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居啮齿动物一般生活在黑暗、复杂的地下洞道环境中。营地下生活的特殊栖息环境使其进化出了与环境相适应的震动通讯,用来实现个体或社群间的信息联系。震动通讯是动物界中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穴居啮齿动物的震动通讯已成为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了解震动信号发生和接收的部位、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对于完善和发展穴居啮齿动物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于穴居啮齿动物来说,其独特的地下栖息生活方式增加了解读震动信号的难度。这些挑战导致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方面研究进展缓慢、科研文章较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具有震动通讯特征的穴居啮齿动物种类、分布,震动信号发生和接收部位,震动信号的作用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震动信号在鼠害防控、医疗等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旨在为今后研究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啮齿动物由于其独特的栖息环境,在农田、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地下啮齿动物繁殖、选择栖息地以及危害环境与其扩散密切相关。扩散是动物扩大分布区域,进行基因交流和促进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研究地下啮齿动物扩散对控制危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地下啮齿动物栖息于地下,对研究扩散增加了难度。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部分地下啮齿动物扩散研究,评述了发生扩散的原因,扩散的群体,扩散的时间以及扩散的方式等内容,并展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研究地下啮齿动物扩散的可能性,以期为研究高原鼢鼠扩散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下啮齿动物视觉系统的形态结构与机能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觉系统的适应进化机制一直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焦点。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动物,其感觉系统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更是引人注目。由于适应地下黑暗生活环境,地下啮齿动物感觉系统在各个组织水平都表现出进化和退化镶嵌的形态特征,其视觉系统表现得最为突出:视觉器官退化,有关图象分析结构、由视觉诱导产生行为反应的脑区及视觉投射严重退化,有关感受光周期的“非成像” 视觉通路结构高度发达。本文综述了地下啮齿动物视觉系统的结构、功能、进化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地下啮齿动物视觉系统的特点,有助于开展地下啮齿动物视觉系统适应进化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活动节律是在光周期、外界环境和内在生理机制共同调节下,动物表现出的休息和活动规律,它可以反映出动物个体营养状况、生存压力及社会地位等信息,是研究动物生态行为策略的重要依据(孙儒泳,2006)。尚玉昌(2006)认为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直接影响动物行为,而食物资源和天敌数量变化则能间接影响动物行为。目前对于地上栖息的啮齿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已有许多报道(金建丽等,2003;纪春艳等,2005;宛新荣  相似文献   

5.
李月明  李金钢 《四川动物》2007,26(1):206-209
地下鼠是一类生活在特殊生境中的啮齿动物,是研究动物适应进化的理想材料。全世界现存地下鼠主要隶属于5科,3亚科,25属,约160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资料对地下鼠的八个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的分布区作以综述,以期为开展地下鼠生理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洞穴型蝙蝠的栖息环境选择、生态作用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成菊  吴毅 《生物学通报》2006,41(5):4-6,F0003
多数蝙蝠为洞穴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调查的结果,对洞穴型蝙蝠的栖息环境选择及其在洞穴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生态作用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洞穴型蝙蝠的生存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干扰、破坏和污染而导致蝙蝠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加之国内对洞穴型蝙蝠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对洞穴型蝙蝠的栖息和捕食环境进行保护、对蝙蝠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无尾目的生活史分为卵、蝌蚪和成体3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生活在迥异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阶段的生态适应。本文综述了无尾目3个阶段的栖息环境,以繁殖模式描述卵的栖息环境,以发育序列和生态表型描述蝌蚪的栖息环境,以生活类型描述成体的栖息环境。无尾目的环境选择策略集中表现了进化的关键趋向:由水向陆的运动。利用生活史对水陆两种环境的适应优势,无尾目成功地分布到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  相似文献   

8.
氨氮对鱼类毒性的影响因子及气呼吸型鱼类耐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氨氮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在氨氮过高的养殖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从生态、环境及养殖效益角度来看,研究氨氮对鱼类的毒性以及鱼类应对环境或体内高氨浓度的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鱼类具有其特殊的策略来降低氨毒性,使得这些种类能适应极高的环境或体内氨浓度。这些耐氨策略主要为(1)合成谷氨酰胺、(2)合成尿素排出、(3)增强机体排泄、(4)Rh蛋白促进氨解毒、(5)降低周围环境pH、(6)NH_3挥发和体表碱化、(7)降低体内氨生成、(8)特定氨基酸代谢生成丙氨酸、(9)组织高氨耐受性。鱼类的氨耐受策略较多而且是可变的,主要受特定种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影响。文章综述了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机理以及鱼类的应对策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家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其数量大小和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生境中的植被为啮齿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了解啮齿动物群落与植被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动物群落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植被条件下啮齿动物群落的结构不同,Hernández等(2005)研究发现北美Chihuahuan荒漠的灌木生境中啮齿动物密度高于草地生境.  相似文献   

10.
陈俊达  姚志诚  石锐  高惠  刘振生 《生态学报》2022,42(10):4209-4216
贺兰山因其拥有独特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而十分适宜啮齿动物生存,但自保护区生态恢复以来并未见有研究评价啮齿动物在贺兰山的生境适宜性,使得其分布现状未知。使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主要啮齿动物进行生境适宜性状况评价及预测,探究啮齿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影响6种啮齿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坡度和距矿区距离,海拔越高、坡度越大及距矿区距离越近均使啮齿动物生存适宜性降低;两两鼠种生境适宜面积叠加发现,大林姬鼠和阿拉善黄鼠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大(261.37 km~2),短尾仓鼠和子午沙鼠的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小(19.00 km~2);6种主要鼠种均适宜的生境面积交集仅有17.14 km~2,占贺兰山总面积的0.47%,6种主要鼠种均不适宜的生境面积有2985.23 km~2,占贺兰山总面积的81.21%。研究表明,啮齿动物栖息地距矿区距离仍是影响其适宜生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废弃矿区采取措施,改善保护区啮齿动物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藏铁路海晏段的温性草原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铗日法确定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分析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所捕获的啮齿动物有甘肃鼠兔、五趾跳鼠、长尾仓鼠和灰仓鼠;从1984 年铁路投入运营以来,没有发现铁路运营带来新物种的入侵;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样带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在铁路路基附近的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距离铁路0.5 km和1 km的区域,而均匀性指数在路基附近最小;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植物群落的特征没有明显差异,啮齿动物群落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引起铁路路基附近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铁路修建与运营为啮齿动物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与额外的食物资源。因此,铁路建设及运营对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及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四肢骨,结果表明,地下啮齿动物高原鼢鼠的四肢骨比地面种类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对应骨骼粗壮,显示其较强的挖掘能力。与挖掘效率相关的尺骨挖掘动力臂系数,高原鼢鼠为0.3617,而高原鼠兔和根田鼠不到0.17。高原鼢鼠与其他两物种的四肢骨重量分布也明显不同:高原鼢鼠的前肢骨重量超过后肢骨,而高原鼠兔及根田鼠则正好相反;高原鼠兔及根田鼠的桡尺骨重量在四肢骨中最低,而高原鼢鼠的桡尺骨重量在四肢骨中则最高。这些特征反映了地下啮齿动物为了适应地下生活方式,其四肢骨骼系统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于研究地下啮齿动物的进化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种地下啮齿动物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啮齿动物挖掘形成的土丘数量变化以及分布是其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方法是计数法和填图法,存在工作量较大和误差较高等缺点。实时动态控制系统技术(RTK)是一种高精度的GPS测量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本文以甘肃省天祝县抓喜秀龙乡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分布区为调查区域,利用RTK技术实现了高原鼢鼠土丘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并结合Arc GIS软件实现了土丘数量及其相对种群密度变化的统计分析。RTK技术在研究其土丘空间分布特征、相对种群密度(以土丘数量代表)以及草地危害评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此方法不仅可用于地下啮齿动物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还可用于地上啮齿动物洞口数量和分布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李维东 《动物学杂志》2004,39(1):106-111,F003
作者自1983年发现伊犁鼠兔以来,完成了新种的分类命名,并对其栖息分布、种群数量、个体生态、昼夜活动节律、毛被和季节性换毛序、人工饲养、与疫病关系等内容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在伊犁鼠兔被发现20周年之际,又对伊犁鼠兔的生存现状、栖息环境的变迁、受胁因素等内容做了调查,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制订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的判断标准》(3.1版)对伊犁鼠兔濒危等级做了重新评估。多年的研究资料表明,伊犁鼠兔是一种古老、残留、发现较晚的兔形目动物。由于生态习性特殊,分布局限,种群过度破碎,呈数量稀少的小种群生活状态,加之恶劣栖息环境的影响,伊犁鼠兔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三种啮齿动物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环境温度是哺乳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哺乳动物能否适应各种环境又取决于动物本身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能力。所以研究哺乳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对于了解它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一类恒温动物,所以采用啮齿动物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国外对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报道颇多,以居住类型而言而:穴居、挖洞型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有分布在热带、温带的种类,也有分布在山区、平原、沙漠干旱地带的种类;地上活动型啮齿动物的这方面研究有分布在平原、山区、沙漠干旱地带、沿海和中湿地区的种类。而同一地区不同居住类型的比较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6.
冷血脊椎动物冷适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温度是制约冷血脊椎动物分布、生存、繁殖、迁徙等活动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冷血脊椎动物在多种多样栖息环境中形成多种耐寒策略.本文重点从冷血脊椎动物冷适应行为生态、生理、冷冻诱导基因表达与抗冻物质获得、低温与性别决定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低温生物学在冷血脊椎动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幼体适宜生存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通过人为设置六种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了中国林蛙幼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适宜的生存环境是水深低于蛙全长并设有栖息陆地,或者保持泥水湿润。水深高于蛙体长或环境干匀对蛙不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幼蛙平均能存活达536.6h,最长可达25d。  相似文献   

18.
高原鼢鼠挖掘对植物生物量的效应及其反应格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4):292-298
高原鼢鼠取食洞道处,在植物根系受损条件下,主要测定各类植物生物量变动的格局。原生植被样区,取食洞道回填土壤后,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显增加,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与取食洞道的厚度密切相关。土厚厚度<5cm的取食洞道,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下降,土层厚度>10cm,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显变化。高原鼢鼠长期栖息植被退化的斑块地,在取食洞道区域,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总生物量均显降低。结果验证了本提出的地下啮齿动物对双子叶直根类植物的存活具有负效应,对单子叶须根类植物则产生正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19.
张月书 《化石》2019,(2):8-11
<正>问题的提出——"狩猎"还是"食腐""民以食为天",这对于生活于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来说同样适用,从生存环境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需求是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古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厘清古人类是如何获取食物资源的,旧石器遗址发掘出土的动  相似文献   

20.
韩群花  郭聪  张美文 《生态学报》2013,33(19):5981-5989
啮齿动物种群动态调节是生态学中关键的问题之一,它与制定鼠害防治策略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在相关领域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整理了密度制约效应对啮齿动物繁殖影响的文献,包括在性器官、性成熟、性周期、繁殖指数、激素和行为的调节作用,同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途径及研究前景,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