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动物园“黑麂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成功的研究”。目前通过有关专家的评审鉴定。黑麂为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皖、浙、赣、闽四省部分高山密林地带。由于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高,目前数量十分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范围内,仅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动物园有过饲养黑麂的记录,均未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2.
黑麂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鹿科动物,分布于浙闽赣皖四省的部分山地丘陵。为明确黑麂的活动节律及适宜环境温度,探讨四省区域的潜在分布区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黑麂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监测期间红外相机共有效监测到黑麂26次,相对多度指数为1.79。根据监测到黑麂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黑麂出现位点16个。根据黑麂栖息地特征选择6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MaxEnt模型预测黑麂在浙闽赣皖四省的潜在适生区。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AUC=0.976)。结果表明:(1)黑麂年活动高峰季节为夏季,日活动高峰为7:00-9:00和16:00-18:00;(2)温度是影响黑麂活动的重要因素,其活动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3)黑麂潜在适生区总面积约为25980.62 km2,占四省总面积的4.87%;(4)黑麂潜在适生区分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浙赣潜在分布区、洞宫山潜在分布区和括苍山潜在分布区4个区域。建议(1)加强潜在分布区内种群资源的调查;(2)识别并建立各适宜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3)建立黑麂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3.
合肥野生动物园黑麂的繁殖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肥野生动物园自1978年开始进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饲养和繁殖,1989年第一胎圈养条件下繁殖的黑麂出生,到2001年底累计繁殖黑麂51头,繁殖种群正处迅速增长期。13年的繁殖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育龄母麂平均每12个月产一胎(多数在11—13个月,少数仅6—9个月),孕期240d左右,哺乳期2—3个月,少数母麂可产后发情,但极少有两年三次产仔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圈养条件下黑麂多在9—11月交配,4—7月产仔(80.39%)。圈养条件下黑麂幼年的死亡率较低(7.84%),成年黑麂多死于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56%)。  相似文献   

4.
黑麂栖息地利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选择是研究动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内容。它可以为栖息地评价、容纳量估计、能量代谢以及种间关系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也对重建、恢复和管理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栖息地具有参考价值。以往有关黑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特征、食性、繁殖、人工驯养和资源状况等方面(欧善华等,1981;盛和林等,1987,1990,1992;鲍毅新,2002;吴海龙等,2003),对黑麂栖息地的利用只有简单的描述(盛和林,1987,1992),没有系统的定量化报道。故从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黑麂栖息地利…  相似文献   

5.
毛冠鹿与3种麂属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的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获得毛冠鹿、小鹿、赤麂和黑麂等4种麂亚科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b核酸序列366bp,麂属动物之间的序列差异为3.5%-4.6%,毛冠鹿属与麂属之间的序列差异为9.29%-10.11%,麂属3种动物分歧时间约为142-184万年,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分歧时间约为370万年。结合鹿科其余3亚科动物的同源序列,用MEGA软件的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小麂、赤麂与黑麂组成一个单系群,毛冠鹿细胞色素b核苷酸序列与麂属的分化程度似已达到属间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产动物——黑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俗称青麂、红头青麂、蓬头麂。自1885年以宁波产命学名后,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仅在浙江宁波和桐庐获得3个标本。2个保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1个存放于美国自然博物馆(Allen,1940)。对其分布范围、生态和习性、繁殖和种群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红皮书将其归入未定种(Goodwin & Holloway,1972)。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们对黑麂进行全面调查(盛和林等1975,1980,1981,1984)。1984—1985年又对其相对密度  相似文献   

7.
小麂的生态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麂(黄麂、角麂)(Muntiacus reevesi)是我国野生有蹄类中数量最多的资源动物之一。麂皮为制革工业上的重要原料;麂肉为野味中的珍品。 从1960年以来,对小麂进行了调查,先后获得90只(雄51只,雌39只)标本和资料;从江西的乐平、波阳、修水和峡江得60只;浙江的常山和海宁15只;安徽的歙县和绩溪14只;福建邵武1只。重点分析其食性,并了解其繁殖状况。  相似文献   

8.
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测定了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初步分析了其基因组特点并定位了各基因的位置 .结果显示 :黑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 1 6 35 7bp ,可编码 2 2种tRNA、2种rRNA、1 3种蛋白质 ,碱基组成及基因位置与小麂、赤麂和其它哺乳类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相似 ;模拟电子酶切图谱与先前的报道基本一致 ;基于细胞色素b的全基因序列 ,分别以最大简约法、N J法、最大似然数法与其它 1 4种鹿类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 ,构建出相似的系统进化树 :初步确定了麂亚科动物在鹿科中处于与鹿亚科、北美鹿亚科并列的进化地位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以黑麂、赤麂、小麂的线粒体编码RNA和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 ,分析了三者的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黑麂和赤麂亲缘关系较近 ,是较新的物种 ,而小麂是较为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9.
黑麂掠影     
<正>黑麂是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物种,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是CITES附录Ⅰ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种。黑麂属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动物,喜栖息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较其他麂类对生境要求更高,对人类活动和栖息地质量更为敏感。也正因此,该物种目前的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10.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麂,为我国特有动物,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珍稀的鹿科动物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黑麂这一珍稀的濒危野生动物,基于黑麂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遂昌分布中心的3个黑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个种群的36个个体中有13个变异位点,占分析序列长度的2.71%,且这13个变异位点皆为碱基置换,并未出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定义了12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遂昌种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应予以优先保护.从Tajima′s D和Fu and Li′s D值的估算结果来看,这3个黑麂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这3个黑麂种群间存在很强的平衡选择.3个种群间基因流 Nm均大于1,这3个黑麂种群间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基因流.3个黑麂种群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为0.009,这表明这3个黑麂种群的单倍型未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DNA(BMC5,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 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 ~ 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 ~ 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 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 (Δ4 = 0.86),仅冬季较低 (Δ1 = 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回避,降低二者的竞争;其次,这种模式存在季节差异,冬季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二者通过调整日活动节律,增加时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从而实现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已测定的鹿科麂亚科动物小麂、赤麂、黑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统计它们各自连接在一起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序列的碱基长度和组成,计算rRNA基因遗传距离,估算分歧时间,比较蛋白编码基因的碱基水平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基于连接在一起的13个氨基酸序列,以羊为外群,通过邻位相连法和最大简约性法构建进化树,探讨小麂、赤麂、黑麂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小麂是较原始的物种,赤麂和黑麂较为近缘,是从类似小麂的祖先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片断化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影响种群的基因流,进而导致近交,降低个体生活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由于自身目前的濒危状况和生物学特异性,使得栖息地片断化对其影响更甚.为了更好的保护该珍稀物种,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了浙江遂昌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开化的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黑麂栖息地的片断化斑块,并通过所得片断化斑块数据进行两个保护区在片断化程度的计算,同时从片断化斑块获取黑麂的组织、粪便样品,提取黑麂的线粒体DNA,估算其基因流大小.以此初步确定两个保护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各项片断化指数均表明,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要小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片断化种群的平均基因流Nm达到了3.65,明显高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1.12.结果表明,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对黑麂种群的基因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黑麂栖息地,否则将严重阻碍片断化种群间的个体迁移、扩散和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黑麂黑麂(Muntiacuscrinfuns),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我国特有的鹿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麂类中体型最大者,成体体重21~26kg,体长98~132cm,尾长18~28cm,肩高50~69cm。通体技乌黑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成年雄性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睾丸和附睾尾精子形态.Gi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黑麂精子的顶体形态,统计了顶体畸形和原生质滴存在情况,并与成年黄淮山羊(Copra hircus)的睾丸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黑麂睾丸长轴4.25 cm,短轴2.05 cm,明显低于成年黄淮山羊睾丸.黑麂精子长54.80 μm,顶体呈圆柱形,顶体约覆盖精子头部的2/3,这个比例明显高于黄淮山羊.黑麂精子畸形率为21.50%,附睾尾部的精子活力为0.20,附睾尾精子原生质滴率为30.17%,顶体异常率为30.50%,与黄淮山羊基本接近.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黑麂的繁殖性能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麂食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荣泉  鲍毅新 《动物学报》2007,53(2):201-207
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在浙江省九龙山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分季节采集黑麂 (Muntiacus crinifrons)粪便,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为主,辅以野外观察,对其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黑麂食物包括29科43种(属)植物。食物中的植物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藤本、非禾草类草本和禾草类草本五种类型;灌木是黑麂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所占的比例为55.4%;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矩圆叶鼠刺(Itea chinensis var. oblonga)、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和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为黑麂四季都取食且在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较高的植物,分别为 17%、16.5%、9%、8.7%和 4.3%,是黑麂取食的主要食物。方差分析表明 :黑麂的主要食物及其主要种类都存在季节变化。夏秋季节,乔木植物在黑麂食物组成的比例低于冬春季节 ,而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则相反,灌木植物变化较小;黑麂取食的五种主要食物中,其中三尖杉和光叶菝葜季节变化极显著,在冬季,三尖杉和光叶菝葜在食物组成比例中最高,达到 21.7%和 24 .3%;在夏季,它们在食物组成比例中下降到最低点,分别是 11.3%和 11.6%,但相对密度(RD)值仍保持最高序位 ;矩圆叶鼠刺和南五味子变化较平缓 ,基本变化趋势相同:冬春季节比例较高,夏秋季节比例有所下降;络石季节变化不明显;由于黑麂的食物组成中禾草类占的比例很小,说明黑麂更接近嫩食者  相似文献   

18.
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保护区内黑麂面临着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本研究应用MAXENT模型,结合古田山保护区2014-2017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和主要环境变量数据,对保护区内黑麂生境适宜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距阔叶林距离、海拔两个变量对黑麂生境适宜性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显著。古田山保护区不同季节黑麂的适宜生境面积为:春季2086.38 hm2、夏季2608.74 hm2、秋季2502.27 hm2和冬季1746.27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74%、32.18%、30.87%和21.54%。从空间分布来看,黑麂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北部区域。建议加强对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北部区域自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以及对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对保护区内的关键种开展保护工作时,其同域分布相似种的保护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较大地理尺度上看,黑麂的分布区被小麂完全覆盖,如能掌握二者适宜栖息地的重叠状况,揭示其共存机制,将有助于保护策略的制定和整合管理。2017—2020年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别获得黑麂和小麂的分布位点38个和101个,结合8个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对研究区域内黑麂和小麂的潜在适宜栖息地进行了预测和重叠性分析。结果表明:(1)黑麂和小麂潜在适宜栖息地主要位于龙塘山区域西南部,千顷塘区域中部和顺溪坞区域西北部,以及千顷塘区域与龙塘山区域间的山脉和顺溪坞南部山区,二者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586.66 km2和661.93 km2,分别占研究区域的36.67%和41.37%。(2)黑麂和小麂的生态重叠指数较高,其D值和I值分别为0.82和0.97,它们的总适宜栖息地重叠面积为435.39 km2,分别占黑麂和小麂总适宜栖息地面积的72.22%、65.78%。(3)黑麂和小麂对环境因子的选择相似,黑麂主要选择海拔较高、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