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白杨河流域特征及生态植被需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白杨河流域地跨上游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及下游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两个行政区,上游达坂城区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山前冲击、洪积山间盆地干旱区,源于天山多支源流汇集于盆地南端峡口,基于峡口形成下游并由有多支流沿程补给白杨河干流,穿越极端干旱戈壁荒漠区的托克逊县直至末端吐鲁番市境内尾闾-艾丁湖,是我国典型少有的跨越干旱与极端干旱叠加型流域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遵循流域各河流水系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属性及河道取水工程节点,采用Penman-Monteith法生态需水定额和卫星遥感面积识别及水文年内展布方法,分析评估流域内上下游绿洲生态环境植被需水量和河流生态基流及其调控断面。结果表明,上游达坂城区黑沟河年生态需水量、生态基流、年均径流占比和控制断面,分别为921万m3、0.29m3/s、18%和黑沟渠首;阿克苏河为1048万m3、0.33m3/s、12%和阿克苏渠首;高崖子河为862万m3、0.27m3/s、12%和高崖子渠首;下游托克逊境内由白杨河干流调节,艾丁湖等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256万m3、1.35m3/s、32%和小草湖渠首。白杨河流域年生态需水7880万m3,生态基流2.50m3/s,生态水占年均径流量17%,分析结果为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毛军  田赟  谢军平  赵菁  马莉  查天山 《生态学报》2021,41(22):9020-9028
本研究对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进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评价及价值估算,旨在探究提升城市功能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较优林分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北京市森林植被面积2009年为4.00×105 hm2,2014年为4.59×105 hm2,北京市NDVI平均值2009年为0.331,2014年为0.708,北京市森林植被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北京市2014年林地绿化调节水量较2009年降低了近1/3,2014年水源涵养功能价值量较2009年分别减少了22.08%和8.24%。(2)生态涵养发展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最强(2.88×108 m3/a),城市发展新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次之(1.72×108 m3/a),而首都功能核心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相对最弱,仅1.05×106 m3/a。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三种林分类型中,2014年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价值量较2009年增加5.13%,而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别减少34.93%和55.55%。(3)培育纯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对于调节水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考虑,认为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强的水源涵养功能和较优的经济价值。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建立生态与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研究黄河流域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解释黄河流域森林碳汇/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云平台,利用MOD17A3H V6 NPP数据、MCD12Q1 V6土地覆盖类型数据、ECMWF/ERA5气象数据和USGS/SRTMGL1_003高程数据,采用岭回归分析、Hurst指数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黄河流域2001-2019年森林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9年,黄河流域森林平均总面积为3.66万km2,其中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平均面积分别为:2.64万km2、0.01万km2和1.01万km2,森林NPP年总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其均值为8.99Tg C,年均增速为0.36Tg C/a,19a增长率为173.60%;不同森林类型的NPP年总量均值分别为:4.79Tg C (阔叶林)、6.04×10-5Tg C (针叶林)和0.64Tg C (混交林),年均增速为:阔叶林(0.16Tg C/a)>混交林(0.04Tg C/a)>针叶林(6.98×10-6Tg C/a)。(2)2001-2019年,黄河流域森林年均NPP呈线性增加趋势,其均值为241.58g C m-2 a-1,年均增速为7.18g C m-2 a-1,19a增长率为108.63%;不同森林类型的年均NPP均值分别为:178.48g C m-2 a-1(阔叶林)、0.60g C m-2 a-1(针叶林)和62.49g C m-2 a-1(混交林),年均增速为:阔叶林(4.75g C m-2 a-1)>混交林(2.39g C m-2 a-1)>针叶林(0.04g C m-2 a-1)。(3)黄河流域森林NPP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94.50%,其中显著增加的面积占73.29%;呈减少趋势的面积占5.50%,其中显著减少的面积占1.57%。阔叶林NPP显著增加的面积最高(76.78%),其次为混交林(60.84%),针叶林最少(56.76%)。(4)黄河流域森林NPP的Hurst指数(H)介于0.38-1.00之间,平均值为0.87,其中H≥0.5的像元数约占99.34%,黄河流域森林NPP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保持持续增加趋势。(5)归因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黄河流域森林NPP时空变化的总解释率为55.80%,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为经度(35.50%)、降水(8.00%)、气温(6.50%)和纬度(5.40%)。2001-2019年黄河流域森林NPP呈增加趋势,且呈现较强的可持续性;GEE云平台结合冗余分析可及时、高效获取黄河流域森林NPP的时空变化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0—2015年拉萨河流域NPP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王亚  张超  曾源  刘国华 《生态学报》2018,38(24):8787-8798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区,具有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寒湿地及西藏主要的耕作区,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生态安全及生态健康面临威胁和破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利用2000-2015年MODIS-NDVI数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了拉萨河流域的NPP,分析了NPP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影响NPP变化的驱动因子并明确了驱动分区。结果表明:近16年拉萨河流域NPP年均值为165.614 gC m-2 a-1,总体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该地区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相似,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存在差异。NPP变化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变化趋势斜率为-1.804 gC m-2 a-1。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草本湿地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灌丛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NPP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占比20.81%,非气候因子占比79.19%。  相似文献   

5.
近20年防风固沙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玲  孙聪  范闻捷  刘海江  任华忠  崔要奎 《生态学报》2021,41(21):8341-8351
植被是影响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的关键指标,也是检验防风固沙区生态保护成效的重要依据。由2010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防风固沙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综合确定研究范围。基于2000-2019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叶面积指数(LAI)产品,从生态区和像元两个尺度分析近20年防风固沙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的时空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探索气候因子对LAI的影响,以期揭示我国北方风沙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的现状,为今后生态保护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间,研究区LAI年平均值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随着时间推移有显著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0.03 m2 m-2(10a)-1P<0.01)。在生态区尺度,LAI在8个生态功能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且2010-2019年间LAI的增长速率高于2000-2009年的,其中,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在20年间呈现最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区域平均增幅为0.1154 m2 m-2(10a)-1P<0.01)。在像元尺度,近20年LAI显著增长(P<0.05)的区域面积占整个研究区植被面积的41.6%,其中,83.7%的LAI增长区域为草地,11.2%为耕地。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呈片状分布,研究区西部的LAI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增长区域呈带状分布。2010-2019年LAI增长的区域面积为7.7%,明显大于2000-2009年LAI增长的区域面积。气候因子对研究区植被的影响为:研究区东部降水的增加对当地植被生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温度的影响则在整个研究区都较弱。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防风固沙政策实施、农业技术进步等)对防风固沙功能区植被状况的改善也至关重要。研究区LAI的显著增加表明我国北方防风固沙屏障的生态功能在近20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占用净初级生产力(HANPP)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净初级生产力(NPP)权衡假设,即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服务的权衡受到HANPP各组分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NPP权衡假设构建了生产生态协同提升模式效果的分析框架。以西藏拉萨河流域白朗村为例,基于实地采样、监测数据,分析了生态修复前、协同提升及河谷种草模式下,白朗村的HANPP组分、空间格局,以及生产、生态功能(牲畜养殖数量、碳固定服务和空气净化服务)。结果表明:在实施生态修复前,白朗村共有牲畜15990羊单位,HANPP为35.0 g C/m2,占潜在NPP的13.8%,其中收获导致的HANPPharv占40.0%;生态系统空气净化服务为12.0 g SO2 m-2 a-1,碳固定服务为6245.4 g C m-2 a-1。协同提升后,HANPP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但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HANPPharv提高了4.2%,土地利用导致的HANPPluc降低了1.8%。同时,养殖牲畜数量增加6.3%,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在河谷种草模式下,HANPP总量相比实施生态修复前降低了67.0%,结构变化更加剧烈。HANPPharv增加了84.2%,为25.8 g C/m2;HANPPluc降低了167.0%,为-14.2 g C/m2。牲畜数量大幅增加了2.2倍(35195.0羊单位);而空气净化服务也提高了15.1%(13.8 g SO2 m-2 a-1),碳固定服务提高了5.0%(6560.1 g C m-2 a-1)。研究表明,NPP权衡假设可以为定量分析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促进生产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的生态修复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7.
邓欧平  唐祺超  叶丽  邓良基 《生态学报》2021,41(23):9305-9314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潜在的、强大的温室气体,应该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开展监测和削减。河流、水库、鱼塘和沟渠等受人类影响的小流域水生生态系统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活跃区域,更是N2O重要的源和汇。然而,同一流域不同水体N2O的排放特征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因此,选择川西平原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于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连续监测不同水体水气界面的N2O排放强度,并结合聚类分析解析N2O排放特征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水体的N2O年排放通量差异显著,沟渠的N2O年排放通量最高((52.68±36.09)μg m-2 h-1),城市段河流和鱼塘次之((34.16±23.97)μg m-2 h-1和(29.03±31.41)μg m-2 h-1),乡镇段和农区段河流再次((8.32±28.60)μg m-2 h-1和(8.52±9.43)μg m-2 h-1),水库最低((-16.45±29.76)μg m-2 h-1)。除水库表现为N2O的汇,其他水体均表现为N2O的排放源。另外,不同水体N2O排放的季节特征差异显著,农区段河流和农业沟渠表现为夏天最高,冬春最低(P<0.05),而其他水体均表现为冬春显著高于夏秋(P<0.05)。根据N2O排放季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将西河流域水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农业类水体的N2O排放季节特征受气象因素和农业活动的联合驱动;第二类城乡类河流和第三类鱼塘分别受控于人类活动和养殖活动,与降雨温度等气象指标关系较弱;第四类水库主要受控于气象因素。并且,第一类农业类水体已成为大气N2O排放的重要源,农业氮素管控是区域控制N2O排放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王芳  汪左  张运 《生态学报》2018,38(8):2754-2767
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直接关系粮食安全。植被NPP的变化可以有效反映生态系统的变化。基于MOD17A3 NPP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偏差分析法、变异系数、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安徽省2000-2015年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安徽省植被NPP平均值为476.6gC/m2;波动范围为396.6-531.8gC/m2;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整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趋势;(2)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年均NPP差异明显,其中林地最高,为535.5gC/m2,而且不同地类的NPP年际变化幅度不同,主要表现在林地和草地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3)植被NPP受气候、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受气候因素中降雨影响较大,但是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城市化逐渐成为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农田稻季CH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远航  徐昔保  陈晔 《生态学报》2020,40(21):7690-7698
开展太湖流域农田稻季CH4排放研究,深入了解稻田CH4排放规律,为稻田CH4减排、制定合理稻田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区域,运用涡度相关法观测其稻季CH4通量变化,分析其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稻季为CH4的源,CH4排放总量为28.95 g/m2,稻季CH4通量日变化表现为无规则型与单峰型两种模式;稻季CH4排放整体集中在水稻生长前期(81.61%)及中期(16.16%)、后期排放相对较弱(2.23%),返青期排放量较低(日均0.102 μmol m-2 s-1),分蘖期较强(日均0.451 μmol m-2 s-1),成熟期最低(日均0.006 μmol m-2 s-1);模型所模拟的累计CH4排放通量比累计测量CH4通量低6.69%,较好地模拟了太湖流域稻田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电导率、摩擦风速可确认为太湖流域农田稻季CH4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水热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对于估算陆地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IS遥感影像获得的时间序列NPP和土地覆盖产品,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气温和降水),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000-2015年东北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水热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该地区植被NPP的相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东北地区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69.24 g C m-2 a-1增加到2015年的453.84 g C m-2 a-1,平均值是412.10 g C m-2 a-1,年际增加速率为4.54 g C m-2 a-1。近16年来东北地区年均植被NPP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整体变化趋势以增加为主,其中轻微增加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45.9%。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年均NPP差异明显,其中灌木最高为400.34 g C m-2 a-1,草地最低为300.49 g C m-2 a-1。东北地区植被NPP与气温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与降水量主要表现为正效应。水热波动对该地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PP总量变化的贡献大于土地覆盖变化的贡献,其中对森林和农田的贡献最大,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下水恢复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需水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元  徐海量  张青青  叶茂 《生态学报》2015,35(3):630-640
为探明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响应带范围及地下水恢复下生态需水量,以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玛湖段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年生态输水和地下水埋深分布特征,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两岸地下水位恢复状况,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河下游地下水位的抬升幅度与输水量的大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存在一定的时效性。2004—2010年地下水处于长期的负均衡状态,多年下降幅度明显。塔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断面地下水响应幅度分别为1195、1050、2281 m和1000 m。历经11a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总恢复需水量为7.06×108m3,其中,齐文阔尔河段为4.98×108m3,老塔里木河段为2.09×108m3,地下水恢复至生态水位4.5m需要5—8a的时间。保护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所有天然植被面积(96114.09 hm2)的生态需水量为0.587×108m3,保护下游地下水响应带天然植被面积(41439.85 hm2)的生态需水量为0.21×108m3。  相似文献   

12.
何佳瑛  蒋晓辉  雷宇昕 《生态学报》2023,43(12):4823-4834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定量评价比较匮乏。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RUSLE模型和InVES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模型识别出不同时期的生态工程区,探究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影响,为下一步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延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和产水服务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二者的变化并不同步。(2)4个时期内,能产生生态效应的生态工程区面积呈波动增长趋势,从854 km2增加到1343 km2,在整个流域均有分布,不同时期的重点分布区不同。(3)生态工程增强了区域的土壤保持能力和产水能力,土壤保持服务增强区面积从477.5 km2增加到1140.6 km2,保持的土壤总量从2.1×107 t增加到5.6×107 t;产水服务增强区面积从139.1 km2增加到485.5 km  相似文献   

13.
极端干旱区尾闾湖生态需水估算——以东居延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张兰  赵传燕 《生态学报》2014,34(8):2102-2108
以东居延海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目视解译ETM影像,提取东居延海2002—2012年各月湖面面积。通过水文保证率法确定不同保证率下的湖面面积,结合额济纳旗气象站观测的风速、相对湿度、气温、水汽压、降水量等气象数据估算湖泊蒸发耗水量和湖泊降水补给量,根据湖泊渗漏系数估算湖泊渗漏量,最后运用水平衡原理构建湖泊生态需水模型,估算了东居延海在湖面面积保证率为50%、75%、95%时各月月均和年均生态需水量,其中年均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78×108、1.60×108、1.03×108m3,约占莺落峡年均径流量的9.66%、8.66%、5.59%,约占正义峡年均径流量的16.27%、14.60%、9.42%,约占狼心山年均径流量的30.81%、27.65%、17.84%。  相似文献   

14.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ed grain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reatens national grain food secur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AWC) and irrigation water consumption in this region. A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AWC was developed based on Penman-Monteith method us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data (1984–2008) and existing actual ET (2002–2008) data which estimated from MODIS satellite data through a remote sensing ET model.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using the experimental plots (50 m2) data observed from the Luancheng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owed the average deviation of the model was −3.7% for non-rainfed plots. The total AWC and irrigation water (mainly groundwater) consumption for Hebei province from 1984–2008 were then estimated as 864 km3 and 139 km3,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found the AWC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 except for a few counties located in mountainous regions. Estimations of net groundwater consumption for grain food production within the plain area of Hebei province in the past 25 years accounted for 113 km3 which could cause average groundwater decrease of 7.4 m over the plain. The integration of meteorological and satellite data allows us to extend estimation of actual ET beyond the record available from satellite data, and the approach could be applicable in other regions globally where similar data ar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静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22,42(6):2074-2085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基于该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问题,构建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和质量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和密云水库北部,面积为760.4 km~2;生态系统质量低下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和东北部山区,面积为4925 km~2;水土流失问题区零星分布在山区,面积为130.1 km~2;基于以上三者的北京生态修复建议区总面积5606 km~2。(2)建议北京生态保护区6391 km~2,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西南部山区,保护了79.63%的水源涵养功能,74.97%的土壤保持功能,58.79%的洪水调蓄功能和60.3%的自然栖息地。本研究构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体系,为北京生态修复和保护规划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与水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连续7a的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根据2006年与201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以及植被调查资料,分析了2006到2010年间物种多样性、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状况,利用非参数相关和RDA排序对输水间歇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水质关系变化作了探讨,结果发现: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停止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也有小幅度增加;物种多样性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atrick指数以及Cody指数都以下降为主,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受损生态系统尚不具备自维持能力;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关系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5 m左右时,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地下水质状况的影响,而当地下水平均埋深大于6.5m时,物种多样性的制约因子则为地下水位.因此,从物种多样性角度看,塔里木河下游的合理水位应在5 m左右,大于6.5m则是物种多样性的胁迫水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识别及其近20年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群  吕昌河  傅伯杰  于伯华 《生态学报》2021,41(10):3975-3987
生态系统分类制图是理解生态系统时空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研究以反映生态系统主导服务功能和人类干预强度为主线,构建了包括9个一级和25个二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集成土地利用、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居民点分布等多源数据,开展了2000和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分类制图,并对其类型、结构、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我国城镇生态系统扩张1.1倍,64.51%来自耕种生态系统。耕种生态系统缩减0.88万km2,其中水田和旱田分别减少0.60万km2和2.09万km2,但绿洲扩张1.81万km2。受退耕还林还草影响,农牧和农林混合生态系统分别减少2.88万km2和0.92万km2,林地生态系统增加1.61万km2。水域湿地生态系统增加0.31万km2,70%源自沼泽生态系统的扩张,尤其是青藏高原水域湿地,受气候变暖影响扩张明显。气候暖湿化促使部分干旱荒漠和冰冻寒漠生态系统的盖度增加,使牧草地生态系统增加9.97万km2,而干旱荒漠和冰冻寒漠生态系统分别减少14.98万km2和0.92万km2。我国生态系统变化导致整体景观的连接性下降、破碎度增加、类型多样性增加,斑块间生态过程的阻碍增强。我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92.06%的区域NDVI增加,平均NDVI增幅为0.74%/a,其中农牧和农林混合生态系统NDVI增幅最显著,分别为1.26%/a和0.85%/a。该分类方案与制图结果突出了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环境风险和生产力的差异,可为宏观尺度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疏勒河中游绿洲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选择1990年、2000年和2013年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并确定了中游绿洲2020年和2030年生态保护目标。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现状和保护目标下流域中游绿洲生态需水量,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2020和2030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2020和2030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最大、最小和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7.42×10~8、7.09×10~8、7.29×10~8,8.24×10~8、7.91×10~8、8.11×10~8m~3和9.12×10~8、8.79×10~8、8.99×10~8m~3。2013、2020和2030年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年内变化主要集中于5—8月,累积生态环境需水量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58.01%、58.08%和58.13%;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瓜州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玉门相对最小,敦煌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宫兆宁  陆丽  金点点  邱华昌  张强  关晖 《生态学报》2021,41(9):3572-3587
地表蒸散发量是影响湿地水热平衡的主要因素,也是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对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确定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利用2002、2010、2016年34景Landsat影像,基于时序NDVI数据对湿地下垫面物候特征的定量表征,准确获取了扎龙湿地保护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信息。选用物理基础较好且应用广泛的SEBAL模型,估算了湿地的瞬时蒸散发量,并结合站点气象数据,实现了湿地蒸散发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扩展,分别得到日、月、年尺度的湿地蒸散发量,深入探究了扎龙湿地蒸散发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从湿地湖泡需水量、植物需水量及生物栖息地需水量3个方面,定量估算出扎龙湿地3个时期的现状生态需水量。研究发现:扎龙湿地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芦苇沼泽、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芦苇沼泽分布占绝对优势,且2002-2016年持续增加了205.82 km2;草地、耕地呈持续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119.35 km2和95.96km2,表明2002-2016年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呈恢复态势;湿地保护区蒸散发量年内均大致呈单峰型分布,符合夏季 > 春季 > 秋季 > 冬季的规律,在年际上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年蒸散发量由2002年的518.87mm增加到2016年的625.98mm,增加了20.64%。为满足湿地内的生态消耗,总体上2002-2016年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也相应的增加,保护区适宜生态需水量的变动范围为5.40亿-7.08亿m3,可以维持湿地湖泊、植被、动植物栖息地的健康态势。维持核心区健康状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变化范围为2.71亿-3.32亿m3。随着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基于蒸散发量反演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估算将更加实用和准确,为湿地保护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补水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