赤眼蜂寄生后已发育1—7天的寄生卵,其中又以赤眼蜂发育3—5天的卵寄生率和羽化率为最高。除赤眼蜂和平腹小蜂可以混合使用外,其它蜂种混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互排挤的现象。如果先让平腹小蜂寄生尔后再让赤眼蜂寄生或先让赤眼蜂寄生,尔后再让跳小蜂或黑卵蜂寄生,能够提高卵块寄生率和充分发挥各自天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卵期几种寄生蜂的共寄生现象及其对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乐湘  童新旺 《昆虫学报》1994,37(2):145-152
松毛虫赤跟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 白跗平腹Pseudanastatusalbitarsis Ashmead松毛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olitarium(Harig), 松毛虫黑卵蜂 Telenomus dendrolimusi Chu和大蛾卵跳小蜂Ooenvyrtus Kuwanae(Howard)是松毛虫卵期几种主要寄生蜂。通过对上述几种寄生蜂寄生习性的研究表明: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不但能寄生新鲜害虫卵,还可以寄生对方已寄生并巳发育1-3天的寄生卵,但羽化串均不高;松毛虫宽缘金小蜂不寄生新鲜害虫卵,专门寄生赤眼蜂寄生后巳发育1-7,天的寄生卵,其中又以赤眼蜂发育3-5天的卵寄生串和羽化率为最高。除赤眼蜂和平腹小蜂可以混合使用外,其它蜂种混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互排挤的现象。如果先让平腹小蜂寄生尔后再让赤眼蜂寄生或先让赤眼蜂寄生,尔后再让跳小蜂或黑卵蜂寄生,能够提高卵块寄生串和充分发挥各自天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报道寄生介壳虫的跳小蜂 3新种 ,即采自新疆的昌吉跳小蜂 Encyrtuschangjiensis Xu,sp.n.、采自吉林的缢盾伊丽跳小蜂 Ericydnus scutellus Xu,sp.n.和采自甘肃的宽额苏泊跳小蜂 Subprionomitus frontatus Xu,sp.n.。本文也是伊丽跳小蜂属 Ericydnus Walker和苏泊跳小蜂属 Subprionomitus Mercet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8.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几种因子对该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7—30℃时寄生率最高为91.7%,出蜂量以27℃最高为7.5头,雌性率以24℃条件最高为72.1%,其次27℃为62.6%,说明24—30℃是寄生效果较好的适温范围;光周期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影响明显,光暗比为12 h∶12 h条件下,其寄生率、出蜂量、后代雌性率均最大,分别为70.6%、5.3头、68.3%;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的寄生率、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87.0%、5.6头、51.2%,说明20—21日龄的橡副珠蜡蚧成虫是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最适合寄生的阶段;雌蜂日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明显,3日龄的出蜂量最多为5.6头,4日龄的小蜂寄生率最高为81.7%,5日龄的雌性率最大为55.2%;交配是另一影响寄生效果及性比的重要因子,已交配的寄生率及出蜂量显著高于未交配的,分别为91.7%、7.5头,交配的雌性率为62.1%,而未交配所育后代均为雄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考虑选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充分交配的3—6日龄小蜂、温度27℃及光周期L∶D=12∶12作为室内扩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理想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班氏跳小蜂不同生殖方式及雌蜂密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条件下以及不同雌蜂密度情况时,其寄生率及子代的雌性比例。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数量的增加不断升高,雌雄比为20∶1时的寄生率最高,为49.13%;在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的情况下,其后代雌性最高;不同粉蚧密度条件下,2头雌蜂同时存在时,其寄生率和子代性比均最高。说明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和2头雌蜂同时存在条件下,更利于班氏跳小蜂种群发展。  相似文献   

20.
花翅跳小蜂属(Microterys Thomson,1876)是蜡蚧科昆虫的重要天敌,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ericeri Ishii)因寄生于经济益虫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而对人类有害,但绝大多数为益虫。本属是个大属,已描述了150多种,东洋区记载了20种。廖定熹教授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四册,小蜂总科(一)]中记述了中国的花翅跳小蜂3种,即: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ericeri Ishii)、球蚧花翅跳小蜂(M.clauseniCompere)和蜡蚧花翅跳小蜂(M.speciosus Ishii),黄春梅报道了采自福建的二带花翅跳小蜂(M.ditaeniatus Huang),姜德全描记了从白蜡虫雌虫卵囊中羽化的中华花翅跳小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