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迄今对其越冬栖息地的了解甚少。2013年1月和2014年1—2月,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冬季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定了48个利用样方和30个对照样方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四川山鹧鸪偏好选择海拔较低、坡度平缓、乔木盖度较小、竹子较矮、草本低矮稀疏、1.0 m层盖度较大、4.0~5.0 m层盖度较小、距小路和林缘较近的栖息地。此外,四川山鹧鸪还倾向于选择在距水源较近及地表落叶丰富的栖息地活动。安全与食物条件可能是影响四川山鹧鸪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2010年7-9月(雨季)和2010年11月-2011年2月(旱季),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觅食地选择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雨季的乔木层因素和落叶及草本层因素、旱季的地形地貌因素以及草本与灌木层因素是其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显示,雨季和旱季其觅食地多位于中缓坡.与对照样方的差异性检验显示,弄岗穗鹛雨季偏好乔木盖度低的生境,旱季则偏好中、下坡位、灌木高度较高且落叶厚度大的生境.两个季节觅食地的比较显示,其旱季觅食地处于较低海拔,且多位于中、下坡位;旱季草本盖度小于雨季,而落叶盖度和落叶厚度则大于雨季.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弄岗穗鹛雨季觅食地选择以海拔、坡度以及落叶盖度等3个变量为综合考量,而旱季则以坡位、乔木盖度、草本盖度以及落叶厚度等4个变量为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3.
四川梅花鹿Cervus nippon sichuanic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四川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分布有我国现存最大的梅花鹿野生种群。2011年6-9月,采用样方法对保护区梅花鹿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调查,共布设109个样方(利用样方61个,对照样方48个),测量并比较了海拔、坡度等20个生境因子。结果显示,梅花鹿偏好利用的植被类型为灌丛、草甸、针叶林,同时选择隐蔽度较高的生境;此外,距水源距离、灌木高度、灌木盖度、灌木密度、草本高度和草本盖度6个连续变量在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或U<0.05)。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夏季偏好选择草本盖度大、靠近水源和林缘的生境,回避远离水源和林缘的生境。  相似文献   

4.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西南山地特产珍稀鸟类,由于亚热带阔叶林破碎化,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2005年11—12月在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四川山鹧鸪非繁殖期栖息地20个。以其新鲜粪便为中心设一个10m×10m大样方和4个1m×1m的小样方,测量每个样方中与栖息地利用有关的12个生境因子(海拔、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高、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竹盖度、竹密度、雪盖度、林缘距离和道路距离);并在距栖息地100m处任意设对照样方1—2个,共获取30个对照样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四川山鹧鸪非繁殖期以靠近林间小道和森林边缘的次生落叶阔叶林为栖息地,主要利用海拔高度为1000—1600m,坡度为2—15°的南坡;其偏爱的栖息地竹盖度、竹密度和雪盖度明显小于对照样方,而灌木盖度明显大于对照样方。对栖息地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地面层食物因子、地型因子、隐蔽因子、温度因子等,其中食物条件的贡献率为29.407%。四川山鹧鸪在利用栖息地时可能面对食物资源与天敌风险的权衡。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应重视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5.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西南山地特产珍稀鸟类,由于亚热带阔叶林破碎化,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2005年11—12月在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四川山鹧鸪非繁殖期栖息地20个。以其新鲜粪便为中心设一个10 m×10 m大样方和4个1 m×1 m的小样方,测量每个样方中与栖息地利用有关的12个生境因子(海拔、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高、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竹盖度、竹密度、雪盖度、林缘距离和道路距离);并在距栖息地100 m处任意设对照样方1—2个,共获取30个对照样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四川山鹧鸪非繁殖期以靠近林间小道和森林边缘的次生落叶阔叶林为栖息地,主要利用海拔高度为1 000—1 600 m,坡度为2—15°的南坡;其偏爱的栖息地竹盖度、竹密度和雪盖度明显小于对照样方,而灌木盖度明显大于对照样方。对栖息地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地面层食物因子、地型因子、隐蔽因子、温度因子等,其中食物条件的贡献率为29.407%。四川山鹧鸪在利用栖息地时可能面对食物资源与天敌风险的权衡。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应重视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6.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6~7月,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7条样带上的22个栖息地样方和17个对照样方的2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夏季栖息地偏向于选择海拔低、坡位低、乔木较低和灌木较高、落叶盖度较大、灌木层盖度大、草本高且盖度大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者针叶林;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坡位、草本层盖度是重要的生态因子,由这两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栖息地和对照区进行区分时,正判率可以达到77.3%,这种选择与黑颈长尾雉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Liu P  Huang XF  Gu SS  Lu CH 《动物学研究》2012,33(2):170-176
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白鹇、勺鸡和灰胸竹鸡4种雉类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6条样线上的388个样方,选取了与这四种雉类栖息地相关的17个生态因子进行观测和测量。结果显示,4种雉类均偏好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阳坡或半阴半阳坡的生境。Kruskal-Wallistest检验表明,4种雉类在海拔、坡度、乔木盖度、灌木盖度、灌木数量、灌木高度、草本盖度、草本种类、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和水源距离11个生态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乔木种类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生态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典则判别函数图显示,4种雉类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又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表明在区分4种雉类生境选择差异方面有一系列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海拔、草本数量、灌木高度、水源距离、灌木盖度、乔木盖度、坡度、落叶层盖度、灌木数量、草本盖度。由这10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4种雉类生境选择差异的正确区分率为74.7%。  相似文献   

8.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黑腹绒鼠对夏季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影响黑腹绒鼠夏季空间分布的生态因素,采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于2009年6~8月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夏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期间,共调查生境样方和对照样方各58个.在21个生境变量中,海拔、坡度、坡向等16个变量在生境样方和对照样方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该地黑腹绒鼠对夏季生境的利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该地黑腹绒鼠夏季频繁出现的生境为:坡向朝南,偏好选择处于较早植被演替阶段,海拔较低,乔木和竹子较矮,离水源较近,乔木层郁闭度、乔木胸径、竹子盖度、竹子密度和落叶层盖度较小,而草本层较高,草本盖度、密度及灌木密度均较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坡向和草本盖度是影响该地黑腹绒鼠夏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可能反映了来自食物丰富度和捕食两方面的选择压力决定着该物种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黑腹绒鼠夏季生境资源选择函数logit(P)=8.027+2.792×草本盖度+0.325×坡向,其对生境的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可用于预测夏季黑腹绒鼠在该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6年4~5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觅食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9条样带上的54个随机样方和54个栖息地利用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觅食期间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针叶林和阔叶林;偏向于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和中坡位;偏向于中等坡度的山坡(10~20°),避免坡度较大和较小的山坡;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随机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海拔较低、与林间小路和水源较近、乔木种类较少、乔木密度较小、乔木最大胸径较大、乔木最大高度较高、灌木种类较少、灌木密度较小、食物丰富度较大、灌木层植物盖度较小、乔木层植物盖度较大、隐蔽级较小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与水源距离、灌木密度、灌木种类、乔木最大高度、海拔具有重要作用,由这6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7.22%.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隐蔽条件和水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九龙山保护区黑麂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以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寮坑保护站为中心,在其周围随机设置6条样线,每隔200m地面距离设置固定样方,共设定442个20m×20m的固定样方,并在其中设置灌木测量样方442个,草本植物盖度测量样方2210个。分春、夏、秋、冬4季记录样方的植被类型、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坡位、坡度、坡向、食物丰富度、海拔、人为干扰距离和水源距离等11类生态因子,并用痕迹法检查样方是否被黑麂利用。通过Vanderloeg选择系数(Wi)和Scavia选择指数(Ei)研究影响黑麂栖息地利用和选择性的各生态因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黑麂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得到了黑麂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黑麂总体上倾向选择在针阔混交林、乔木盖度60%-80%、灌木盖度中等(20%-60%)、草本盖度中等(20%-60%)、食物丰富度高(68%)和人为干扰距离远的生境,对海拔高度和坡位的选择表现出季节迁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对峨眉山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探明了野生猕猴桃在峨眉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并对峨眉山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因素,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4~2006年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标本以及文献资料,初步分析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共有蕨类植物46科110属425种,优势科为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共192种,占总种数45.2%,优势属为耳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和蹄盖蕨属等;在科、属的水平上,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中国特有和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6.5%和32.0%,揭示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温带性质为主的亚热带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亲缘;与大巴山关系密切,和云南哀牢山有一定的联系,而与秦岭、西藏和陕西天华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峨眉山43种国家级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简要介绍了其药用价值及濒危状况等,并对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峨眉山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峨眉山素有“天然药园”之美称,据初步统计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400余种(含变种、变型)。但由于各种原因,截止到21世纪初,峨眉山有17种药用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濒危植物名录中;有4种原分布较少、药用价值较高的种群已渺无踪迹;另有149种也已难见芳容。为引起多方重视,共同保护峨眉山这一“天然药园”笔者特将初步考察研究结果报道于后,以求得更有效的保护办法,使“天然药园”能更好的造福子孙、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5.
峨眉山冷杉森林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平 《广西植物》2001,21(3):223-227,222
依据 5 1个 40 0 m2乔木层和 1 0 2个 1 6m2灌木层、草本层与地被层样方调查资料 ,分析了峨嵋山冷杉森林的林型、环境、植物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和乔、灌层植被数量特征。结果表明 :当地冷杉森林分布区内生境多样 ;植物区系复杂 ,有一定的热性地理成分入侵和残遗性 ;各层次水平盖度具有精巧的消长关系 ,垂直结构在亚层水平上的发育与海拔和“混交”程度有关 ;冷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 ,但由于其种群衰退 ,冷杉所构成的森林有退化演替的趋势 ;灌木层的优势植物以竹类为主 ,亚优势种的变化多样。生物地史、生境和植物区系的种种特点 ,共同决定了当地冷杉林型的多样性及其某些少见的种群组合式样。  相似文献   

16.
冷杉(Abies fabri)系松科冷杉属,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峨眉山高山区主要风景林木。近年来,峨眉山金顶冷杉成片死亡,华藏寺火灾遗址附近死亡率高达94.6%,死亡树龄为17—40年。严重地破坏了金顶自然景观,影响了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峨眉山冷杉种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平 《广西植物》2002,22(1):40-44
依据 5 1个 2 0 m× 2 0 m冷杉乔木层样方和 1 0 2个 4 m× 4 m灌木层样方有关冷杉种群的调查资料和典型区域内冷杉种群的年龄和生长指标的测定 ,对峨眉山冷杉种群配置、重要参数、更新与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当地冷杉种群及其所组成的森林的现状与演替趋势。指出 ,峨眉山冷杉种群的径级配置与海拔高度为主导的环境要素变化相关 ,2 80 0 m以下的冷杉种群缺乏胸径 5~ 2 0 cm的小径个体 ;尤其是在“混交”状的冷杉林下株高小于 5 m的幼龄个体稀少且其年龄与应有的生长量相差甚远 ,由此作者认为该海拔段以下的冷杉种群正面临衰退 ,其构成的冷杉森林正处于退化演替的过程之中 ,并有可能在今后 5 0 a或许更短的时间内显现严重后果。同时 ,本研究表明冷杉主要通过林窗和林缘更新。通过对冷杉 -箭竹 -泥炭藓森林群落中冷杉种群状况的研究 ,阐述了冷杉种群在特定的逆境条件下生殖策略由 K选择向 r选择方向的转化趋势 ,讨论了冷杉种群在泥炭藓发育的局部沼泽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机制 ;本文还就冷杉种群在林内自然更新和迹地更新条件下的胸径生长规律作了比较研究 ,说明密度制约机制对冷杉种群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并就更新情况相对较好的冷杉 -箭竹 +金顶杜鹃 -草类林、冷杉 -箭竹 -藓类林和冷杉 -峨眉玉山  相似文献   

18.
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海燕  李策宏 《植物研究》2006,26(5):618-623
对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由226种维管束植物组成,其中被子植物73科137属207种, 占总种数的91.6%,是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4层,其中草本层发育情况差;科分布型是以热带—亚热带﹑热带—温带为主,各占22.7%, 在属的水平上则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52.9%),揭示了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区系性质是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经过人为干扰后,群落处于稳定的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9.
峨眉山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松  谢孔平  李策宏 《广西植物》2013,33(2):229-235
峨眉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三年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首次建立了峨眉山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7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濒危药用植物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峨眉山目前1655种野生药用植物(含变种、变型)中,受到生存威胁的药用植物种类共56科102属152种。其中急需保护的有19科29属41种,分别占其科属种数的33.93%、28.43%和26.97%,代表种类主要有峨眉金线兰、峨眉黄连、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岩白菜等;需要保护的有22科,29属,35种,分别占其科属种的39.29%、28.43%和23.02%,代表种类主要有四川木莲、峨眉荚蒾、峨眉忍冬、峨眉雪胆等;一般保护的有41科59属76种,分别占其科属种的73.21%、57.84%和50%,代表种类主要有黄连、川桂、八角莲、威灵仙等。  相似文献   

20.
峨眉山野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眉山中药材以其品种多、质优量大、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素有“天然药园”之称。其野生药用蕨类植物有38科148种,占全国该类植物资源总科数的97%、总种数的80%左右。本文对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分布、药用部位、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